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嚴厲教育三歲女兒的時候,爸爸應該怎麼辦?

迪迪威76876576



公正永生


此刻爸爸應該在不損害母親威嚴的前提下開導女兒,而切不能與媽媽唱反調而去一味地溺愛女兒。不要以為三歲的女兒啥都不懂,事實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烙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爸爸媽媽一定要統一口徑使孩子從小就明理明道。我們常說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記得小時候我們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讓爸媽很生氣的時候,爸媽常常會把我們關在門外不讓進門。眼瞅著天就要黑了,我們自然是不敢遠離家門半步的。這時祖母就會在門內說,天又黑又冷,山上的狼早已經餓壞了,一會就會下山把不聽話的孩子背到山上吃掉……你們要是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就告訴爸媽,奶奶放你們進來。

媽媽對幼小女兒的嚴厲首先是出於母愛,儘管態度有些不合適、措詞有些不恰當,但媽媽的出發點我們是應該肯定的,爸爸在此刻決不能去“拆媽媽的臺”,從而使女兒難明事理。




老山楂AHJZ


當媽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愛孩子,她教育孩子的方式,或是來自她父母教育她的方式,或是按照她自己的理解,總之,一切都是希望孩子過得好。

但是,對於三歲的孩子過於嚴厲或是對其要求超出該年齡段的能力之外,反而不利孩子的健康成長。

1、父母多看書籍,瞭解三歲孩子的行為特徵。

三歲的孩子有時會突然摔倒或是有點口吃,都是正常,因為她的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完善。有的仍有吮指頭的習慣,也不必擔心,慢慢會改掉。

孩子若沒有按照您的要求午睡,也不要強求,她只要片刻的小睡或休息就足夠了。三歲是孩子語言的熟悉期,說得不對,您只要重複一次正確即可,不要重複她說的話並試圖改正她。

不要過早地讓孩子認字、讀書,您只要多講故事即可。不要存在讓孩子屈服於您的想法,很多孩子都是“順毛驢”。

要尊重孩子,多說鼓勵的話:

“可不可以…”

“跟我一起…”

“我相信你可以…”

研究孩子行為的學者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好行為進行誇獎強化,對壞行為加以忽略,就會慢慢消除那些壞行為。

對三歲的孩子不要有太大的奢望,無論您做得再好,孩子也不能完全達到您的要求。

2、親歷親為,參與到孩子的養育中來。

掌握一些育兒知識,運用技巧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硬碰硬,一旦發現孩子有犯錯誤的苗頭,立即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可以是講故事、玩積木,減少孩子犯錯誤的機會。

平時與愛人多溝通,父母意見最好達成一致,不然會為管教孩子增加難度。多陪孩子,不僅能減輕愛人的負擔,也有更多教育孩子的話語權。

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容易焦慮,其實,在一個輕鬆、豐富而溫馨的環境下,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與支持,孩子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會發揮出來。



不退2020


說實在的看到這種提問,我真的很傷心。再看到那些發自本能的回答,我幾乎絕望了。媽媽為啥要嚴厲?爸爸為啥不知所措?該學習,該教育的是爸爸媽媽,而不是孩子。你知道孩子為啥要哭嗎?你知道孩子為啥尿炕嗎?這叫本能,這叫本我。他有排洩需求了,他就要排洩,他不知道要上茅房,更不知道要分男女。他渴了餓了就要哭,因為他不舒服了,他要表達出來。我們不希望他尿炕,不希望他總哭,我們就要為他提供服務,他滿足了需求,我們也滿足了希望。如果我們有進一步的需求,可以開始早期教育,讓他知道如何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滿足爸爸媽媽,也就是社會的希望。這時,孩子開始學會適應社會,同時也能更好的滿足自己,開始進入自我階段。直到孩子有了一點進步,一點思想,並開始學會自己認識社會,必然會出現,不停聽大人話,甚至做出違背社會認同的現象,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階段。這裡超我發現的新階段。不是靠嚴厲,甚至打罵能解決問題的,除非,他的行為可能觸發危險和犯罪,我們要及時的制止,同時告之他可能的結果,並採取避免他犯錯的措施。這才是我們做父母應取的態度。孩子的進步要從家長的學習開始。


北橋灣灣1


看到前面12個回答,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夫妻之間應該是對孩子教育的觀點是一致的,如果太太批評孩子的話,丈夫要保持沉默,不要提出反對意見。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種做法還是很難的,在現實當中呢,很難做得到。

也有人認為啊,夫妻之間應該唱雙簧啊,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這樣打一下摸一下的做法,在實際當中也很多人這麼做。但是它會造成孩子避重就輕,實際上還是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而是認為父母莫名其妙發了脾氣。

兩種方法機械性使用都會產生不好的效果。家庭教育的核心還是夫妻之間的分工問題。按照責權利相一致的原則,進行家庭教育的分工。如果某一件工作屬於媽媽在管呢,爸爸最好是不要提出什麼意見,如果有意見呢,也可以在私下裡和媽媽提出來。同樣的,如果某一件事情是有爸爸在負責的,媽媽最好是不要提出什麼意見,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在私下裡和爸爸提出來。這就是在夫妻之間,對子女的教育進行分工。例如,爸爸管數學,媽媽管語文。數學怎麼學就聽爸爸的,語文怎麼學就聽媽媽的。較擔心的事情是兩個人都在管,但是兩個人管的方法策略都不一樣,這就會使得孩子不知道標準是什麼。


幼升小益智玩具


有時候孩子的一丁點兒小事,有時候會引起大人的崩潰。其實有時候並不是針對孩子,孩子只是屬於爆發的一個藉口而已。如果媽媽嚴厲教育三歲的女兒,是女兒的錯,媽媽雖然嚴厲但是並不是無的放矢,那麼媽媽唱完紅臉,過後你可以適當的去安慰一下寶寶,當寶寶知道自己的錯誤。如果媽媽嚴厲教育女兒的同時有點歇斯底里了,那麼你就適當打斷,不要讓寶寶留下陰影。


和煦love


媽媽在教育女兒的時候,爸爸最好在旁邊什麼都不要做。很多的一些家庭的矛盾可能都是因為教育孩子產生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時雙方持有不同的觀點和見解,然後他們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還沒怎麼樣,結果夫妻就已經開始吵了起來。

這樣不僅僅會影響你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同時對於孩子就更加的分裂了,他不知道你們誰說的是對的,他們也不知道該聽誰的?這會對他們的心靈造成傷害。

如果你覺得你的妻子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一些過激。可能你要好好的去跟她溝通,因為很多時候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更多的跟這個孩子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媽媽或者父親的某一種情緒或感覺,被小孩子在正在做了一些事情給激發了出來。


一枚有故事的草莓


這個要看媽媽教育孩子是否帶有情緒的。大多數孩子犯錯後的教育都是帶有情緒的。

平時的教育,沒有帶有情緒,媽媽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應該認同媽媽的觀點,並且舉例論證,然後鼓勵孩子那樣去做,陪著孩子一起做,效果會更好。

犯錯的教育,帶有情緒,媽媽教育孩子的時候,爸爸應該去認同孩子,認同的時候,作為傾聽者,聽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認同他做的好的地方,並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的學習與思考。





功夫茄子


這個時候爸爸靜觀事態的變化,既不能阻止妻子,也不能心疼偏袒女兒,為女兒出頭說話。為了緩和緊張的氣氛,爸爸還時不時當調和劑,順勢引導女兒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鼓勵女兒引以為戒,改正錯誤。


楊縣長說事


媽媽教育的對,爸爸要贊同,一起說服教育

媽媽教育方法不對,爸爸先不發表意見,帶孩子做別的,回頭告訴媽媽錯誤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