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的官话有哪些?

快乐时光12520240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知道什么是官话吗?

就是专门用于和官员同僚以及皇上沟通的话。

官话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具有共同性。

学会官话以后,最低程度是可以实现官场的基本沟通的。

自然,中国文化最大特点是汉字只是表意,不存在口语的区别。

广东人写汉字,四川人也毫不费力的看懂。

而官场主要的政务都是通过奏折官文的形式。

普通官文,由官僚机构处理。

重大事件需要皇帝亲批,然而交给内阁大臣们处理!

很多时候,皇上和大臣们不需要见面,内阁大臣根据朱批自行处理即可。

由于公文可以处理大部分的政务,对于语言交流相对要求比较小。

到了真的需要讨论的时候,还有这种官话。

古代的官话从周开始就存在,当时称为雅言。

周朝的官话为雅言、秦汉时期沿用雅言,汉晋时期多称“通语”,如西汉杨雄就以共同语“通语”来解释各地的方言,元代称“天下通语”,为域内各民族共同语。

这些官话这么多年,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直到明代中期,官话依然保留中古汉语的清浊音、入声、尖团音等。

在元代,第一次通过国家性质推行官话。

它以北方官话及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了天下通语,推行到全国。

元朝官话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中被记录下来,在其中保存了大量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音(汴洛音)。

明朝也是一样,以《中原音韵》的北方官话为基础音系,参照以南方下江官话,制定了《洪武正韵》,形成南京官话,成为国家标准汉语语音。因此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中国话,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

哇哈哈哈,话说萨沙穿越回明朝清朝,我就会官话了,可以做官了。


萨沙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各朝的官话基本上都是京城方言。

因为当一个城市成为首都,由于政治原因,在古代它必为天下人汇聚之地,也因此成为方言汇聚之地。

而语言一定会随时间而在自身变化,更会因为与不懂语言接触(包括同语系),但不互通或难以互通的语言接触,而加速变化。

正如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提出: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于是京城方言就必然成为受天下方言影响的语言,在诸多方言中具有了最高的全国性。因而选其为全国通行的官话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就像民国与现在的官话“普通话”,就是以北京方言为主,那种什么“一票之差胜广东话”纯属扯淡,因为只能是北京话。

官员说官话是肯定需要的。

举明代一个例子:

夏言,官至嘉靖朝首辅,史书有云:“言眉目疏朗,美须髯,音吐弘畅,不操乡音。每进讲,帝必目属,欲大用之。”可见说得好,老大对你印象就好。而既然说得好能成为加分项,那么从侧面来看,说不好应该是个普遍现象。。。

官员有需要都如此,老百姓吗就更别说了,肯定有障碍。但想想古代百姓大部分人是一辈子出不了周围二十里的,所以影响也就那样,不会太大。


网络黑脸


分两点阐述

一、"官话"大摡

"官话",即官方语言,亦即"汉语官方标准语",或“汉语官话方言”。

中国历史上,官话在周朝称“雅言”,在明清称“官话”,1909年又称“国语”,1956年新中国统称“普通话”,而中国台湾则继续称“国语”。

官话,作为“官话方言”,过去也曾称“北方方言”“北方官话”,但由于使用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人口都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因此“北方方言”的这一叫法,并不准确。所以,从1980年代后期起,中国汉语方言学界的期刊和专著便统一使用“官话”这一称呼,而不再使用“北方方言”“北方官话”的称呼。

"官话"还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即

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

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

中国境内人数使用最多的"官话方言"是"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次之。

当今世界的"现代标准汉语"也有三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话、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标准华语,但均以北京话为基础音调而形成的规范语言

二、历代“官话”沿革

"官话",作为中国历代官方语言,虽有"雅言"、"正音"、"国语"等不同称呼,其实它就是不同时期的“普通话”。

中国历史上,每个时代的官话,虽受政权的变迁、国都地点的不同、人口的迁移等因素影响,在不断变化,但不同时期的"官话"也都有一定继承性  ;

总的说来,现代官话就是在古中原的"洛阳读书音"基础上,随时代演化而来。

1.   上古时代,五帝时期和后来的夏、商时期'。地区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带。所以,从夏代至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洛阳雅音")一直为"标准音"。

因为,中国古代一直在西北建都,周、秦、隋、唐每次统一中国都如此,尤其是周朝800年,分封诸侯800余,各地诸侯居住在城市,称为“国人”,土著百姓称为“野人”,以后除了长子继承诸侯王位,其余后代则逐渐沦为百姓。

周朝诸侯的这种谪长子继承制和传播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洛阳读书音"在全国的传播。

随着周代汉语言的成熟,便将《周礼》及洛阳读书音传播到全国,《诗经》便是东周人按"洛阳读书音"写成。

2. 秦朝在优化周文字后,统一全国各个诸侯国文字,形成“小篆”通行全国,强制推行文字和语言、度量衡、甚至车轴距,要求各种规矩符合秦国要求,废除其他诸侯国标准。

秦代的语法体系,从李斯的《谏逐客书》来看,古代文言的基本语法已经成型了。这种语法体系,也成为后来“官话”的语法体系,"洛阳读书音"也更加遍及全国。

2. 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洛语是汉朝标准语,亦称“正音”、“雅言”,也称“通语”。扬雄著书《方言》,“方言”恰与“通语”相对。

3.西晋承袭汉代,仍以"洛语"为国语。永嘉之乱,京师洛阳倾覆,遂迁都建康(南京),是为东晋。

东晋时,洛阳雅音遂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为南朝沿袭。

4.隋朝统一中国,编《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南北朝的官音融合形成"长安官音"(秦音)。

5.隋朝发明科举考试,直到唐朝一直延续"洛阳读书音"作为"正音",为官者须会讲正音,也促使全国读书人学习官话传播正音。

隋唐两朝均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仍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

6.宋代国语称“正音”、“雅音”,继续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

7.元代法定蒙古语为国语,但主要为蒙古族使用,定都以元大都(北平)后,则将汉语定为域内共同语言,称为“天下通语”。

元朝的这种通语语音的标准,仍然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汴洛音。

8.明代以"中原雅音"为正音。

明前期,由于中原地区经多个北方民族融入不大纯正,唯以江淮地区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官话遂以"南京官话"为基础,以南京音为国家标准汉语语音。

明代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并从全国各地移民至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约40万占北京人口一半,南京音调遂成当时北京语音的正音基础,于是,南京官话通行于整个明朝。

明朝及清朝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南京音。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

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

9.清朝末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因为长期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清初名义上以"满语"为国语,但汉语官话仍为实际国语。

由于明清代两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话的腔调也逐渐染上以北京语音和北方话的腔调,经过长时间的演化,遂生成了"北方官话",但通行范围有限,主要流行在北京及周围地区的民间,地位较低。

所以,清初仍使用"南京官话"的声调为标准正音。

清朝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分化出来,于是作为汉语标准音的官话,逐渐分为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两支。

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为汉语主流标准语,雍正八年,清廷设立"正音馆",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而北京音是在元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明都北迁时北京城内南京移民过半)相融的基础上,融入少许音译满语词汇而成。

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取得"国语"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此即清末的国语。

10.民国初期,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结合。

11.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现在,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太阳春


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小渔观影


中原官话,东北官话,西南官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