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家乡话来推广自己家乡的美食,你会说哪一句?

步览天下


用一句话推广家乡的美食,我认为既然是美食,一句话是推销不完的,谁的家乡没有美食,又有谁的家乡没有几样名吃?

就拿我们菏泽来说吧,即有普通又出名的水煎包,还有满满都是芝麻的纯人工烧饼,不仅有单县羊肉汤,还有郓城的牛肉转馍。

我们家乡的美食太多了,我一时半会也说不完,不说了,希望朋友们有空来菏泽尝一尝。

你们说好,才是真的好。




一叶知秋135666


我有一弟一妹,父母都在事业单位上班,照顾不过来我们几个,没办法,把我送到了“乡下唐山市”爷爷家,让爷爷照看我。那个年代,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生活大多捉襟见肘。由于父母都是国家单位职工,我们家的生活,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好。

▲熬饹馇▲

自打我上初中,就开始了住校。那个年代,住校生活非常枯燥,除了学习,每天让我充满希望的时候,只有中饭和晚饭,因为在这两个饭点,学校会做一种唐山小吃──饹馇。

饹馇是唐山的一个名食,也是唐山百姓过年过节,婚丧嫁娶,桌上必备的一道地方主菜。在唐山还有“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据说,饹馇这道菜还是慈禧老佛爷赐的菜名。椐传清朝时代,守黄陵人为了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特产送进了皇宫。当时,慈禧老佛爷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饹馇,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谁知,慈禧老佛爷还没有吃够,就说了句“搁着”吧。太监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马上传下去:“老佛爷赐此菜名为“饹馇”。因为饹馇与“搁着”谐音,从此,饹馇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开了,饹馇的身价飞涨,成了唐山宴席上的一道名菜。


▲民间百姓制作饹馇▲

唐山地区,老百姓不时兴炒菜,大多数喜欢熬菜,其实熬菜就是烩菜的唐山叫法。熬饹馇,要用大白菜的叶加猪肋板肉炒,炒熟后,放盐鸡精,加水将菜末过,大火烧开,开锅后把饹馇洒在里面,让饹馇吃进汤入味,然后放蒜黄提味。出锅前洒些唐山特有的香油,再放些香醋,立刻,香味充满饭堂。

熬饹馇是我小时候对美食的所有理解,长大了走遍全国,吃遍了中国美味,但至今,没有任何一道菜能代替熬饹馇在我心中的位置,这大概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绿豆饹馇▲

让我用家乡话推广我家乡的美食,那我用家乡话(老坦话)介绍给大家:熬饹馇(áo gē zhā)。


梅死了


大家好!在下燕月阁张某人!

家在四川东部,我首推的肯定是火锅!川渝地区(包括重庆)的火锅,那可是中国美食一绝,也是咱们国家对外输出的美食文化代表之一。

本人也是特别喜欢吃火锅,属于百吃不厌的那种。你让我顿顿吃火锅,我也吃了下来。即便吃的太多,会拉肚子(个人体质原因),也依然无法阻挡我对火锅的狂热迷恋!

我也在北方吃过火锅,还是感觉川渝地区的火锅味道更巴适。那种酥麻又辣的味道硬是巴适!我吃火锅,从来不吃饭,也经常加上干碟子。在我看来,火锅吃的就是菜,加上饭那就破坏火锅的味道,只有火锅里走过一遭的菜,才配的上是火锅的菜(实际上是,担心吃了饭,吃不下菜了)。而配上干碟子,从火锅里出来的菜,再走一遍油碟,最后再在干碟子里翻滚360度,送入口中,那滋味硬是不摆了。

一句话

火锅是让开挂民族也不得不改变手抓的传统吃饭方式的美食,也是一个让你痛并快乐的美食!








为什么我是四川的却说川渝地区,因为这个就跟四川话和重庆话之争一样。川渝不分家,早之前其实也是一个省,都是一家人。希望各位大大有话好好说,轻点。


燕月阁张某人


《农民的辛苦》作者郑法轮(一)唐诗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现代人有着高科技,阅读起来仍然有现实意义。

夏日的雨多雷阵雨,前天星期六上海,南京是晴,而无锡下起雷阵雨。昨天上海下起小到中雨,阜阳市往北方好天气!

(二)各业各业农民最辛苦,2016年我的邻居包了400亩地。其中洼地100亩种水稻,300亩种大豆。中秋节之后,大豆一片丰收景象。豆叶黄了,每棵满满的红角,和画上一样。包产大户叫郑田俊,三十多岁聪明能干,凡是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除草机、开沟机…样样精通。他立在田头仔细计划,再等几天,豆叶落尽,才收割。结果老天父连续下了二十天的雨,晴天再去看,300亩大豆全部霉掉,其妻看着损失那么惨重,放声大哭…

(三)2016年我家种十五亩大豆。麦子收掉,正是夏至季节,政府不允许烧麦茬,找来旋耕机师傅帮助,先旋一次把麦茬掩入土中,撒种子再旋一次,耙一遍。到了第五天大豆全部生芽。中午一场大暴雨。之后豆苗全部结住。怎么办?只有重种。我和乡亲们一样命运,再买豆种再找旋耕机。种时师傅对我言,三天之后有大雨种浅一些,我同意。结果十三天也没了雨。十五天下了雨。再去看豆苗,只出半苗。望着这一半空地,只有补种。我和妻孑忙几个月,秋收后每亩只合200斤。除去各项开销所剩无几!

俗话言,一份辛苦一份收获。农民,我说是我的家乡唐垛湖,有辛苦,难有收获。因为这里还要靠天收成!



颍河一支笔


如果要用一句家乡话来推广自己家乡的美食,你会说哪一句?


感谢提问 我来回答

如果用一句家乡话来推广自己家乡的美食我脱口而出的是:翠花上酸菜


在东北到了冬天就有家家户户储存大白菜,腌酸制菜的传统。现在回想起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腌酸菜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我会帮妈妈烧火和运送白菜,妈妈把白菜根用刀砍掉,去掉白菜外面那层老的叶子。然后白菜放在锅里烫一下大概是一分中左右时间不能太长,然后马上捞出来过冷水,过完冷水,把水挤净放到缸里。一层白菜一层粗盐这样腌制出来的酸菜口感好会很脆有嚼劲。每个家庭腌制的酸菜口味都不同我觉得妈妈腌制的酸菜是最好吃的,通过简单的腌制和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发缸酸菜基本就可以吃了,最爱吃妈妈包的酸菜馅饺子和酸菜炖粉条每当想起味蕾受到刺激都会不由自主的咽口水。



其实酸菜有很多烹饪做法,列如;炒着吃(东北叫炒荠菜粉条)还可以酸菜炖大棒骨,酸菜炖排骨,酸菜川白肉上面再放上几片猪血灌肠(地道的东北美食做法)还有在酸菜汤上面放点东北的辣椒油喝起来酸酸辣辣非常爽口。除了酸菜东北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小鸡顿蘑菇 铁锅鲶鱼炖茄子 锅包肉 排骨炖豆角 酸菜鱼等等都是我爱吃的美食, 还有还有很多存天然的山珍野菜。所以人们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宝库这话一点都不假说,同时小兴安岭被称为旅游的天堂。

这就是神奇有魅力的东北黑土地小兴安岭,那里的美味野味美不胜收。随着这几年旅游热,这里基础设施建设的很好,迎来了很过国内外旅游的游客。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团到来,生活在那里粗犷豪迈热情的人们会张开双臂欢迎您们的到来。


云南大理古城我来了


一、亮出推广自己家乡美食的一句家乡话

(以上图片,自己排版,方言用不是很纯正的拼音标注,实在为难我了。不好意思,可能不太准。)

“早上吃嵌糕,惬意得很。”不知道这句话算不算正宗地道的家乡话。由于本人上学那会儿在外地东北呆过,正在说的有些方言从我嘴里过一遍基本都有跑偏现象。若有人(老乡)看到了这篇答案,千万别敲我的脑袋。因为老乡太多了,这个脑袋不经敲啊。

二、嵌糕所占早餐市场份额

嵌糕是不是我家乡独有的美食,这我不能够100%保证,但它在早餐中所占的百分比却不容小觑。从早餐店沿街的分布图来看,总能看到嵌糕的身影。有些嵌糕店人流量很大,有些只有几个进出,这个和网上的文章一样,好文章会带走大部分流量,剩下少得可怜的流量会溢出给不怎么有吸引力的文章。

三、说了这么多,那什么是嵌糕呢?

嵌糕也叫馅糕、夹糕,是一道美食,主要制作食材是粳米粉及各种菜类。

嵌糕的制作方法是:

1、先将粳米粉蒸熟捣揉做成糕块,裹在棉被中加以保温——这个是力气活。

2、制作时,从中切取下所需要的分量,再用双手不断地挤压,将它压成饼状,(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经过简单排版)

随后加入馅料,合上捏紧就可以了。

3、加入的馅料可以有红烧肉片、豆腐干丝、马铃薯丝、包心菜丝、萝卜丝、绿豆芽、洋葱、蛋饼、咸菜、浸过肉汤的油条等等。

4、若是再浇上一两勺鲜肉汤,味道就更加鲜美可口了。再配上热豆浆或绿豆面或豆腐花,反正是挺不错的。

四、反思嵌糕的美食地位

虽然写这个答案是让我去大夸特夸嵌糕的美食地位,但是从我的经历来说的话,我不应该夸,因为我有好几次都对嵌糕很失望,失望于嵌糕中的菜品,也可能失望于嵌糕外面的糕。一句话做的不地道,口感差,不好吃。我越来越不清楚正宗的本地嵌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美味本来就应该让人品尝后无法忘却,但是这里遍布的嵌糕店却不是这样的。有些店看别人嵌糕生意好也草草地开起来,正宗一词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五、我的希望

作为本地人,我当然希望嵌糕的美食地位不会被动摇,希望好店能像常青树一样常开,枝繁叶茂,越办越火红。让嵌糕吃到本地人的心里去,而不是仅仅填饱肚子,也让外面来的朋友过口不忘。使嵌糕作为家乡的美食招牌健康地走下去。


写写画画2019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

今天就来夸一夸,咱们狗不理包砸儿,

它皮薄、馅儿大、18个褶儿啊,

它就像一朵花儿(自动配上天津话调调)



没错,天津的美食特产,的确不少,上面说的是,郭冬临老师和冯巩老师,说的小品《旧曲新歌》中的选段,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看过吧,这是2000年春晚上表演的小品。



天津还有其他的美食,比如:天津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蹦豆张、嘎巴菜、杨村糕干、贴饽饽熬小鱼......等等等等吧,就不一一列举啦。



以上对本地特产、美食做一个简要介绍。当然,大众的口味不一,有的人爱吃,有的人不爱吃,这里就不做评价啦。


生活亦可乐


湖北恩施有世界硒都之称,那里人杰地灵,空气清新,一年四季分明,可以称得上人间仙境,是湖北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和苗族,我是土家族的,要说美食,那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土家腊肉,吃玉米面和青草长大的,每年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然后用珊瑚礁树枝,映山红,八桂树烘干制成,是必不可少美食之一。合渣,用黄豆泡发,然后用石磨磨制,煮开,加菜而成,如果吃肉吃油腻了,吃一碗合渣再好不过了,农村很多人一年到头离不开合渣。炸广椒,用玉米面和辣椒制做,最后放坛子里腌制,这是非常下饭和开胃的一种菜,经常和腊肉一起炒,也可以蒸肉。炕洋芋,正宗马儿科洋芋,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在用老家的菜仔油炸成金黄色,配上一瓶乳豆腐,别提多美味了。鸡蛋皮子,用土豆淀粉加鸡蛋制做的,可以当早餐吃,我每次上街赶集都要来一碗,豆皮子和鸡蛋皮子差不多。米酒,和孝感米酒有区别,我们建始的喜欢用玉米面制做,我妈是我们村的师傅,一般人不会做,这种美食主要是夜宵,制做比较麻烦,成功机会比较小,但味道不错。还有很多,比如苞谷粑粑,米粑粑,洋芋粑粑等等,这都是我们土家族喜欢制做的美食。








缘来就是你133659487


青岛一直流行着这么一句方言:哈啤酒,吃蛤蜊(青岛方言叫:嘎拉)。

每到夏季,哈啤酒,吃蛤蜊就充斥在青岛的大街小巷,蛤蜊也因此成为了青岛的一大美食,一大特产。

无论在青岛的酒宴上还是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几乎都能看到蛤蜊,它味道鲜美,十分惹人喜爱。尤其是红岛蛤蜊最受欢迎,它肉质细嫩,味道纯正,虽然个头不大。蛤蜊的做法也多种多样,有辣椒爆炒蛤蜊,有水煮的,还有把蛤蜊煮熟后把肉扒下来,跟韭菜鸡蛋一起做汤喝的,也有蛤蜊肉炖豆腐的,也有蛤蜊肉,豆腐,冬瓜放一起熬汤喝的,冬瓜的鲜嫩加上蛤蜊本身淡淡的海鲜味道,再加上豆腐的调和,做出来的汤味道别提多好喝了,也有用蛤蜊肉包饺子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每年盛夏,妻子总会买来好几斤蛤蜊,回家洗好,榨干蛤蜊,然后把里面的肉剥开,晒干,晒干后存放在冰箱里,吃的时候再取出来,可凉拌,可炒着吃。最难忘的是妻子榨蛤蜊时,总会把蛤蜊汤留住,无论炒菜还是做汤,都可放入,那汤的味道比蛤蜊还纯正,比如韭菜炒鸡蛋,冬瓜炖豆腐,西葫芦炒鸡蛋,还有西红柿鸡蛋汤的时候都可以连着蛤蜊和汤一起倒入,那味道简直棒极了!

如果各位有机会来青岛,一定要记得首先点上一份蛤蜊,它会让你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的。


踏雪无痕7654381


用一句家乡话说出家乡美食,今天我就列举一些出来给大家看看!


【普通话】粉蒸肉——【赣语】甩肉

【普通话】炒米粉——【赣语】炒昏

【普通话】炒田螺——【赣语】炒田喽

【普通话】水豆腐——【赣语】水厚腐

【普通话】苦楮豆腐——【赣语】苦主厚腐



【普通话】混沌——【赣语】清汤

【普通话】油条——【赣语】由挑

【普通话】扣肉——【赣语】扣扭

【普通话】腊肠——【赣语】香肠

【普通话】板鸭——【赣语】板压


用一句家乡话说出家乡美食,你会怎么说?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