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为什么设计成踩上了松开才炸,而不是一踩上就炸?

事实上,所谓的地雷松开才炸这种情况在战争中是极少出现的。那是影视剧为了展现战友之间的情谊,推进剧情而故意设计出的桥段。

如果你去看一些美国战争大片,就会发现,士兵踩着的地雷基本上都是一踩就炸,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可是如果这种情况被写实进中国影视剧中,就缺少了一种情感的推进力,演员演得别扭,观众看得不过瘾。

地雷为什么设计成踩上了松开才炸,而不是一踩上就炸?


典型的例子如《集结号》中的谷子地,为了救踩中地雷的赵二斗,自己用手压住匕首,匕首压住地雷,然后让赵二斗把脚退出来。

结果赵二斗没事了,谷子地丢了一只眼睛,而这一幕为以后两人的兄弟情埋下了伏笔。但这确实是剧情需要,现实战争中是不存在的。那么现实中的地雷都有哪几种类型呢?

地雷为什么设计成踩上了松开才炸,而不是一踩上就炸?


简单来说,就是松发地雷、拉发地雷和压发地雷三种,踩上了松开才炸的叫松发地雷,一踩就炸的叫压发地雷,需要人工控制,拉一些铁丝网做引线的叫拉发地雷。现在在战场上使用的绝大部分是压发地雷,也就是当士兵踩上去,压力触发引信,引起爆炸。

压发地雷多用于真实的战场,对付类似于坦克这样的大家伙,一旦压上去,巨大的压力会使得地雷瞬间爆炸,把坦克炸翻。拉发地雷主要是用于防止敌人夜袭,在漆黑的夜空下,从拉发地雷上拉出的长长引线可以被缠在树干上。

夜袭者往往因为无法看清而触发引信,引起爆炸,在给敌人带来伤亡的同时,也使得自己从爆炸声中得到警示。而松发地雷据说在抗日战争中日军曾经用过,但那不是用来致人死亡的,而是让人致残的。

事情是这样的,抗战时期,日军吃了八路军很多苦头,他们知道八路军官兵一致,不会轻易放弃一个伤兵。所以大量使用松发地雷,由于这种地雷往往只能炸断八路军战士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而不会危及生命,所以八路军不会轻易放弃伤员,一定会带着伤员一起走。

平均一个伤员至少需要两名健康的战士来保护,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破坏八路军的战斗力。但是后来八路军很快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使得松发地雷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日军后来也不再使用了。

在现代社会,地雷作为一种武器,已经被国际公约全面禁止使用了,因为它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太大了。在阿富汗,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不小心触发地雷而变成了残疾。在中越边境,四十年前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越方埋设的地雷至今仍然没有清理干净,排雷英雄杜富国就是因为不小心触雷而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地雷为什么设计成踩上了松开才炸,而不是一踩上就炸?


所以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地雷,都被禁止使用,但遗憾的是,有些国家并没有听从国际公约,而是仍然在积极研发新地雷,而且新地雷体积越来越小,但是杀伤力却是越来越大,让人防不胜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