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玩手機”,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置,造就了不同性格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

,平時不論做什麼,我們都能看到互聯網的影子。現在出生的孩子很早就會開始接觸互聯網,他們小小年紀就會抱著手機電視看個不停。

其中的內容有的對成長有利,而有的則對健康不利。過早接觸電子產品讓孩子失去了出去玩耍的興趣,每次放假只會在家躺著看動畫片。這樣的生活習慣是很不健康的,讓很多孩子早早就戴上了厚厚的鏡片。父母們想改掉孩子玩手機的惡習,但是教育過程卻尤為艱難。

“媽媽,我想玩手機”,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置,造就了不同性格

玩手機成癮的娃該怎麼教育?兩個寶媽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其教育成效也是顯而易見的

我家兒子現在已經5歲了,是個中班的小朋友。學校為了與家長交流方便,所以專門建了一個群組。

“媽媽,我想玩手機”,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置,造就了不同性格

每天在這個群裡,各位寶媽都會討論育兒心得,其中也有不少讓我覺得值得借鑑的教育方法。前幾天豆豆媽說自家孩子玩手機都成癮了,每次回家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想玩手機。”她覺得豆豆這樣的習慣很不好,而且還會影響視力的健康切。

孩子每次看手機都要持續一兩個小時,也讓豆豆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所以她決定以後都不讓孩子玩手機了。

禁止玩手機以後豆豆再也沒有看過動畫片,只有趁同伴到自己家玩耍的時候,豆豆媽才會打開電視。不過小孩子湊在一起哪有心思看電視,全都在互相打鬧玩耍,可豆豆卻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全程盯著電視看反倒不喜歡和大家玩。

“媽媽,我想玩手機”,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置,造就了不同性格

而且小夥伴常常會說到動畫片裡的情節,豆豆沒看根本插不上話,性格也比以前內向了不少。豆豆媽問:“大家覺得我的教育方法是不是不太恰當?”

此時麗麗媽站出來說:“對於看手機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禁止,否則就會讓孩子的內心對此更渴望。”麗麗媽說自家孩子原來也和豆豆一樣,後來她和孩子約定了看電視的時間。這樣的做法既約束了孩子的行為,也可以避免教育出現“反彈”。

孩子與同齡人有共同語言,社交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性格變得比以前還要開朗了。我覺得麗麗媽的做法實在是太機智了,也給我了不少教育方面的啟示。

“媽媽,我想玩手機”,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置,造就了不同性格

家長想讓孩子戒掉手機,自己應該先做到哪幾點?

1. 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其實不光孩子愛看手機,電視裡的內容就連很多大人也對手機十分的依賴。我們平時會依賴手機工作學習,它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使大家平時根本離不開它。不少家長在工作結束之後,都會拿出手機看一看娛樂的視頻,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

“媽媽,我想玩手機”,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置,造就了不同性格

父母在家看手機的行為影響了孩子,他們會主動接近父母好奇的看看家長到底在看什麼。所以想讓孩子戒掉手機,家長應該以身作則。保證回到家以後自己能夠遠離手機,樹立積極正確的榜樣才能起到帶頭作用。

2. 培養孩子其他有益的興趣愛好

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除了手機之外,平時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值得去做。趁著自己放假可以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或是帶孩子去爺爺奶奶家玩玩,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小培養他們孝順的優良美德。

“媽媽,我想玩手機”,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置,造就了不同性格

寶媽們,你會慣著自家孩子玩手機嗎?你有把手機當作哄娃神器嗎?分享你的觀點一起討論,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