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你認為人性是善是惡?

野狐習禪


孟子認為人天生就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等四種善端,善端就是為善的潛質,經過培養變成仁義禮智四種德,人就可以為善了。因為在孟子看來,人天生都有一顆善心,不做善事是因為在慾望或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壞掉了。

荀子認為,人類就是自私自利爭奪資源的動物,人類為了生存的本能互相爭鬥,如果按照人的慾望走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要用禮儀法治來規範人的行為,不讓慾望氾濫,通過後天教育學習,人是可以為善的。

其實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不過是人的正反面而已,區別就在於人要向善的不同路徑。人先天有善心,後天不好好培養也會失去;惡來自於人的本能,但經過後天的學習也可以具備善心。兩者都強調後天學習和培養的重要性!


豐華求實


人之初生,本無善惡,是後天的影響教育讓他們有了善惡。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就特別重要。首先安排好孩子的飲食,保證身體健康。其次,有規有矩,嚴格要求,體驗生活,心理健康。配合學校,引導成長。



孟子提出的性善論,苟子認為

人性本惡。

我認為: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終究都是先賢們提出來的。都

是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他們

所處的歷史條件下得出來的。至

今尚無定論,存在著一定的爭議

性,我覺得分析他們論述都有道

理。我始終覺得人性之善、惡不

是絕對的。因為,人的本性既有

善的因素,又有惡的因素。

因為,三字經的開頭就是:"人之

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性的本善,是因後天所生存的環

境條件不同而讓本性的善漸行漸遠。

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天性缺點而為

之則是君子,君子再注重修養則把

持住本性的惡則為聖人。

所以,人性的善惡不應該一概而論。

有的人天性善良,一生不做惡事則

為善良,而有的人天性本惡,多做

惡事,雖經過教育,仍難改其惡劣的

本性,就難以成為善良之人。

所以,善、惡與遺傳有關,與個性有

關,更與所處的生活環境影響有關!





申卜元


你的想法和我是一樣。人之初性本善。這話簡直就是屁話。有的人。一出生就不是什麼好東西?長大了也是個害人精。我母親好,說這麼一句話。從小看大。三歲到老。說孩子出生到長到三歲。啥樣就是啥樣的。是個好孩子,是個壞孩子。是個聰明孩子是個笨的孩子。從小就能看出來。我不知道,眾網友,信不信。反正我信。


吉祥如意建康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究竟是怎樣的來龍去脈。

其實,孟子和荀子並非是簡單地給人下了一個“性善”、“性惡”的結論。

孟子的“性善”論本意是說:“善”來自於內心,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求則得之,舍則失之”。雖然人先天有善性,後天也有可能會失去;而荀子的“性惡”論的本意是說:“惡”來自於人的本能,但君子“化性起偽”,“強學而求有之”。也就是說,人先天沒有的善性,經過後天的學習也可以具備。

從這裡我們很容易應該看出,所謂“性善”、“性惡”只是孟子和荀子在尋求一個論證目標過程中所尋找的不同的“論據”而已。雖然這兩個論據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反面,但是,孟子和荀子也已闡明他們是從各自不同的基礎角度分析,看到的不同問題;且以此為依據,所要論述的目標方向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教導人後世“向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人的論述目標並非是相對的而是相向的(關於這一點,其實後人多有片面理解之虞,且多有以訛傳訛之嫌)。

就是說,孟子、荀子都在尋求人類“向善”的途徑,但是在論證的開始,兩人卻站在了不同的出發點上了,孟子的出發點是“人之初由心念而性生善”、荀子的出發點是“人之初由本能而性生惡”。

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的認識到,無論荀子的“性惡”論還是孟子的“性善”論,都是唯心主義觀點,都是因錯誤的假定而導致的錯誤的觀點。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的觀點來說,人之初是“白紙一張”,既無“善念”也無“惡性”,所謂“善惡”都是後天受各方面影響形成的。同時,馬克思主義也承認,人作為生物,有生物“求生存”的本能,但是,即使是這樣的本能也是“因物質”所帶來的“意識”,說到底,也是後天的“物質變化”所引起的“意識”產生。也就是說,人生下來還不具備“善”“惡”意識,“善”“惡”意識,是人的社會屬性,是後天“養”成的。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在批判的基礎上從中看到和借鑑孟子、荀子論述中積極的成分。

那就是:孟子的性善論其實是後天變惡論,荀子的性惡論其實是後天變善論。二者的積極因素就是,二者都強調了人後天的學習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他們的區別就在於論證人要向善的不同路徑而已。孟子勉勵人們,人心本善人可以為善,但一定要注意後天的養成,千萬不要讓善性丟掉了;荀子告誡人們,人性本惡但也可以向善,關鍵是用禮和理來節制慾望而不至於太放縱,也可以為善。一個主張道德修養要向內求索發明本心;一個主張加強社會的道德教化和禮制約束。他們的社會理想都是一樣的,都是勸人向善之說,都源於他們對拯救人性拯救社會的責任心。不過孟子主張靠自己的自我修行,荀子主張靠外界禮法的約束,一個軟,一個硬,殊途而同歸渾然而天成。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孟子、荀子的論述,對於我們加強德育教育,重視個體素質培養,涵養良好的社會整體素養,構建社會公德高尚的和諧社會;以及完善社會規範核心價值培育,提高法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培育社會公德意識,構建法律完善的社會治理體系兩個方面給了我們許多啟發和示引,對於我們完善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水平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唱響大中國


木子答題:我認為孟子提出的性善論是有一定哲理,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我也很贊同,人剛生下來的時候,對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瞭解,俗話說:"不知者不為過“,我認為不為過就是一種善,善與惡,是隨著客觀事物的不斷變化而變化,這是內因和外因的關係問題,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內因通過外因而產生變化。



木子5064112120410


性本空寂,沒有善惡之分。


廣法居士


我認為,善與惡本就為人性的兩面。善惡都是人後天逐步教化、自省的結果。如果說善或惡都是人一出孃胎就具有的本性,難道這是遺傳來的?這就成了變相的“血統論”觀點。

人所能遺傳的是生物物質和生物信息而非思想和道德。從人的生物本能看,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需求。嬰兒呱呱墜地起就會“貪婪地”吸吮母親的乳汁,不用傳授,不用教育,一切都那麼原始、自然。飽食而求生這就是生物體的本性的驅使。這不能稱之為惡,卻是人性的起點。

飽食→對剩餘食物或財物的佔有→貪婪掠奪荒淫無度無惡不作,這就是“惡”的發展線條。而飽食之餘接受善意教育,抑惡揚善,學會分享,助人為樂,甚至捨己為人,這又是“善”的發展路徑。

為了填飽肚子,為了生命的存續,利己性、排他性本能必然顯現無遺,以此才能適者生存,此為生存法則使然。這雖不能定義為“惡”,但如逐步地極端地膨脹,這就成了惡的源頭。那些貪得無厭的腐敗案件,那些溺子如殺子的典型案例,無不是其無限膨脹、極度放大的結果。

人除了具有生物性本能外,還具有社會性表現。善惡更多的是屬於社會性、道德性的範疇。從這個角度看,人生初始猶如一張白紙,無所謂善惡。沒聽說過嬰兒一出生就行善濟民,或雞鳴狗盜的。人的初始狀態無論是善也好還是惡也好,不會有與生俱來的大善和大惡。

從個體看,人的善與惡是隨教育、管束、環境而變化的。所謂仁義禮智信等等善意善行,都是後天外部的傳授教育和內在的吸收和感悟而逐步積累養成的。而貪汙腐敗嫖賭毒殺人越貨之類惡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亦內外因綜合作用使然。白紙上作什麼畫,就看著的是什麼色、下的是什麼功了。

人群中善惡之分,大概率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即大善與大惡者都為少數,中間地帶的人群佔大多數。

有人待人面善心慈,有人待人心狠手辣。有人表面善美,內裡惡醜,是為人們的不恥的兩面人。有人常以惡言惡語示人,然則,“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未必就是“惡人”。

明白了善與惡的後天性,我們就必須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抑惡揚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小善為大善,做一個人性健康的人。


柳暗花明美文苑


人性向惡、天性如此


小小孑2


看看自己從小主要是誰帶大的,看看環境讓你的初心改變了多少,自己權衡一下就知道了,誰說的都對,關鍵是自己做對。[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