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與西安交大,哪個學校培養的人才更多?這兩個學校的實力怎麼樣?

888開心2018


本人從事書法文化工作多年,有豐富的教育經驗。

這兩所學校培養的人才非常多,不好統計。非要一較高下,可以通過細分項比一下。

頂尖人才的比較

  • 按照學校培養的兩院院士數量這個指標算,西安交通大學比上海交通大學多。據統計從1977年到現在,西安交大培養了14位院士;上海交大培養了10位院士。

  • 按照傑出青年本科校友、長江學者本科傑出校友數量比較:

從這兩項對比來看,西安交大在人才培養方面有比較大的優勢。


這兩所學校的實力對比

因為國內的大學排名比較多,而且不同版本排名差別大,所以我認為QS的大學排名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英國高等教育資訊和分析數據提供商QS發佈了2020QS世界大學排名1000強榜單:

從中摘錄上交大和西安交大的世界排名:

從這個排名不難看出,在綜合實力方面:上海交大比西安交大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為什麼人才培養方面,西安交大比上海交大強,綜合排名卻落後上海交大?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支援西部,1955年交通大學從上海西遷到西安,國家開始大力支持西安交大的建設。直到2000年以前,在這長達50年的時間裡,西安交通大學培養了很多頂尖人才,現在這些人才已經成為全國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

上海交大是在2000年後,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合併了一些上海名校,綜合實力大增。又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建設,才有了現在的好名次。而且這些年,上海經濟發展速度和體量遠超西安,經濟對學校的影響也不能忽略。


所以,目前在人才培養方面西安交大強;在綜合實力上,上海交大比較強。照此發展,上海交大培養的人才數量超過西安交大也僅僅是時間問題。

最後,不論怎麼比較,兩所學校在歷史上有著不解的淵源,都是“一奶同胞”,是親兄弟。

中國成立後,在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 1959年,經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

這兩所學校的父輩是國立交通大學,可以追溯到南洋公學。建國後分別辦校,但是師承都是老牌的交通大學。希望這兩所學校,加強合作,共同努力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大家有沒有要補充或者指正的?可以討論區留言。


樹人園丁


是位於上海的交通大學,1959年正式開始叫西安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耷盟一派


因為臺海危機,把交通大學搬到西安了。後來臺海危機解除,又在原來上海交大的地方新辦了一個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部分專家也回上海了。但是兩個學校一個校長,校長在西安。再後來就徹底分開,定名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兩個校長。兩校的關係正確說應該是連體嬰兒。要說哪個學校好,其實西安交大是交大的主體。因為上海經濟發達,所以原來交大的一小部分現在比交大的主體都發展好了。不能說西安害了交大,主要是國防需要。未來要是有戰爭危機,上海交大,復旦,等上海的名校都可以直接搬到西安。因為有交大西遷的經驗了。西安是個特殊的城市,西安現在的大學,都是抗戰搬過來的,解放後有的回家了有的沒有。主要是張學良把東北的學校全搬過來,然後就是共產黨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工大,西農,第四軍醫大學,二炮指揮學院,空軍工程大學等等。其他的西安理工,建築,科技全是東北的舉校內遷。


大秦公子衎


首先說兩校的關係,西交大和上交大是同胞兄弟,他們的父親是交通大學。

1955年,出於國際形勢和國防建設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由上海全部遷往西安。

到了1957年,國際形勢有所緩和,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的大部分科系師生、檔案文獻、圖書儀器遷往西安,作為交通大學的西安部分;小部分留在上海並與原上海造船學院及籌辦中的南洋工學院合併,作為交通大學的上海部分。

此時的交通大學,分成了西安分校和上海分校,並且西安是大部分,上海是小部分。

到了1959年,由於兩個分校距離較遠,不方便管理,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兩地獨立建校。這才有了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建校後,交通大學的原校長,書記彭康被任命為西安交通大學的校長,書記。

綜上所述,西安交通大學是交通大學的長子,嫡子,宗家。上海交通大學是次子,庶子,分家。

在西遷的1955年開始,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西安交通大學一直牢牢佔據著工科第二的位子,僅次於清華大學,而上海交通大學也不斷進步,到了90年代初期,大概達到了全國第五的水平。

以上數據,來自國家教委對工科院校的兩次評估情況,主要指標是論文專利以及國家獎項。

也就是說,在50-90年代,西交大各方面都要超過上交大。

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上海交通大學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而由於西部經濟不發達,西安交通大學發展速度明顯減緩。

2000年,西安交通大學合併了原衛生部的西安醫科大學,和原人民銀行的陝西財經學院。這次合併讓西交大的管理學科產生了一個飛躍,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兩個學科都進入了全國前兩名。醫學領域也填補了空白,畢竟是原衛生部直屬的醫科大學,學科實力排在全國前十五位。

2000年上海交通大學合併了上海農學院,2005年合併了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這兩所被合併的院校都是地方院校,但是上海二醫大的學科實力和影響力卻非常的強。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通過合併,西交大經管方面的人才培養要遠遠超過上交大,因為此時上交大還沒有經管學院。

醫學類人才的培養,上交大更勝一籌,也僅是一籌而已。

隨著2005年,上交大籌建安泰管理學院,上交大的經管類專業開始發力,第一批專業學者就是從西交大挖角😓,特別是與上海市合辦高金學院,上交大經管不但超過西交大,甚至力壓老對手復旦。

2000至今,上交已經代替西交,成為了事實上的工科第二,但由於學科不夠全面,某些角度落後浙大,但是綜合看僅次於清華。

醫學領域和經管領域也是力壓西交。

也就是說,50-90,人才培養,西交強於上交,進入90年代兩校基本持平。進入新千年,上交大全面領先。




燈塔高考志願規劃


兩所大學實力非常強,我們仔細比較一下。

第一,綜合排名。

ESI排名,(ESI全稱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再看軟科排名

第二,雙一流建設學科數

上海交通大學17個: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西安交通大學8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第三,高考錄取分數,以河北省為例,上海交大702分,西安交大675分


河北領航高考志願填報


上海交大與西安交大兩者各有各的優勢,都有各自領域的學科,我們個人不能判定說那個學校更好,兩所學校都可以體會到科學改變命運的力量,大家說對不對?。

上海交通大學,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學校共有29個院系,24個研究院、13家附屬醫院、2個附屬醫學研究所、12個直屬單位、6個直屬企業。


核心院系:機械、材料、計算機、電子,信息,金融、管理、船舶海洋、物理學、生物學,生物醫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英語、法學、外國語言文學、文化管理等學科領域都很強。




西安交大是中國創辦最早的兩所現代學校之一,從誕生之日起就與民族和國家聯繫在一起,是國家首批211、985、C9聯盟的重點高校,她的動能、機械、電氣管理科學全國領尖,3D打印技術全國領跑《全國領先倡導開拓增材製造、微納製造、生物製造》等技術,大師名流薈萃《兩院院士31人、國家教學名師6人、長江學者78人、千人計劃51》等頂尖的學術。



拔尖的人才培養《堅持少年班教育30餘年、開設錢學森實驗班、侯宗濂醫學實驗班、實施國家卓越工程師、卓越醫師和卓越法律人才》的教育培養計劃。



科技競賽成績斐然《學生節能車隊電動車連續獲得第七、第八屆HONDA中國節能競技大賽高校組第一名、學生航模隊獲2016SAE國際航模設計單項冠軍及總成績亞軍》。這些大家都知道嗎?西安交大咖啡廳還經常有校園美女出現噢!



所以我們不能隨便就去判斷那個學校好,各有各的優勢,現在報志願本來就有困擾,報志願的時候誰懂科學!請不要因為自己所看到的誤導。

就嘮叨這兒了,喜歡嗎?喜歡請留贊關注我吧,感謝來閱讀……請支持頭條問答原創。


嘮叨哥美食記


題主問這兩所大學誰培養的人才更多,感覺有挑事的嫌疑,一方面所謂“人才”的標準是見仁見智,難說有一個固定的統一的看法;另一方面,所謂"數量"恐怕也不能作為一個大學對社會、國家貢獻多少的標準吧!我覺得比較一下這兩所大學的實力,倒是可以的,畢竟明確了二者各自的優勢,對考生志願填報還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們還是來看看這兩所大學的實力吧!

上海交通大學是985、雙一流A類、C9(中國的常春藤)成員之一,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2018年校友會排名全國第6位。它有17個一流學科,以理工類和醫學類為主。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上海交通大學有5A+、10A、10A-、9B+、4B、4B-、5C+、1C、1C-。(具體請看下面的截圖)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共有30個學院/直屬系,24個研究院,13家附屬醫院,2個附屬醫學研究所,12個直屬單位,6個直屬企業。全日制本科生(國內)16221人、研究生(國內)30895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4532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236人),學位留學生2722,其中研究生學位留學生1427人;有專任教師3014名,其中教授98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4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共139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9名,青年拔尖人才20名,長江青年學者29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7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5名(青年科學家2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4名,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1個。

西安交通大學也是985、雙一流A類、也是C9成員之一,也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2018年校友會排名第14位。它有8個一流學科,以理工類為主。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2A+、4A、8A-、6B+、5B、7B-、4C+、2C、3C-。(具體請看下面的截圖)

西安交通大學設有27個學院(部)、9個本科生書院和19所附屬教學醫院。現有教工5982人,其中專任教師3072人。師資隊伍中有兩院院士38名、國家級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入選者93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0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3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8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34名、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11名。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8103人,其中研究生 18919人。現有本科專業8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個,博士後流動站25個。現有8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現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

這兩所交大本來是同出一脈的,1956年當時的交通大學南遷西安,就是現在的西安交大,留在上海的就是現在的上海交大,之前是西安交大實力更強,現在通過各種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上海交大的綜合實力、學科實力、師資力量、在校學生總數、科研成果等均強於西安交大了。這應該和兩校所在的地域有很大關係,上海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當然還有政策優勢,因此,上海交大後來居上。還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大的醫學相關專業也非常厲害,這是西安交大不能比的。當然這並不影響西安交大作為名校存在。兩所大學除了共有的工科強勢學科之外,還各有所長,比如西安交大的電氣,上海交大的船舶,不過西安交大的優勢已經很不明顯了。因此有人說上海交大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現在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差距在逐漸拉大,看來西安交大需要奮起了,否則會被落得更遠,難負盛名了!


道道快談


西交大專注搞學術,上交大專注搞經濟!


西部秦劍


建議兩校合併。校名:交通大學。分為上海、西安兩個校區。


何以笙簫默衛平


一個學校兄弟倆,建議團結互助,共同進步。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