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组、五人一伍”,沙田“大防控”模式发力

2月10日,东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第22期工作简报上,全文刊发《沙田镇创新“三人一组、五人一伍”工作模式 扎实推进地毯式排查网格化防控》的工作经验。沙田镇作为水陆交通要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可谓是责任大、压力大。而沙田镇创新的“三人一组、五人一伍”工作模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月8日,沙田累计检查车辆45140辆、船舶341艘,排查93680人,所有村(社区)和小区已自发实施封闭管理。

“三人一组、五人一伍”,沙田“大防控”模式发力

众志成城打造“沙田模式”

1月22日,沙田镇成立由镇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迅速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创新实施“三人一组、五人一伍”工作模式,多形式、多渠道组织社会力量,开展“一对一”“人盯人”机动排查,落实“一人一册”登记。

通过推进地毯式网格化精准摸排实名化防控,全力构建横到底、纵到边、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把防控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把防控距离缩短一米再一米。

防控疫情关键在末梢。“沙田模式”已然在基层疫情防控的各战线全面铺开,一张张严密的防控网,一条条坚实的防控线,已然布好。

“三人一组、五人一伍”,沙田“大防控”模式发力

“三人一组、五人一伍”的“沙田模式”,实施“镇统筹、一盘棋、全覆盖”运作,在沙田镇委统一领导统筹调度下,组织驻村班子、部门单位和村(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等,发动小区物管人员、党员、志愿者等各阶层近3000人,按照工作层级和条块区域,组建不同类型的三层式、四模块“三人一组、五人一伍”工作架构,具体人数和人员种类根据不同工作情况灵活搭配组合。

沙田村(社区)和部门单位主导推进,在宣传发动、监测排查、防输入、隔离观察等各领域各流程,按需转换不同角色、承担不同任务,把好每一个环节,守好每一个关口,织密筑牢镇、村(社区)、村民小组、家庭四级防线。

同时,沙田还根据不同条块区域和不同工作阶段,科学调配人员,灵活组建队伍,将村(社区)和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学校、企业、工地等负责人,编入“三人一组”工作基础单元,覆盖到镇村组三级和所有行业领域。

“三人一组、五人一伍”,沙田“大防控”模式发力

分层分类搭起地毯式摸排架构

据介绍,沙田镇的“三人一组、五人一伍”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为“三人一组”基础单元,由勤务员、医务人员、执勤人员等种类组成,负责一线排查核实、防输入、防扩散、宣传引导等工作。

第二层则是协调督导力量,由村“两委”干部或部门负责人等组成,负责具体协调督导辖区“三人一组”工作。

第三层为统筹指挥力量,由驻村或分管班子等组成,负责统筹所驻村或领域分工,指挥调度多个“三人一组”工作单元。三层构成一个区域或领域的“三人一组、五人一伍”核心架构,推进防控各项工作,发挥最大协同战斗力。

模块编排,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

为了建立起网格化的管理体系,沙田还通过模块化编排的方式进一步提效。

其中,村(社区)模块负责监测排查和封闭管理阶段由网格员、村工作人员、警长或辅警、志愿者等组成,居家隔离阶段由一对一服务员、家庭医生、警长或辅警等组成。

交通联合检疫点模块由执勤人员(公安、交警、交通、卫健等部门)、医护人员、志愿者等构成。学校管理服务团队模块由班主任、校医、一对一服务员、家庭医生、警长或辅警等组成。企业或工地模块由主管部门人员、村(社区)工作人员、企业或工地负责人等组成。

各“三人一组”工作基础单元,均增加驻村班子或分管班子、部门负责人或“两委”干部等人员,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导落实,完善为“五人一伍”架构。

“三人一组、五人一伍”,沙田“大防控”模式发力

下沉一线,落实落细实名制防控

沙田村(社区)对辖区开展地毯式、网格化精准摸底排查,重点追踪核查湖北籍人员及重点疫区返莞人员情况;推进村(社区)和小区封闭管理,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做好1566名居家隔离人员“一对一、人盯人”管控服务。

交通联合检疫点则全力筑牢高速路口、城轨站、汽车站、港口码头等防输入第一道防线,坚决不漏一车(船)一人。

学校和企业也严把防控关口,抓好排查监测,引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前做好学校防控准备,并引导该模式向企业内部延伸,全力应对复工返学高潮。

通过创新“三人一组、五人一伍”模式,沙田全镇疫情防控责任到人、联系到户,构建起全民参与、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大防控”工作格局。全部摸清沙田重点人员的去向和数据,并“实名制”登记造册。

就这样,“沙田模式”悄然在疫情防控各战线铺开了,构建起一个横到底、纵到边、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编织出一张张严密的防控网,筑起了一条条坚实的防控线。

【记者】卢真伟

【作者】 卢真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