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又一怪正在興起,留守婦男,為什麼??

農民萬歲


對於目前農村的一種現象,人們叫“留守婦男現象”,其實這個稱呼是相對於留守婦女而言的。大家都知道留守婦女就是負責在家看孩子,常年在家負責召開老人和孩子的一群普通農村婦女。而留守婦男的出現也正逐漸顛覆著人們對於以前的認知,它其實只是夫妻之間身份的調換,也就是作為妻子,常年在外打拼掙錢養家,而丈夫則在家照看孩子。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其實這種現象也被很多人不理解,畢竟作為丈夫一般都是家中的頂樑柱,因此需要常年在外為家庭而奔波,同時支撐著整個家庭的日常生活開支。比如在工地上以及各種農民工所出現的工作場所,基本上都是男人居多,而由於男女本身在身體上的區別,對於在外幹體力活而言,男的更具有優勢。

而現在我們往往看到在農村當中有很多的留守婦男常年沒有外出打工。而只是在家中做著簡單的勞動,並且負責照顧家中孩子,而整個家庭的重擔也就不得不落在了妻子的身上。因此也就有了很多農村妻子,常年在外漂泊勞累和工作。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作為男的一方由於個人性格原因,不太喜歡受人約束。因此外出打工並不能堅持太久,這就造成了在外打工經常離職或者一個月幹不到幾天就打包走人。這樣長期以往不僅賺不到錢,而且還會使生活更加的艱難。

而作為我們農村的普遍農民工而言,由於文化程度低,同時也缺乏各種技能,因此只能從事一些比較簡單的勞動,當然收入也就比較低了。這樣一來很多人便受不了,但是工資高,待遇好的工作自己又不能勝任,在這種兩頭都走不通的情況下,無奈只能回到農村老家。



其次,很多留守婦男的出現也是由於沒有上進心而比較懶惰的原因造成。因為大部分農民工外出都是從事建築行業或者進廠當普工。這些工作條件都比較惡劣,而且勞動強度大,待遇又低。特別是進入一些工廠當普工,管理比較嚴格,而且比較工作單調乏味。很多人受不了,無奈只能回到老家才能有自己的安身和落腳點,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作為農村夫妻雙方當中,妻子更具有上進心而且更加吃苦耐勞,更願意為家庭事業而打拼,而作為丈夫的一方則恰恰相反。無奈之下,妻子只能扛起家庭的重任,最終留守婦男便出現。


鄉村波比


我表哥就是在家帶孩子,做點零工賺錢,

表嫂出去打工了,跟著我們村裡一個在外面打工賺了大錢的男人一起出去的,、

出去之後,說是男人給她找了一個洗腳城在裡面做收銀員,

工資還挺高的,一個月萬吧塊錢。

但表哥在家一個月就是賺2000來塊錢,

如果出去打工,沒技術沒文化,實在是沒有合適的工作,

家裡孩子老人沒人照顧,所以只能在家咯。


如今的三四線城市兩個人工資根本不夠全家開支,

家裡又必須留一個人照顧,做為女人照顧孩子沒有一點問題,

關鍵照顧公婆難免委屈。所以很多女人選擇出門打工,老公照顧家。

再者就是中年男的不好找工!工資也不高!

而對於女人來說,工作的選擇性更多一些,更好找一些。

我們村都很多這樣的!

沒辦法,社會現實就是如此。


我認識一個男人,因為賺錢不多,養不起媳婦,

就自暴自棄的在家裡吃喝玩樂,

媳婦看不下去了就自己出去打工,去KTV做小姐,

還挺賺錢的,而男人呢,倒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後來有錢了就買了房子,他依舊在家照看孩子,吃喝玩樂,

人家一家過的也很舒心。

所以每個人選擇不同而已,

只要無悔自己的選擇就好了。


當然,也有一個男人的確是好男人,家庭分工不同而已,

比如說我們鄰居就是,孩子的作業老婆不懂,

田間管理,防病治蟲需要體力,

最後只有男人在家輔導孩子學習,種地,女人出門。

男人不懶啊,閒著時還去掙點錢。所以不能全都說在家的婦男就是好吃懶做之輩吧,


老徐說事999


農村男的基本上出來打工都是幹體力活,現在城市裡這樣的活越來越少了,有時候出來跑一年。掙的錢大部分花在路費上了。

農村女的出來打工選擇性,說實在的,比男的多。比如流水線上計件的活;比如服務員等等。

這樣,反正男的出去也掙不了多少全回來,那還不如女的出去掙錢,男的在家帶孩子。

現狀就是這樣,我認識的農村的朋友也有很多是女的在外打工,男的在家帶小孩。


後超人


現在在農村留守家族又添新成員——留守婦男,所謂的留守婦男就是妻子外出打工,男人在家看孩子,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我先來說一個真實事例,在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個留守婦男,我同學的哥哥,以前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據說父母花了很多錢給他找的,後來因為個人原因被開除了。


此後他也找過幾份工作,都是做不了幾天就不做了,要麼嫌累,要麼嫌掙錢少。就這樣他每天在家看孩子,不再出去工作,家裡的開銷全靠老婆那點工資撐著,要不就是問父母要。每天讓孩子看電視,自己玩手機什麼也不管。

其實留守婦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遊手好閒,掙錢少的工作他不做,掙錢多的工作他又做不來,最後就在家裡做起了留守婦男。


核桃樹下話三農


剛剛看到這個問題,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近幾年,留守婦男真是比以前多了。

前段時間我坐一熟人的車縣城,路上我問他妹妹,他說打工去了,我說孩子呢,他回答,孩子爸爸在家看著。我當時還說:真是時代變了,現在還有女人掙錢養家男人在家看孩子這種事,女人能掙幾個錢?

這家的男人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長的帥,不怎麼愛出力,基本上幹什麼都幹不長,遊手好閒慣了女人不出馬也不行了,生活就是這樣總得有一個人為家裡多操點心,否則也就沒法過了。

第二種情況是我家大姑姐的,這絕對是個正能量值得學習的類型。我家大姑姐是個很會打算的人,家裡種有很多的香菇,她每年幫忙把香菇種好就離開家出去掙錢了。留下大姐夫在家管理香菇,同時也會在家附近幹一些零工掙些零花錢,等到秋冬季該收貨的時候就回家了。她這樣安排很合理,因為管理香菇也是重體力活,一個女人在家幹不了,那乾脆就女人出門掙錢了,到農家樂幫忙也不是很累的,這樣一點兒功夫都沒浪費。這種是根據實際情況,各管分紅也挺好。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長不大的媽寶男,幹啥啥不中,活重了幹不動,活輕了熬不了時間,只想著玩,那好吧,媳婦出門吧!這種的婚姻可能都不會長久吧,我不知道哪個自己會掙錢的女人願意一輩子養一個遊手好閒啥都幹不成的懶漢?

農村掙錢不容易,作為夫妻應該學會體諒,不能只靠一個人出去去掙錢,而另外一個只想著享受。

我們這一代更多的是留守婦女,就像我這樣的。開春男人在家幫忙把香菇種好男人就離開家了,他負責掙錢,我負責看孩子,管理香菇重體力活幹不了的可以花錢找人幹或者有孩子爺爺幫著幹,這樣就兩不誤,等於一年到頭兩個人都沒閒著。這樣兩個人都努力了,日子過好過壞,都沒怨言。







大山裡的胖嫂


我家鄉有這麼個情況:十年前,男的都在外做事,木工啊,泥水工啊,修理工啊~~女的都在家帶崽煮飯。然而,有一天小寶家這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小寶沒有任何手藝,人長得帥,找個老婆也比我們的老婆漂亮,但是因為沒有手藝,家裡總得吃飯啊,畢竟大米這麼便宜,於是小寶老婆是第一次走出去的媳婦。她一個同學在市裡開個洗腳城,她在她同學哪裡上班,工資從幾百到一千多,到現在的幾千甚至上萬,說明一下,她沒有做賣身的雞婆,就是從洗腳技師慢慢升到高級技師,現在是做技師培訓師。這樣下來,我們家很多媳婦坐不住了,今天去一個,明天去三個,目前她同學在市裡開了十多家連鎖洗腳城,我們村媳婦去了一大半,媳婦一個月賺得比我多啊,而且還不是傳說中的買身錢呢。今年回家,發現好多男人在家煮飯帶崽,老婆都做技師去了。這就是我們老家的情況,到底是為什麼會到這樣的地步呢,我不是專家,也不是社會觀察員,我只能實事求是的說出現狀。


新型農民


我家也是老公在家,縣城上班,工地技術員兼職帶班,月薪六千,靠他的工資僅僅夠養家餬口了,閨女學費一萬,還有一輛車,其他亂七八糟開銷也不小,家裡八畝地,如果我在家不掙錢,開銷更大了,他一人照顧老小,還能把地種好,我進廠打工一年掙個幾萬塊錢,家裡會寬裕些


我的巴掌適合你的臉l


任何社會現象都是因為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即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來舉兩個例子來說一下這個現象。

例子一:

張家媳婦今年30多歲,高中文化,前兩年參加了縣裡組織的月嫂培訓班。成績不錯,拿到了合格證書。縣裡又統一組織他們到大城市服務。每月收入將近萬元。本來老張也在外邊打工,兩個兒女由老人照看。去年老人突然害病,需要有人照料老人孩子。兩口子商量還是由老張回來做”留守婦男”。因為老張每月工資才四五千元。

例子二:

長浩家媳婦40多歲,聰明能幹,很有些組織能力,前幾年組組三里五鄉十幾個家庭婦女,到城裡組織了個家政服務中心,專門負責給人家做保潔和家政小時服務。家裡還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顧,還有幾畝地需要打理。只好委曲長浩在家做”留守婦男”了。

例子三:

.老王是個木工,技術精湛,工資不低。一直在建築工程隊打工,媳婦在家照顧老人孩了。家庭生活比較富裕。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一次意外事故,老王的右手受傷,落下了殘疾。再也不能勝任工地工作,家裡坐吃山空。老王妻子只好到外地打工。老王無奈作了”留守婦男”!


朱增林呀


老家的叔伯弟兄,去年剛添了大孫子,高興的在全村分發喜蛋。



兒子、兒媳都是有出息的主兒,大學畢業後工作在外地,索性在遙遠的雲南定居了,叔伯嫂子在兒媳婦還沒生孩子的時候,就坐上飛機去了雲南照顧去了,留下二哥在村裡成了留守婦男。

直到兒媳生下孫子,伺候月子,照顧孩子,更離不開人了。連過春節的時候,二哥也是和親家作伴搭機去了雲南,一家人才過了個團圓年。本來二哥也可以在當地定居的,但家裡有年邁的老母親,己經是八十多歲的高齡,並且出現老年痴呆的症狀。出了自家的門,在村裡左轉右轉,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有一年的秋季走丟了,在山裡轉了兩天三夜,全家人都嚇壞了,動員所有的親朋好友上山裡尋找,連周圍的水庫、機井、池塘,都用竹竿去撈遍了,就是沒有找到。失蹤的消息在當地電視臺滾動播出,據好心人提供的信息,後來在離家三十里地外的田野中找到了,從此三個兒子家輪流伺候,不敢讓她一個人獨自待著,二嫂去照顧孫子,二哥在家照顧老人,也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來的靈活調整。

鄰村的老李,在當地的一家企業上班,每月的收入並不高,但單位一直給投保,所以沒捨得辭職,再加上家裡有兩畝果園、幾畝地,勤勞的妻子在家裡忙活種地,日子倒也安穩知足。



轉眼間兒子己經高中畢業了,給孩子買房,作為家庭頭等大事提上日程來,光是指望著家中的幾畝地和兩畝果園,是不現實的。老李的妻子和村裡的姐妹作伴,兩人到青島當月嫂,從起初的幾千工資到現在月收入上萬,三年的工資再加上以前的積蓄,輕輕鬆鬆在城裡給孩子買上了房子。

家裡的幾畝地推給鄰居耕種,兩畝果園老李下班後的時間照看,套袋、摘果這樣的忙碌季節索性僱人幫忙,來回拉蘋果這樣的擺弄農機的活,老李瞅時間就幹了。雖然給孩子買上了房子,但結婚得花錢,娶媳婦要給彩禮,老兩口年老後也需要花錢,老李就讓妻子在青島再幹幾年,趁還不用看孫子的間隙,能多掙點就多掙點吧,月嫂這個行業在大城市是個熱門行業,非常受歡迎。

今年的中秋,妻子又沒回來過節。老李明白妻子長年在外的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一家人能夠過上好日子嗎,自己在家當留守婦男,還能有什麼怨言呢。

縱觀農村這一怪現象,留守婦男越來越多,實在也是無奈之舉,人到中年的年紀,誰不希望自己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穩日子呢,為了解決孩子的後顧之憂,不得不拋家舍業,留下老公在家留守,自己去幫忙照看下一代,或者趁著自己還能幹得動,趕緊拼一把,為孩子、為家庭努力奉獻。


我是家在南鄉,願和您嘮嘮關於農村的點點滴滴,期待您的點贊、關注和轉發。


家在南鄉


現在這個社會節奏快、壓力也大。男人自己沒本事,也賺不了什麼錢就甘願在家管家,管娃,讓老婆出去打拼、掙錢。

我們村上就有一個這種例子,男人才30多歲,又沒什麼文化,只能靠勞動力過生活,整天在家整理家務、管孩子,偶爾出去打打零工,沒事的時候就天天泡麻將館,生活過得還挺小資。而她老婆呢,聽別人說在北京還是那裡打工,給人家當“保姆”,其實就是小三,而且還懷了人家孩子,說那邊那個男人給這個女人很多錢,把這個女人包養著。女人就把這些錢匯回家養家裡的男人和孩子。雖然大家都在背後議論這件事,但同村的男人覺得無所謂呀,而且他們家的日子比誰都富裕,媳婦匯回來的錢富裕的養著一家人,家裡小車開開,據說還在城裡買了房,男人還到處炫耀自己媳婦能幹、顧家……

哎!!!怎麼說呢,只能說這個社會太現實,別人都覺得無所謂,我們又計較這麼多幹嘛呢,這種女人我們也不好評論人家的好與壞,人嘛都是兩面派。為了生活得更好,好多人都變得無所謂了,身邊這種例子太多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