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大額存單三年按月付息4.18%和國債五年4.3%,就目前經濟形勢看,哪個比較好?

農民工弟兄


銀行大額存單最近一兩年確實比較火爆,主要原因是資管新規落地後,嚴禁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以往躺著賺錢的日子沒有了。於是理財資金又從理財市場回到了傳統的保本產品領域。

於是銀行大額存單、國債等保本產品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紛紛購買。

許多人不知道銀行大額存單和國債之間那個更值得購買啊,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下面我們就詳細講解這兩個產品的定義及區別,並給出購買建議。

一、如何理財才能保證本金的安全呢?

老百姓傳統理財習慣,就是保證本金安全。哪怕收益少一點,但本金不能有損失。

目前市場上能保證本金安全的產品有:國債、銀行存款、銀行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等。

所以對於風險偏好低的投資人,可以在安全的產品區域進行選擇,可以確保本金安全。

二、國債

1.國債的定義是什麼?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發行債券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國債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由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國債也叫金邊債券。

2.國債有哪些特徵?

  • 安全性。國債的安全性毋庸置疑,有國家信用背書,安全性最高。國債也被稱為無風險利率。
  • 流動性。儲蓄國債不能上市流通轉讓,導致其流動性特別差。建議選擇儲蓄電子式國債,按月付息,到期還本。這樣流動性稍好一些。
  • 期限結構
    。根據2019年國債發行的期限,分為3年期、5年期兩種期限。期限結構相對單一。
  • 收益性。2019年三年期國債利率是4%,5年期國債是4.27%。收益率比一般銀行存款利率高了40%左右。收益還是不錯。
  • 門檻低。國債起存金額100元,門檻很低。

三、大額存單

1.什麼是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Certificates of deposit,CD),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

2.大額存單有哪些特徵?

  • 安全性。大額存單是銀行存款。有銀行作為信用背書,安全性很高。同時受50萬存款保險條例保障。有銀行信用做背書。
  • 流動性。大額存單可以自由轉讓,流動性非常好。
  • 付息方式。大額存單一般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但也有部分銀行有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但收益一般較低。
  • 期限結構。大額存單一般有9種期限結構。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8個月,1年,2年、3年、5年。期限結構非常豐富。
  • 收益性。大額存單比同檔定期存款的利率高20%。收益性不錯。目前大多數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3.9%左右。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4.2%左右。
  • 投資門檻。起存門檻比高,至少20萬起步,一般分20萬、30萬、50萬、80萬、100萬幾個檔次;

四、大額存單和國債比較分析

通過以上對大額存單和國債分析。我們對兩個產品做一些比較,看看哪個比較好?

  • 安全性。一個是國家信用證書,一個是銀行信用背書。安全性都很高。相較而言,國債的安全性更高一些。
  • 流動性。國債流動性差一些。而大額存單流動性非常好。
  • 期限結構。國債期限相對單一,大額存單期限比較豐富,可選擇範圍大。
  • 收益性。3年期國債和3年期大額存單相比,收益率差不多,國債稍高一些;5年期國債收益率比5年期大額存單高0.7%左右。
  • 投資門檻。國債投資門檻很低,大額存單投資門檻很高。

五、在當前經濟形式下,如何購買?

當前經濟形式趨於下行,逆週期調節加強。

前幾天,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圈定未來五年銀行業、保險業發展目標。其中,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鼓勵各類合格投資機構參與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

從國家層面,希望大家通過信託、理財子公司、基金公司等進行長期投資,而不是短期投機。

回到銀行大額存單和國債這兩個產品,安全性和收益都差不多,國債略高一些,如果資金賬期不用,就購買國債;如果考慮流動性,就購買銀行大額存單。


南公子


果斷選擇銀行大額存單,單純收益來看,銀行大額存單三年定期按月付息,如果以二十萬計算,每年可拿利息200000×4.18%=8360元,那麼每月可拿利息為8369÷12=697元。將利息錢套用在複利計算器裡如下圖:



按每月的利息697元為基數,利率按照當前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2.8%計算,因為銀行按月付息697元直接可以轉入餘額寶,經過複利疊加產生的利息為1098元。分攤到每年的利息就是1098÷3=366元。

由此看三年定期年利息共8360+366=8726元,那麼實際的利率就是8726÷20000=4.36%,與五年國債利率基本差不多。當然,支付寶的定期版塊中有許多利率可達到4%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那樣收益會更高。

另一點,銀行大額存單為三年定期,流動性比國債好一些,畢竟一個三年,一個五年。現在經濟形式變幻無常,資金早些落袋為安。



不過無論如何計算,相者相差不大,最終相差幾百塊錢,可能少喝一頓大酒,少買件衣服就出來了。除非數額巨大的錢。而真正有錢的人往往會貸更多的款,負更多的債,獲取更多的效益,而不差這點錢。


坤鵬論


銀行大額存單和國債都是目前最安全的投資方式,基本上都可以保本保息,所以在安全能夠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大家更應該考慮的是收益,哪個收益高就選擇哪一個。

首先如果不考慮流動性,那優先選擇大額存單。

目前銀行三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是4.18%,而國債的5年期利率是4.3%,假如你有20萬塊錢,大額存單一年可以獲得的利息是8360元,而國債一年獲得利息是8600塊錢,從數字上來看三年時間下來國債比大額存單要多出720左右。

但是如果考慮資金的複利收益,那大額存單獲得的收益實際上要比國債多。因為大額存單是按月付息,20萬塊錢每個月的利息大概是696.6元,假如這些錢繼續拿去做其他理財,就算按照年化收益4%計算,那一年的利息大概有336元,如果複利投資,實際獲得的利息至少在1000塊錢以上,相當於這個複利收益加上大額存單本身的利息收益要比國債多出300塊以上,雖然這個錢不是很多,但多一分錢總比少一分錢好吧?

其次、如果考慮提前支取,那要看是全部提前支取還是部分提前支取

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提前支取的規則跟國債提前支取的規則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很多銀行都不支持部分提前支取,如果要支取只能全部一次性支取完,有的銀行還要扣除三個月左右的利息。

而相對來說國債是可以部分提前支取的,而且提前支取也是掛檔計息,比如電子式國債提前支取利息計算方法如下:

持有電子式國債不滿6個月不計算利息;持有時間在半年以上不滿兩年,扣除6個月的利息;持有時間在兩年以上不滿三年時間,扣除三個月的利息;持有三年期以上不滿5年,按發行的票面利率計算利息,再扣除兩個月的利息。

假如某一個人購買了5年期國債30萬塊錢,兩年之後他要提前支取20萬,那提前支取獲得的利息是20萬×4.3%×2-(20萬×4.3%÷12×3)=15050元,而剩餘的10萬塊錢仍然可以按照4.3%的利率計息。

如果這30萬購買的是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假如兩年之後他想要提前支取20萬,那銀行是不支持的,你只能一次性把30萬全部支取出來,這樣他就會損失10萬塊錢潛在的利息。甚至有的銀行還會扣除三個月的利息。

因此如果大家考慮中途部分提前支取的話,那購買國債是更划算的。當然如果大家想要一次性全部支取完,那肯定是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更划算,畢竟每個月利息都拿到了,而國債全部提前支取,同樣要扣除部分的利息。


貸款教授


3月份又將有一批國債發行,國債和大額存單的利率相差無幾,安全性也差不多,那麼,買國債和大額存單怎麼選呢?

如題主所說,大額存單存期3年,年利率4.18%,國債5年,年利率4.3%。我認為兩者其實差不多,但是我更傾向於大額存單。

在理財產品比較的時候,我覺得重點看幾個因素,分別是:安全性,收益率,封閉期,靈活性,方便性,對其它投資機會的影響。

大額存單和國債都屬於非常穩健的理財產品,安全性、收益性不分伯仲,沒有必要比較。

從封閉期看,三年大額存單比五年國債封閉時間要短,因此大額存單佔優勢。

從靈活性看,大額存單和國債都可以提前支取,而且提前支取收益會有一定的保證,但是,從支取方便性和收益率看,大額存單也比國債有優勢。

對其他投資的影響,主要是考慮封閉期內有沒有其他的投資機會可以增加收益,三年和五年都是比較長的時間週期,期間的投資機會一定非常多。

大額存單由於封閉時間短、提前支取相對方便,因此響應速度快於國債,一旦有好的投資機會,容易及時抓住。

比如春節後的A股,如果沒有可以隨時變現的資金,必然會錯過一波15%以上的行情,而15%已經超過了大額存單三年的全部收益了,即便只抓住5%,也超過了1年的收益。

從目前的形勢看,2019-2021年,這種行情的機會應該非常多,所以我更傾向於靈活性強的資金配置方案。


互金直通車


三年期4.18%年化利率的銀行大額存單與五年期國債4.3%年化收益率產品,二者對比,就年化利率而言,沒有什麼差別。但流動性上,顯然三年期4.18%年化利率的銀行大額存單要好一些,選擇的話可以選擇前者。

其實二者,金老師認為都不太合適。雖然大額存單是每月付息,但流動性以及年化收益率仍舊有限,後者的流動性就要看國債的細則是半年、一年還是到期付息了,流動性也是有限。理財,需要結合市面上同樣符合自己條件的產品,然後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年化收益率以及提高流動性。

如果只是單一做大額存單或者國債,很多市場變化的產品並不能跟上。現在市場很多中低風險中短期的年化收益率就能達到4.5%,長期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能達到5%的水平。如果投資理財產品的期限過長,很容易錯過提高年化收益率的機會。

可以將理財資金分成多份,在保證本金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提高年化收益率以及流動性。在金老師接觸的投資者中,很多都是因為流動性不高,進而造成未到約定期限等進而降低年化收益率轉手,甚至還有損失本金違約的。所以,這一點很重要。而將資金分為多份,目的就是提高資金流動性,以及更好的應對市場各類產品提高年化收益率,提高理財成功率。

比如,一部分資金做遠期三年期、二年期的大額存單,如果達不到大額存單門檻可以選擇城鎮銀行、民營銀行定期存款,年化收益率也是不錯。再將一部分做不同固定期限低風險、中低風險等級的理財,如果年化收益率合適,可以不間斷續期理財。如果市場有更好的產品,還能進一步提高整體年化收益率水平。當然,如果有應急資金的需求,還能就近期限的理財不再續期,將資金挪出。

最後一部分資金,比例較小,作為可能出現的日常資金以及應急資金,放到餘額寶等類似的貨幣基金中,雖然年化收益率低,但流動性強。這樣做理財,年化收益率不會比題主選擇的二者低,並且成功率要提高不少,流動性也得到了相應加強。


厚金說


大額存單和國債都屬於安全類產品,但結合今後的經濟形勢看,還是選國債更合適些。

大額存單3年期4.18%,表面看利率比國債要略低些,但是由於其按月付息,這每月的利息仍是可以再投資的,在當前的環境下,再投資獲得一年4%的收益率不算太難。我們以100萬來舉例。


  1. 大額存單3年,利率4.18%按月付息,則每月獲得利息100萬*4.18%/12=3483.33元;假設以4%收益率再投資,3年總利息=月存金額×累計月積數×月利率=3483.33* (3*12+1)/2*(12*3)*4%/12=3483.33*18.5*36*4%/12=7733元;

則3年到期後,可得:100萬+3483.33*36+7733=1133132.88元;

由於國債為5年,為便於比較,可以再選擇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假設為4%,仍為按月付息,則按上述模式計算,可得利息:3333.33*24+3333.33* (2*12+1)/2*(12*2)*4%=83333.25元;

兩者相加:1133132.88+83333.25=1216466.13元;

2. 國債5年,利率4.3%,到期可得利息:100萬*4.3%*5=215000元;本息為1215000元。

可見,兩者相差不大。而大額存單要獲得此收益,必須建立在3年後不降息且再投資能獲得4%收益率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比國債更高的收益率;不過,根據現在經濟形勢,降息的概率是比較大的;另外,雖然大額存單的流動性比較高,除按月付息外,還可以提前支取,但根據新監管要求,只能按活期利率計息;而國債則可以提前鎖定5年的利息,不需要再投資那麼麻煩,比較省心,提前支取也還可以靠檔計息,並且根據計息規則,5年期提前支取的話,比3年期扣息要少。

所以,結合以後的經濟形勢來看,降息趨勢明顯,大額存單利率下調的可能性很大;而國債性安全性、利率和流動性均有保障,因而更合適些。


獨孤求白先森


所以在我們選擇將手裡的現金到底是存入銀行中的大額存單按月取息,還是直接性的將手裡的閒錢資金封閉5年購買一定數額的五年期國債從本質意義上來講與當前的經濟環境無關,而你個人的理財方式、預期的資產流動性、和理財的預期回報率有關。


如果是我個人的話如果達到一定的大額存單,按月付息投資門檻應該會選擇大額存單。第一,大額存單的資金流動性就是我們所說的封閉期間要比5年期的國債小。第二就是當前的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同時性價比要遠高於以上大額存單和國債。

所以綜上所述,到底是選擇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還是5年期的國債,還需要結合自己的自身實際需求去最終裁決,與當前甚至未來的金融環境關係並不大,因為僅靠單向額的理財很難跑贏通貨膨脹率。


晴天財經閣


就一個投資方式選擇都能扯上經濟形勢,汗顏!先說一點:目前我國國債五年期的利率為4.27%,而非4.3%,那麼三年期按月取息4.18%的大額存單以及五年期4.27%的國債該如何選呢?

收益性

單從收益率而言,國債較大額存單高了0.09個百分點,以十萬元計算的話,一年收益相差90元。但是要看到的是大額存單是按月計息的,每月取得的利息是可以在投資的。而我國的國債目前利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按年付息,一種是到期還本付息。即使是按年付息,拿到利息的時間也遠遠落後於大額存單,因此考慮到利息再投資的因素,大額存單的收益率甚至會高於國債,畢竟4.18%與4.27%本身的差距並不大。

提前支取問題

大額存單提前支取有靠檔計息的能,比如存三年期的,在存滿一年時因意外情況需要用錢提前支取,可以按照一年期的利率進行利息。

那國債的利息方式呢?國債分為電子式和憑證式,不同的方式計息規則不一樣。

(1)電子式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六個月提前支取,不計利息,滿足六個月到兩年會按照發行利息計算,但未扣除180天的利息費用,兩年以上提前支取會扣除60天的利息費用,並且還會收取本還會收取1‰手續費。

(2)憑證式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六個月提前支取,不計利息;半年到一年之間的,按照0.47%的方式計息,一年到兩年按照2.47%計息,兩年到三年按3.47%計息,三年到四年按3.91%,四年以上按照4.0%,而且還會收取取1‰手續費。

就提前支取而言,無疑國債提前支取的損失額度遠遠高於大額存單,所以如果對未來資金的使用存在不可預計的可能性,那麼選擇大額存單會更好。

總結

綜上所述,本筆的大額存單無論在收益上還是流動性上均優於國債,因此本筆選擇三年期的大額存單更佳。


鯉行者


大額存單和國債都是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對於保守投資者來說,其實也不存在好壞,畢竟都是固收類理財產品,但兩者如果考慮流動性為主,大額存單按月付息很顯然是比國債五年期後到期還本更強,如果為了追求多0.12%的利率,那可以考慮國債。

1、大額存單優勢會明顯。

雖說國債也是國際信用為背書,但是和大額存單相比,大額存單是存款類產品,有存款保險制度保障儲戶資金安全,又是存在銀行,是雙保險的投資方式。加上大額存單有9種的期限產品,可以說和國債相比流動性強,利率也不會低多少,二選一,選擇大額存單會更好。

而五年期的國債投資時間久,反而和三年期相比時間方面雖然長,但不具備優勢,畢竟儲戶投資也是需要考慮的到期限和資金的利用率。

2、可投資其它的理財方式。

如果考慮到目前的經濟形勢,其實存大額存單和買國債都未必好,因為目前有錢最好是組合投資,比如把資金投資到中低理財產品中,實現收益最大的,買大額存單和國債雖然利率在4%,本金安全,但仍是難以得到較好的收益。

把更多的資金投資到大額存單,然後取出部分資金投資到基金或者黃金中來提高整體收益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黃金和基金在未來一兩年內的都會迎來較為不錯的投資週期,也會實現更好的收益,選擇這種組合投資更理想。

因此,大額存單和國債二選一肯定會考慮大額存單,這是從流動性和利率包括期限來選擇,但是這兩種理財方式收益都不太理財,最好是可以組合投資來增加投資收益,而不是太保守的投資。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銀行3年大額存單4.18%,5年國債4.27%,這兩個都是不錯的中長期配置產品。如果二選一,本人更偏好大額存單一些。下面分別從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進行分析:

從流動性來看,大額存單是要高於國債的。國債是可以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國債需支付國債總金額的千分之一的手續費,比如買1萬元國債,半年內提前支取要付10元手續費。而大額存單可以多次部分提前支取,沒有手續費。

下面以某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4.125%為例,提前支取部分按以下年利率計算利息: 持有期不滿90天,0.35%;滿90天不滿180天,1.705%;滿180天不滿360天,2.015%;滿360天不滿720年,2.325%;滿720天,3.255%。

我們可以看出,大額存單存入90天以上提前支取,便會有利息,而且利率是要高於同期定期存款的。

從安全性來看,國債的安全性是要高於大額存單的。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大額存單安全性也是很高的,其屬於銀行一般性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即使銀行破產清算,有50萬元本金及利息是可以保證給付的。

從收益性來看,國債5年4.27%利率會比大額存單3年4.18%高一些,但由於大額存單是按月付息,提前支付利息,這樣算下來二者的利息也相差無幾。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