TO熱點|闢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十大防疫誤區

當下正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面對的嚴峻的形勢,大家紛紛開始採取各種花樣百出的防範措施,看似可行的信息層出不窮,真假難辨卻在網絡上廣為傳播。為此TO君特地為大家一一進行了查證。

(備註:以下信息均來自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疾控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官方渠道。)

新型肺炎十大防疫誤區

新冠病毒肺炎闢謠

謠言

NO.1

“在空氣中燻醋/艾、板藍根+燻醋可預防武漢肺炎”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丁香醫生

艾葉本身有抑制和殺滅細菌的作用,燻艾僅能空氣消毒,並且應注意通風,在密閉空間內甚至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板藍根雖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但只適用於普通感冒,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無效;能用來燻蒸消毒的是過氧乙酸,食用醋的醋酸濃度還遠沒達到可以消毒的程度,更無法殺菌。相反在室內盲目、過量燻醋會對呼吸道黏膜造成傷害,導致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病情加重。

闢謠

謠言

NO.2

“鹽水漱口防病毒/生理鹽水洗鼻可預防新冠病毒”

廣醫一院官方微博

目前尚無任何研究結果提示鹽水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殺滅作用。淡鹽水中含有的鹽分有助於口腔和咽部清潔,從物理角度來說可一定程度上減少炎症,對於牙齦腫痛、咽喉炎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新型冠狀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常用生理鹽水洗鼻有助於感冒恢復,並不能預防呼吸道感染。

闢謠

謠言

NO.3

“香油滴鼻孔/人中塗風油精可阻止病毒進入體內”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香油不僅不能阻止病毒進入體內,還會阻塞鼻孔處皮膚毛孔的通氣,長期使用還可能導致細菌滋生。

風油精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腦、丁香粉等,並沒有證據顯示其中化學成分可預防或殺滅病毒。

闢謠

謠言

NO.4

“抗生素/奧斯他韋能預防、治療新冠病毒感染”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抗生素奧斯他韋適用於治療流感,但對新冠病毒無效。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表明,目前並無證據表明奧斯他韋能夠預防/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闢謠

謠言

NO.5

抗生

“多喝水多分泌粘液 能防新冠病毒”

丁香醫生官方微博

呼吸道本身會分泌保護性抗體抵抗病原體產生,並無證據證明多喝水能使免疫系統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但適量多喝水確實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闢謠

謠言

NO.6

抗生

“吃大蒜/喝高度白酒可以殺滅新冠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

大蒜有抗菌特性,但並沒有證據表明吃大蒜可以殺滅新冠病毒。喝進身體裡的酒只會被吸收代謝,不會作用於病毒。只有75%濃度的酒精才能達到體表消毒的效果。

闢謠

謠言

NO.7

抗生

“毛線衣服更容易吸附病毒”

丁香醫生官方微博

病毒更喜歡光滑無孔的表面,在毛織品上留存時間更短。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可能在任何材質的衣服上停留。出門雙手勿接觸口、鼻、眼,回家及時洗手,比材質的選擇更重要。

闢謠

謠言

NO.8

抗生

“廣東省中醫院已有可防武漢肺炎的中藥配方”

廣東省中醫院明確表示“非廣東省中醫院制定”,醫院專家正在討論中醫藥防治方案。

闢謠

謠言

NO.9

抗生

“戴多層口罩可有效抵擋病毒”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只要正確佩戴合格產品,一個口罩就能達到防護效果,戴多層口罩只會讓呼吸更費勁。

闢謠

謠言

NO.10

抗生

“VC可以預防流感/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維生素C可幫助機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可緩解感冒症狀。但預防流感沒有科學證據,不能增強免疫力,更沒有抗病毒的作用。

闢謠

新型肺炎九大疑問解答

提問1

“買不到N95/外科口罩,普通口罩管用嗎?

專業解答

不同人員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不同,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罩即可。除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醫院或急診科的醫護人員、普通醫護人員、人員密集場所工作人員、疫情管理從業人員、居家隔離及共同生活人員之外,普通居民大部分屬於低風險暴露人員,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也可達到預防效果。在居家、通風較好、人員密度較低的場所,非醫用口罩也有降低咳嗽、噴嚏產生飛沫散播的作用,可視情選用。

提問2

“開窗通風會把空氣中的新冠病毒放進家裡嗎?

專業解答

國家衛健委回應“日常通風情況下,空氣中一般不會有新冠病毒”。新冠病毒通過飛沫傳播,而飛沫的傳播距離很短,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建議每天至少兩次開窗通風。

提問3

“在家收快遞安全嗎?快遞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專業解答

中國疾控中心表明“一般情況下,快遞包裹在運輸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汙染的可能性小”。但為避免接觸傳播風險,應做好預防措施:取件時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妥善處理完包裹之後要及時摘下手套,並用流水洗手。

提問4

“口罩可以重複使用嗎?可以清洗嗎?

專業解答

醫用標準口罩不能交叉使用、不可清洗,不可用消毒劑、加熱的方法進行消毒;低風險暴露人群佩戴的口罩可視情多次使用,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單獨懸掛於潔淨、乾燥、通風處自然晾乾。但口罩髒汙、變形、損壞、有異味時一定要及時更換。其他非醫用口罩謹遵說明書處理。

提問5

“家家戶戶都需要消毒嗎?

專業解答

消毒不是必須的。如若家中沒有接待身體狀況不明的陌生人,沒有疫區親友串門,家人也沒有身體不舒適的情況,就不必消毒了。日常居家常通風、勤洗手、保持好環境清潔就可以。外出回家要及時用流水洗手。

提問6

“寵物貓、狗會攜帶新冠病毒嗎?

專業解答

目前並無證據表明寵物貓、狗會感染新冠病毒,但特殊時期還是別讓寵物出門為好。在接觸寵物之後一定要及時洗手。

提問7

“如果小區有確診病例或隔離的人,傳染的風險有多大?

專業解答

病例被確診後,會在定點醫院接受治療。病例密切接觸者會進行隔離觀察,確診病例家中及小區公共區域會被清潔消毒。小區一般居民無需過度恐慌,只需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提問8

“特殊人群(學生/兒童)應該如何防範?

專業解答

作息規律、健康飲食、營養均衡。

多做體育運動(居家室內運動也可)提高免疫力。

不去人多的地方,不參加聚會。

每日進行健康監測。

提問9

“消毒使用的酒精濃度是不是越濃越好?

專業解答

濃度為60%—80%的乙醇可滅活很多病毒,90%的酒精消毒效力反而會降低。

TO热点|辟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十大防疫误区

怎樣防範才科學有效?

1 在家中

居家飲食建議

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

涼拌菜、散裝滷製品等即食食物儘量一頓吃完

熱飯要熱透再吃

生熟食材分開,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後食用

少吃口味過重(過鹹、過辣、過於油膩)的食品

在處理生、熟食物前後必須洗手

TO热点|辟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十大防疫误区
TO热点|辟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十大防疫误区

日常預防建議

室內保持清潔,勤開窗,多通風。冬天開窗時需防止室內外溫差太大引起感冒。

隨時保持手衛生。咳嗽用手捂之後、飯前便後多用流動的水洗手。

個人及家庭成員建議早晚各測量體溫一次。

避免與家人共用毛巾、水杯、碗筷。若想消毒餐具,開鍋之後蒸十分鐘即可達到效果。

居家消毒注意事項

物體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或消毒紙巾擦拭。

75%的酒精可以用於被汙染物體表面的消毒,但掌握酒精的正確使用方式很必要。“全身噴灑酒精”的方式不可取,並不能起到消毒效果;不可將酒精用於大面積噴灑,空氣中乙醇濃度超過3%時即可引發火災。使用、儲存酒精時切記遠離火源,更不要置於兒童易於接觸的場所。

其他注意事項

在家也要多做室內運動,活動量減少的情況下飲食也應適當減量。

外穿的鞋子放置於門外,可以減小室內被汙染的風險。

  • 當家中出現可疑症狀(包括髮熱、咳嗽、咽痛、呼吸困難等)時,家庭成員應立即做好隔離防護,根據病情及時送診,並且對隔離房間和接觸物品(居家地面、衛生間、門把手、餐飲具等)進行消毒。

2 在公共場所

儘量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尤其是公共浴池、溫泉、商場、影院等)

現金上有很多病原體,使用、接觸現金後及時洗手。

必要時佩戴手套,接觸公用物品、公共接觸物品後及時洗手。

返工、返校途中更要認真做好防範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應全程(中途最好不要取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隨時保持手部衛生,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部位。

3.留意周圍旅客健康狀況,避免與可疑症狀人員近距離接觸。

4.安檢、面部識別如需取下口罩,應注意與周圍人保持距離,識別結束後立即戴上口罩。

5.妥善保管出行途中的票據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關調查。

6.途中出現身體不舒服、可疑症狀應第一時間主動報告相關人員。

3 在辦公場所

工作人員每天要自行健康監測,不帶病上班。

觸屏式手機關機之後用消毒溼巾擦拭可以消毒。

注意保持辦公場所內空氣流通,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疫情期間減少使用中央空調,因其有傳播疾病的可能。必須開時要同時開排風扇,定期清洗空調濾網。

使用線上開會,降低人員聚集的接觸感染風險。

儘量不用手直接接觸電梯按鍵,接觸後及時洗手。

TO热点|辟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十大防疫误区

周邊疫情速查通道

周邊疫情 http://t.cn/A6P1xu21

小區疫情 http://t.cn/A6P8r8al

全國疫情 http://t.cn/A6PTpXwL

現如今網絡世界紛繁複雜,信息傳播速度飛快,對於網傳言論,大家一定要明辨真假。尤其疫情防範事關人人健康,大家一定要從自身做起,用科學的方式積極防範抵禦病毒。TO君相信,大家共同努力,這場戰“疫”定會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