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淇日記:冠狀病毒或成常態,我們的生活將如何繼續?

今天是2020年2月9日。也是凡淇堅持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的第9天。

若不是這次意外來臨的“冠狀病毒”疫情,此刻的我多半應該是在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毗鄰住處的金鐘湖12公里綠地大花園裡,或慢跑,拍夕陽,或約三五好友品茶,曬太陽,或一個人對著山水盡情寫作著呢。

而此時,被留住在湖北紅安的我,只能抓住每天中午有限的幾小時陽光,在男友家自建“土別墅”二樓的天台上,完成我每天的創作。並且在每天晚上臨睡前我都會祈禱第2天不要下雨。當下湖北的天氣一旦下起雨來就會整棟房子陰冷難耐。這對於我這個在東北習慣了冬天的暖氣房,離開北方後又去了沒有冬季的廣東地區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大不小的考驗。

凡淇日記:冠狀病毒或成常態,我們的生活將如何繼續?

下著冬雨的湖北真的很冷。


但靜下心來想想,突如其來的疫情帶給我們的除了對病毒的恐慌和因為隔離而帶來的諸多不便之外,是否也有很多重要的啟示呢?

顯然,截止目前,人類對於冠狀肺炎病毒的認知還有待提升。是否以及何時能打贏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暫時還難以預測。可靠信息來源表明,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型肺炎病毒的特效藥,很多患者之所以康復主要是靠自身的免疫力。

那麼我們不妨往最壞的地方想,假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比如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冠狀病毒都不能夠有效得到遏制,換句話說,病毒將成為我們生活中一種常態,長期存活於這個大自然的空氣中和部分人體中,且隨時不客氣地“病毒式傳播”,我們的生活將如何繼續呢?


凡淇日記:冠狀病毒或成常態,我們的生活將如何繼續?

疫情面前,大自然在訴說什麼?


有人說這次疫情的出現,是讓全中國人民做了一次被動的集體大剎車。我認為這句話說的非常有道理。如果沒有這次大剎車,整個中國的大環境無疑已經形成了一個難以逆轉的潮流之勢。而這個大趨勢帶給多數人的感覺就是緊張,焦慮,恐懼,壓力,爭奪,貪婪,無止境的奮鬥,卻沒有多少幸福感。而在我個人看來,這個大趨勢的形成其實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就是三觀不正,過度拜金(或者叫做過度物慾)。

鍾南山先生曾經說過,人最好的醫生是你自己,一個人怎麼處事,身體就會怎麼去表現。

他還說,疾病不一定是壞事,不同的症狀有著不同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去找原因。最大的醫生是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沒有好習慣,醫生也沒辦法。比如有的病人工作壓力特別大,晚上應酬也多,經常喝酒,血壓很快就會升高。其實只要他把不良的生活習慣改過來病就好了。

有人可能會強調新型冠狀病毒是傳染病,並不是自己得了病。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官方數據就會發現被傳染的病人大多數都是身體免疫力低或本來就有基礎疾病的人。

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所以疾病的背後都有一個不可或缺的病因:壓力。

很明顯地,國人對於名利地位和物質財富的過度追逐正在毀掉自己的健康。

我是出生於70年代早期的,雖然沒有趕上捱餓的年代,但小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貧困的。既沒有現在小孩子那麼多的零花錢,更沒有機會去揮霍浪費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叫不出名字的零食。回想起來,那個時候我們的幸福指數其實還是很高的。只要春節的時候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幾頓餃子,家裡來親戚的時候剩下的好菜不用再留給下一次來的親戚吃(哈哈,那個年代好吃的東西都是留著來客人的時候才吃,客人吃過的剩菜是好東西,從沒有人去想過衛不衛生的問題),而是自己家人吃掉,偶爾吃到一根冰棍一顆糖球,對我們來說就非常幸福了。

印象中我們的父母也沒有現在的家長那麼焦慮,雖然家裡很窮也會有短期債務(那時候農村家裡蓋房子娶媳婦都會借錢,借完再還)。我分析原因就是困難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但也是能應付得了的。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物質豐富這些固然都是好事,但如果這些好事不能帶給我們最終想要滿足感和幸福感,反而把我們變成了購物狂,平添了無止境的恐懼、焦慮、壓力,甚至是貪婪和彼此傾軋,恐怕就捨本求末了。


凡淇日記:冠狀病毒或成常態,我們的生活將如何繼續?

你確定需要那麼多錢嗎?

我們生產了很多過剩的服裝,鞋子,包包以及廉價的日用品,導致競爭加劇,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產品庫存不斷加大,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兜裡卻沒有多少錢,甚至是負債累累。那麼錢到底去哪兒了呢?拼命的掙錢,然後把錢花在緩解壓力和無節制購物、攀比等毫無意義的地方,這恐怕是當下社會中下層多數人的生存狀態。

至於那些房子多到自己也數不清,空在那裡湊成鬼城,現金堆在房子裡不敢用,鉅額財產轉移到國外的貪官和一些大佬們,他們的幸福指數註定不會很高,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貪婪和幸福註定是死對頭。

最近幾年各種網貸白條借錢平臺正在吸走那些沒有定力的人的血汗錢。而據我觀察,這些借款的人群很少有人是因為基本生存(比如真沒錢吃飯了)出了問題才去借錢的。也就是說,借錢除了滿足虛榮心之外,就是各種高消費和任意揮霍。你可以想象一個長期負債的人會有怎樣的生命狀態嗎?

相信很多人已經發現了,這次發生在春節期間的疫情客觀上遏制了很多大量消費。但我們的生活質量因此下降了嗎?在我個人看來不但沒下降,反而提高了。因為我發現很多東西本來就不需要,食物也會因為稀缺而變得美味。

除了拜金、急功近利和不當消費之外,中國人還有一個客觀的生存狀態:假期短。如果不是因為這一次的疫情,我相信很多人很多年都沒有在春節期間休假超過一週了。更不要提很多人是身體在休假,心卻一直在工作中。手機是24小時不敢關機的,陪老婆、孩子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還是生意!老闆永遠比老孃重要,客戶永遠比老婆重要。難道我們真的那麼缺錢嗎?還是我們早已誤入歧途,跌進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近些年,社會各界名流,學者、企業家、知名主持人、明星演員猝死的案例比比皆是。令人唏噓不已!背後揭示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規律:長期過度的疲勞和壓力不但會侵蝕人的健康,甚至會隨時奪走年輕的生命。

在一個可怕的怪圈裡久了,想停下來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人往往需要一些極端外力的事件刺激,才可能痛定思痛瞬間頓悟。今時今日,是時候重新建立正向健康的人生觀,明確有意義的人生目標和實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了。

這幾天在網絡上瘋傳著李蘭娟院士說的一段話: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加強管控娛樂圈某些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國家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樑。

她還說:一個合理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人給社會創造多少價值,相應得到多少回報。如今是,給社會帶來較多物質價值的科研人員,醫生,軍人,工程師等,他們工作一生的工資不及一明星一天的收入,給社會創造精神價值的作家不再受尊崇,致使如今難出思想大家。

對以上觀點,我深以為然。無論這是否真的出自李蘭娟院士之口。有些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婦孺皆知的,不需要大數據也不需要什麼高深的學問。比如中國居高不下的房價,誰是最大的受益者?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全民炒房的行為給社會創造價值了嗎?而它所產生的最明顯的厄爾尼諾現象就是大多數老百姓的血汗錢錢被公開貶值,窮人更窮,富人更富,全民更加拜金。

以下是我個人多年以來的思考,看起來與疫情無關,但與提高身體免疫力有關,與提高人的幸福指數有關,與降低人的壓力和焦慮有關,與提高全民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有關。我希望與有識之士達成共識。

別人怎麼做是別人的事,我可以呼籲,可以提倡,可以建議,卻無權要求任何人。但至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我約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自己去堅守和踐行。

我深信,無論是新病毒還是老病毒,他們都是病毒。非典和這一次的新冠病毒發源體都與野生動物有關。也和空虛的心態、扭曲的人生觀有關。如果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們就會有足夠的敬畏感,生活方式會更加健康,人和自然萬物會更和諧。我們的身體免疫力也會相應提高,身體免疫力提高了,病毒的威力也就降低了。

因此,我分享並倡導以下三個信念,希望與您達成共識:

你不需要很成功,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好了。

多數人的焦慮都不是來自於生存的焦慮,更多的是來自於成功暴富的焦慮或攀比帶來的焦慮以及無名的恐懼。在我們東北有一句土話叫“老天餓不死瞎家雀”。意思就是說,即使是一隻瞎眼的鳥都不會被餓死。何況人呢?

有人說現在錢越來越難賺了,我個人認為現在的錢很好賺。做什麼都可以賺錢,只要你肯去做,只要你不貪心。昨天我就眼看著朋友12歲的女兒在不到十分鐘賺了我們幾個人三塊錢。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她臨時去抖音上學了兩個小魔術,然後轉過頭來立即教我們,於是就賺到了這三塊錢。小孩子尚且這麼容易能賺到錢,那麼一個大人呢?

假如我們願意迴歸自然簡樸的生活,放下對物慾的過度追求,生存空間就會變大,靈感也會增多。城裡不必那麼擁擠了,農村也再不會淪為只有老人和孩子的“荒涼之地”。

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的奇蹟。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天賦和個性。如果我們放下貪慾和不良的心態,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踏踏實實的去做。持之以恆地去堅持,你的生活,是可以很美好很自在的。

有上進心固然是好的,但上進心不一定體現在都要讀北大清華都要當企業老闆,都要當大官。社會分工沒有高低貴賤,安於本分才是最高境界。每個人都這樣想,我相信所謂激烈的競爭也不再會那麼激烈。因為人與人之間並不存在真正的競爭,你和我的位置本來就是不同的。你有你的,我有我的價值,自然而為就好了。

放下貪婪的物慾,讓我們珍惜每一顆糧食,每一片青菜,相信你不需要吃野味,一樣可以享受平常食物的美味。

提倡精神世界的富足,迴歸生命的本質。

已故的香港大明星叫張國榮是很多人的偶像,但我對於這個人是不以為然的。在世俗的眼裡,他是一個全面成功的人。但毫無疑問,他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透露的是他心靈的空虛。我孤陋寡聞,但我沒聽說世界上哪一個偉人和聖人是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如果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空虛的,沒有高尚的追求甚至過於自戀,當他在世俗的成就上達到一定高峰的時候,就會無路可走,就會空虛就會絕望。

對此日本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不斷提升完善自己的精神人格。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只是因為有錢而留名千古。惟有精神世界的美德與智慧代代相傳。人性有很多弱點,生而為人無一例外。那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經典,以古今聖賢為榜樣,不斷的修養心性,修正行為,不斷放大人性的優點,存好心,做好事來淨化心靈。精神世界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一個人的成功不取決於他擁有多少錢或擁有多大的勢力,而是取決於他為社會做出了多大貢獻,影響了多少人。

放下自私的心和功利心,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共建世界大同。

這一次疫情,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令人感動的醫護人員、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和機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骨子裡的善良無私勇敢和頑強,也看到了人性的燦爛光輝。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平常的日子裡也都能夠提倡日行一善樂於助人,不斷的去激發人性的善,主動的為他人獻出自己的愛心,為社會做貢獻,這個世界將會多麼美麗!

我想,這件事不難。只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世界因我而美麗,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世界的承諾。

親,一起來,把愛傳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