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你要老婆不要?”,吕公缘何一见刘邦就要嫁女儿给他

《史记》中记载刘邦的结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的老婆吕雉是老丈人吕公主动送给他的。

在刘邦当上沛县泗水亭亭长数年后,这时他已经年近四十了,虽然和曹氏有一个外姓的私生子刘肥,却一直没有娶妻成家,堪称老光棍一个。

这一年,沛县县令收留了一位客人吕公。吕公来自沛县旁边的单父县,他和沛令交好,为了躲避仇家,举家搬迁到了沛县,投靠在沛令门下。县里的豪桀、官吏听闻县令有尊贵的客人,都纷纷前往祝贺吕公的乔迁之喜。主吏萧何担当宴会的主持人,规定贺钱不满一千的,只能坐在堂下吃露天席,满一千钱的才能上堂吃正席。

“刘三,你要老婆不要?”,吕公缘何一见刘邦就要嫁女儿给他

汉宴会画像砖

刘邦平日就不把沛县一帮的吏放在眼里,喜欢戏弄他们。等他到了吕公家门口,看到同僚都在递名帖送钱,接待的谒者在唱礼钱,分席位,而自己却一文钱未带,不禁又动起了恶作剧的念头,径直大声喊到“贺钱万!”。

当时在堂上坐着的吕公听到后大吃一惊,暗想是哪位贵客,竟然送如此厚重的贺礼,忙亲自去门口迎接,当他看到刘邦相貌不凡,心中不由得敬重起来,亲引刘邦登堂入座。这让主持人萧何颇为尴尬,他知道刘邦的为人底细,就提醒吕公说“刘季这个人喜欢说大话,不办真事”,让吕公不要信以为真。而吕公却不以为意,细细观察着刘邦,只见刘邦一边取笑戏弄着在场的诸位客人,一边大大咧咧地坐了上席,席间谈笑自若,毫无说谎后的羞怯。

等酒席快结束时,宾客们纷纷散去,吕公用眼神疯狂暗示刘邦留下,对刘邦说“我从小就喜欢看相,相了那么多人,面相没有超过你刘季的,希望你自重自爱,我有一个女儿,如果你不嫌弃,就给你当个操持杂务的小妾吧”。刘邦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当即答应下来后拜谢告辞了。

“刘三,你要老婆不要?”,吕公缘何一见刘邦就要嫁女儿给他

刘邦娶亲

吕公的夫人吕媪得知吕公的决定后,气急败坏地埋怨吕公“你常常把你女儿当奇珍异宝,想要将她嫁给贵人,县令和你交好,多次来求亲,你都不答允,现在又为什么要胡乱许配给刘季这样的人”,吕公独断地说“这不是你一个妇道人家能知道的!”最终一力操持,将大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看完这段故事,我想读者心中都会对吕公嫁女泛起几个疑问:

<strong>仅见了一面,就要将女儿嫁给已近四十岁的刘邦,吕公的行为是不是太草率了?

<strong>不顾夫人的反对,冒着得罪县令的风险,在沛县县令和沛县底层小吏刘邦之间,选择后者当女婿,吕公到底在想些什么?

下面我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下这几个问题。

  • 从最表面看,吕公是一名相术实战家

从太史公的故事里,我们直接能读出的就是吕公根据相术,认定刘邦是贵人,所以要嫁女儿给他。那为什么吕公会说“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我相了那么多人,面相没有超过刘季的?他的理论根据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参考下当时的辩士蒯彻谈到的相人之术:“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一方面《史记》中记载刘邦相貌特点是“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也就是高鼻梁,高额头,根据相术的理论,这是高贵的骨相。另一方面刘邦这吹牛不害臊,敢于当机立断,行常人之不敢为的性格,也颇有豪气,所以吕公对自己的相术水平自信满满,并付诸了实践——将女儿吕雉嫁给刘邦这个未来的大贵人。

  • 进一层看,吕公相中了刘邦的游侠兼县吏的特质

刘邦在三十五岁前,一直没有职业,外出浪荡游历,结交各地豪桀,是一名乡里游侠,具有着广泛的交游圈,他当过沛县的豪族王陵的小弟,也曾跟随信陵君的门客张耳游历,自己手下也招了一帮小弟,整日东游西荡。当秦统一六国后,打击无业游民,游侠的生存空间变窄。而秦政府通过考试和推举的途径从当地选拔郡县中的小吏。三十五岁时,刘邦通过考试当上沛县泗水亭亭长——负责地方交通治安的武吏,完成了从游侠到小吏,体制外到体制内的转型。

《史记》中记载刘邦当上亭长后,“廷中吏无所不狎侮”,他带着游侠放荡不羁的习气,对沛县官署中所有的吏,都捉弄了个遍。但我们换个角度看太史公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刘邦级别不高,但是跟沛县的所有属吏,都很熟稔,都开过玩笑。

在秦代的地方官制里,一个县里面,县令,县丞等属于官,由秦政府任派,其他低级的公务员都称为吏,一般都由地方上的豪强担任,如萧何,曹参既是沛县的大族又是县里的文吏,具备着双重身份。

所以刘邦这个无赖在沛县其实有很广泛的交往圈,在与沛县体制内外的势力打交道时,都能够游刃有余,嬉笑怒骂。这一切都在宴会上表现出来,被吕公看在眼里。吕公所看中的正是刘邦这种广泛的社会交际能力,这也是在那个时代成就事业的必备素质。

  • 从当时的时局看,吕公是在谋求家族的壮大

谈到秦统一天下的结果,我们会想到它给六国带来了统一的文字、货币、度量衡,带来了严密的秦法,残酷的统治等等。

“刘三,你要老婆不要?”,吕公缘何一见刘邦就要嫁女儿给他

统一度量衡

但是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副产品——它扭转了当时人的思想,用最简单的话概况就是“让小人物有了大志向”。

秦灭六国后,将六国王侯将相一扫而空,原先依靠世袭的贵族阶层被铲除,皆成为了秦郡县统治下的黔首,这给原先的六国民众的带来了巨大的思维冲击,<strong>一种打破阶级的平等观念在当时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底层平民希冀富贵,追求阶级跃升的观念,在史书中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看下,在秦始皇的统治下,当时志向高远,有野心人的想法。

陈胜为人佣耕,期望能富贵而被同伴嘲笑,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平主持乡里的祭祀分肉,却期盼自己能够像主宰分肉一样主宰天下。

韩信家贫到吃不起饭,却将他母亲葬在一块开阔高地上,墓旁能安置万户人家,以王侯自期。

英布作为布衣,却深信相面者对他说的,受刑后会能够称王。

刘邦去咸阳服徭役,观看秦始皇出行时,感叹“大丈夫生当如此”。

当然,秦是不可能满足他们的远大追求的,秦朝规定”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百姓只能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士通过学习秦政府的刑法法令当吏。

“刘三,你要老婆不要?”,吕公缘何一见刘邦就要嫁女儿给他

陈胜吴广起义

天下苦秦久矣,随着秦政在暴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些六国遗族,游士,辩士,儒生,兵家,纵横家们都在观察时局,交结豪桀,扩充势力,积蓄能量。等待着“秦始皇死而地分” ,为着下一次的群雄逐鹿作准备,为着又将到来的乱世增添发迹的筹码。

如果我们将视野扩大一些,那么可以发现:在那个时代,豪强与游侠联姻的事例比比皆是。陈平、张耳、陈馀等都是以游侠的身份,娶了地方上豪族的女儿。豪强看中了游侠的交游能力,游侠凭借豪强的财力,去结交各个地方的豪桀,了解各地的地理人情,就具备了强大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这也是秦政府要打击他们的原因。

在这种大形势下,吕公作为一位阅历丰富,谋划长远的县中豪桀,也在努力地扩充自己的家族实力,而在乱世中最直接实力的就是武力和结交势力。

从刘邦起兵反秦后,他的儿子吕泽,吕释之在能够独自拉一支队伍,辅助刘邦平定天下,能看出吕公家族提前的军事谋划。而他的两个女儿吕雉和吕媭,也被分别嫁给了交游广泛的武吏刘邦和具备武力的屠狗者樊哙。

吕雉嫁给刘邦时二十多岁,在那个普遍早婚的时代,已经属于超龄晚婚女青年了。看得出来,吕公确实是把女儿当成奇货可居,一直捂着想要嫁个贵人。

我们不妨帮刘邦设想下,作为亭长——秦政府末端组织的一名武吏,他如何能富贵?

要在沛县中通过升迁至高位是希望不大的,刘邦并不具备萧何那样的治理才干,能够通过考核获得升迁的机会。唯一的途径就是等秦失其政,天下大乱,刘邦敢想敢干的性格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而如果秦政一旦崩溃,地方势力起义,代表秦政府势力的官员:县令,县丞等就会首先被地方势力杀掉。

这也是吕公不愿把吕雉嫁给沛令,并训斥老婆“这不是你妇道人家能知道的”的原因了。后来沛县起义后,沛令被杀,刘邦被沛县父老推举为沛公,也证明了吕公的选择是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