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是一邊自稱“佛系”,一邊拼盡全力

佛系人生,佛系青年,一下子刷屏了朋友圈,大家調侃著再也不敢露腳脖子,老老實實泡枸杞了,曬著自己的保溫杯和超厚打底褲,過上了一種“低慾望”的生活。

那些曾經說好征途是星辰大海的男男女女們好像約定好,一下子學會了接受自己的平凡人生,接受了坦然面對一切的淡定心態。

我們自從以“90後”這個標籤立足於社會開始,表達的就是個性,特立獨行。小時候沒有受過什麼苦,過早地接觸了互聯網,知識的體系相對完善,敢於表達自我,衝破標籤和固有的認知。似乎每一個90後都有一顆不平凡的心,覺得有大好的世界等著我們去創造去改變。直到我們真正地融入這個社會中,和這個空間的各種不同意見貼身肉搏,從激烈地表達自我,到發現很多人註定不可能會喜歡自己,再到接受自己並不會成為一個多麼不平凡的光芒萬丈的人。不是90後佛繫了,而是90後長大了。把遠大的夢想變成了腳下的每一步,眼前的每一天。

曾經看到一句話:“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當時很不理解,直到看了姜思達採訪Papi醬的視頻。Pa p i 醬, 2 0 1 6年度備受關注的網紅,在屏幕面前笑著說,我到現在依然沒有變成自己想成為的人。姜思達問她,想成為什麼樣的人。Papi醬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我想成為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我突然意識到,所謂的“五蘊皆空”,不就是修煉成強大的自我,不輕易被外界所幹擾嗎?在節目中Papi醬說自己也曾遭受過非議與造謠,有同學評價她“堂堂中戲畢業生卻當網紅”,也有人造謠她家裡超有錢,有人有資源有背景,她霸氣回應道:“你憑什麼用謠言抹殺我的努力!”可是靜下心來,面對各種各樣的留言評論和網絡暴力,她說自己還是缺乏直面的勇氣,還是會影響情緒,寧願造一個殼把自己包裹起來。

我們所向往的佛系,與其說是喪,不如說是想用更加平和的心態處理和外界的關係,而把重心放在自我身上,不徒增內耗。我們不是要成佛,只是在修行。我們把那個膨脹的不可一世的自我默默收了回來,攏成一片,成為自己的堅實後盾。學會不輕易向外界發力,學會慢慢地沉澱自我,等待一個厚積薄發的契機。

平靜和溫和本身就是一種常態,是力量積蓄的過程。我們自嘲,我們自黑,我們擁有小確喪,但也有著無數個小確幸。


--《意林作文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