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的官話有哪些?

快樂時光125202403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知道什麼是官話嗎?

就是專門用於和官員同僚以及皇上溝通的話。

官話類似於今天的普通話,具有共同性。

學會官話以後,最低程度是可以實現官場的基本溝通的。

自然,中國文化最大特點是漢字只是表意,不存在口語的區別。

廣東人寫漢字,四川人也毫不費力的看懂。

而官場主要的政務都是通過奏摺官文的形式。

普通官文,由官僚機構處理。

重大事件需要皇帝親批,然而交給內閣大臣們處理!

很多時候,皇上和大臣們不需要見面,內閣大臣根據硃批自行處理即可。

由於公文可以處理大部分的政務,對於語言交流相對要求比較小。

到了真的需要討論的時候,還有這種官話。

古代的官話從周開始就存在,當時稱為雅言。

周朝的官話為雅言、秦漢時期沿用雅言,漢晉時期多稱“通語”,如西漢楊雄就以共同語“通語”來解釋各地的方言,元代稱“天下通語”,為域內各民族共同語。

這些官話這麼多年,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直到明代中期,官話依然保留中古漢語的清濁音、入聲、尖團音等。

在元代,第一次通過國家性質推行官話。

它以北方官話及大都話為基礎,制定了天下通語,推行到全國。

元朝官話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韻》中被記錄下來,在其中保存了大量唐宋以來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原音(汴洛音)。

明朝也是一樣,以《中原音韻》的北方官話為基礎音系,參照以南方下江官話,制定了《洪武正韻》,形成南京官話,成為國家標準漢語語音。因此明清時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中國話,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

哇哈哈哈,話說薩沙穿越回明朝清朝,我就會官話了,可以做官了。


薩沙


一般來說,中國古代各朝的官話基本上都是京城方言。

因為當一個城市成為首都,由於政治原因,在古代它必為天下人匯聚之地,也因此成為方言匯聚之地。

而語言一定會隨時間而在自身變化,更會因為與不懂語言接觸(包括同語系),但不互通或難以互通的語言接觸,而加速變化。

正如陳第在《毛詩古音考》中提出:

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於是京城方言就必然成為受天下方言影響的語言,在諸多方言中具有了最高的全國性。因而選其為全國通行的官話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就像民國與現在的官話“普通話”,就是以北京方言為主,那種什麼“一票之差勝廣東話”純屬扯淡,因為只能是北京話。

官員說官話是肯定需要的。

舉明代一個例子:

夏言,官至嘉靖朝首輔,史書有云:“言眉目疏朗,美鬚髯,音吐弘暢,不操鄉音。每進講,帝必目屬,欲大用之。”可見說得好,老大對你印象就好。而既然說得好能成為加分項,那麼從側面來看,說不好應該是個普遍現象。。。

官員有需要都如此,老百姓嗎就更別說了,肯定有障礙。但想想古代百姓大部分人是一輩子出不了周圍二十里的,所以影響也就那樣,不會太大。


網絡黑臉


分兩點闡述

一、"官話"大摡

"官話",即官方語言,亦即"漢語官方標準語",或“漢語官話方言”。

中國歷史上,官話在周朝稱“雅言”,在明清稱“官話”,1909年又稱“國語”,1956年新中國統稱“普通話”,而中國臺灣則繼續稱“國語”。

官話,作為“官話方言”,過去也曾稱“北方方言”“北方官話”,但由於使用江淮官話和西南官話人口都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因此“北方方言”的這一叫法,並不準確。所以,從1980年代後期起,中國漢語方言學界的期刊和專著便統一使用“官話”這一稱呼,而不再使用“北方方言”“北方官話”的稱呼。

"官話"還可細分為八種次方言,即

北京官話、東北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

江淮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

中國境內人數使用最多的"官話方言"是"西南官話","中原官話"次之。

當今世界的"現代標準漢語"也有三種,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話、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標準華語,但均以北京話為基礎音調而形成的規範語言

二、歷代“官話”沿革

"官話",作為中國曆代官方語言,雖有"雅言"、"正音"、"國語"等不同稱呼,其實它就是不同時期的“普通話”。

中國歷史上,每個時代的官話,雖受政權的變遷、國都地點的不同、人口的遷移等因素影響,在不斷變化,但不同時期的"官話"也都有一定繼承性  ;

總的說來,現代官話就是在古中原的"洛陽讀書音"基礎上,隨時代演化而來。

1.   上古時代,五帝時期和後來的夏、商時期'。地區是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地帶。所以,從夏代至清朝中後期,"洛陽讀書音"("洛陽雅音")一直為"標準音"。

因為,中國古代一直在西北建都,周、秦、隋、唐每次統一中國都如此,尤其是周朝800年,分封諸侯800餘,各地諸侯居住在城市,稱為“國人”,土著百姓稱為“野人”,以後除了長子繼承諸侯王位,其餘後代則逐漸淪為百姓。

周朝諸侯的這種謫長子繼承製和傳播方式,極大地促進了"洛陽讀書音"在全國的傳播。

隨著周代漢語言的成熟,便將《周禮》及洛陽讀書音傳播到全國,《詩經》便是東周人按"洛陽讀書音"寫成。

2. 秦朝在優化周文字後,統一全國各個諸侯國文字,形成“小篆”通行全國,強制推行文字和語言、度量衡、甚至車軸距,要求各種規矩符合秦國要求,廢除其他諸侯國標準。

秦代的語法體系,從李斯的《諫逐客書》來看,古代文言的基本語法已經成型了。這種語法體系,也成為後來“官話”的語法體系,"洛陽讀書音"也更加遍及全國。

2. 漢代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洛語是漢朝標準語,亦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揚雄著書《方言》,“方言”恰與“通語”相對。

3.西晉承襲漢代,仍以"洛語"為國語。永嘉之亂,京師洛陽傾覆,遂遷都建康(南京),是為東晉。

東晉時,洛陽雅音遂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4.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的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

5.隋朝發明科舉考試,直到唐朝一直延續"洛陽讀書音"作為"正音",為官者須會講正音,也促使全國讀書人學習官話傳播正音。

隋唐兩朝均都長安,以洛陽為東都,仍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

6.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繼續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

7.元代法定蒙古語為國語,但主要為蒙古族使用,定都以元大都(北平)後,則將漢語定為域內共同語言,稱為“天下通語”。

元朝的這種通語語音的標準,仍然是唐宋以來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原汴洛音。

8.明代以"中原雅音"為正音。

明前期,由於中原地區經多個北方民族融入不大純正,唯以江淮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官話遂以"南京官話"為基礎,以南京音為國家標準漢語語音。

明代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並從全國各地移民至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人口一半,南京音調遂成當時北京語音的正音基礎,於是,南京官話通行於整個明朝。

明朝及清朝中葉之前,中國的官方標準語一直是南京音。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所傳授、使用的中國語也是南京官話。

明清時期,來華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中國話,

9.清朝末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也以南京音為標準。因為長期以來,南京話以其清雅流暢、抑揚頓錯的特點及其獨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清初名義上以"滿語"為國語,但漢語官話仍為實際國語。

由於明清代兩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話的腔調也逐漸染上以北京語音和北方話的腔調,經過長時間的演化,遂生成了"北方官話",但通行範圍有限,主要流行在北京及周圍地區的民間,地位較低。

所以,清初仍使用"南京官話"的聲調為標準正音。

清朝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分化出來,於是作為漢語標準音的官話,逐漸分為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兩支。

清代早期,南京官話為漢語主流標準語,雍正八年,清廷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明都北遷時北京城內南京移民過半)相融的基礎上,融入少許音譯滿語詞彙而成。

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國語"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此即清末的國語。

10.民國初期,當時預定為官方語言的國音是南京話和北京話的結合。

11.新中國成立後的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準音的主要採集地,制定標準後於1955年向全國推廣。

現在,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

截至2015年,中國70%人口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尚有約4億人只侷限於聽懂的單向交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太陽春


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


小漁觀影


中原官話,東北官話,西南官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