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项羽真的能以3万打败56万刘邦联军?有没有太夸大了?

被吊打的鸠摩智


项羽三万破五十六万,这不是研究历史的人推算出来的,而是在《史记》中有明确的数字记载的。

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关于这五个诸侯,后世学者有多种说法。

不管是哪种说法,总之不出司马欣、董翳、司马卬、申阳、魏王豹、张耳、韩王郑昌这几个人。他们都是被刘邦打败之后才投降的。

这些诸侯在刘邦被打败之后,就都脱离了汉王刘邦,直接投到了项羽的阵营。可以说除了张耳,其他人都是墙头草。

韩王郑昌是在项羽杀死韩王成之后,被项羽立为韩王的,据说很久以前就和项羽关系不错。

塞王司马欣,很久以前就解救过被逮捕的项梁。后来又劝说章邯向项羽投降。

如果这五个诸侯里面有这么两个人,那么刘邦被打败也就没有什么稀奇的了!

司马迁在写鸿门宴前夕时,也有过一段兵力的记载: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项羽也是领着诸侯去打刘邦,当时只有四十万人,却喊着有百万人之众。刘邦只有二十万人,不可能喊得太多,最后只能喊成二十万。

刘邦领着诸侯去打项羽的彭城,是不是和那时候很像。

根据司马迁前面的记载,那么刘邦这个五十六万也很有可能是诈称。当然这点儿只是本人的猜测!

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这帮人攻进了彭城,就开始抢劫金银财宝和美女,就和当初进入咸阳时候一样。

因为项羽被拖在了齐国,所以这帮人就开始天天饮酒、日日高歌。完全没有想到项羽却率领精兵三万长途奔袭过来了!

项羽虽然是以勇猛著称,但是也是很讲究策略的。

项羽选择在凌晨的时候发起进攻,天天喝酒的刘邦等人估计还没有醒酒呢!

大家小时候打过群架吗?打群架取胜有一个招法,只要自己所有人照着对方一个人使劲打,很快就能把他们打败。只要领头的一跑,对方就彻底地失败了!

项羽集中所有的兵力,对着刘邦的营地猛攻。刘邦的营地一乱,其它营地的士兵也就跟着乱。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卻,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看到了吗?这就是典型的被打炸营了!大家都是慌不择路地抱头鼠窜。一部分人被项羽的楚军所追杀,更多的人是被自己人挤进河水里淹死。

项羽战术运用得出色,再加上刘邦等人的麻痹大意,才成就了这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寄暇学宫


笔者认为彭城之战的实际参战人数不会超过20万人,史书上关于项羽用3万精兵击败刘邦56万大军的记载,存在夸大其词的嫌疑。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直都存在着夸大交战双方人数的问题,很多历史上记载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都经不起历史学家的仔细推敲。

由于交战双方都想要在心理上震慑敌人,在战争开始之前,交战双方都会释放一些假消息,将自己的人数夸大数倍。例如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期,手下的军队只有20万人左右,却对外号称80万人。孙权听说曹操有这些多人,险些就吓得投降了曹操。

明朝末年虚报兵马的情况最为严重,李自成攻克明朝首都之后,手下的军队充其量只有十几万人,却号称有百万大军。而吴三桂在发动三藩叛乱的时候,兵力大约有十万人左右,却号称拥有数十万大军。

除了在战前多报人数恐吓对方外,在战争结束之后,胜利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功,也会夸大敌人的参战人数。例如商朝末年的牧野之战,就是一次典型的被夸大的战役。史书记载在周武王的大军到达朝歌附近后,商纣王武装了朝歌城内的奴隶,集合了70万大军攻击周武王,由于商纣王不得人心,这些奴隶纷纷在阵前倒戈,商纣王最终兵败被杀。

实际上我们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商朝时期的人口分布情况,就能够明白在牧野之战时期,商纣王根本没有能力集合70万军队。商朝时期全国人口数量有限,朝歌虽然是商朝的首都,但是商朝时期世界上还没有超过一百万人的大城市,商纣王又怎么可能武装起来70万奴隶呢?

从战争史上的这些先例不难发现,古代史书夸大交战双方人数的问题十分普遍,司马迁是项羽的忠实粉丝,他在描写彭城之战的时候,很可能采纳了一些民间传说,夸大了刘邦战败的人数。我们来看一下彭城之战时期的背景,就会发现刘邦根本没有集合56万大军的条件。

刘邦在进入蜀地的时候,身边的军队只有3万人左右,韩信指挥军队暗度陈仓之后,章邯一直没有投降刘邦,刘邦留下部分军队对付章邯,又率领军队出关中进攻项羽。即使这一时期刘邦一直都在征兵,刘邦身边军队的数量也不会超过10万人。在刘邦进入关东之后,有五个诸侯畏惧刘邦的势力,跟随刘邦一起攻击项羽。

这五个诸侯肯听命于刘邦,说明他们的实力都不如刘邦,这样计算下来刘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56万大军。除非刘邦将周围地区的男人全都编入军队,但是这样刘邦的军队肯定没有足够的军粮能够使用。因此刘邦所谓的56万大军,只是一个虚数而已,而项羽的3万精兵却是实实在在的精锐,彭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交战双方的差距肯定没有史书上记载的这么大。


史海泛舟摆渡人


从项羽之前打过的几场经典战役来分析,项羽带领3万精兵是可以打败刘邦56万联军的。 项羽在中国历史名将武力值排行榜上是绝对的第一位,他身材高大,力大惊人,据说能举起200多斤的铜鼎。自幼跟随叔父項燕学习兵法,立志成为带兵打仗的将军。

年轻时追随叔父項燕起义反秦,在与秦军的作战中,创造了多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譬如最为经典的战役“巨鹿之战”就是在其指挥下完成的。

“巨鹿一战”使得当时秦朝最后一支有生力量(20万秦军)被彻底消灭,此后,秦朝再无力量抵抗义军。

此战也让项羽功成名就,在义军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成为了盟主。

彭城之战”的发生,是由项羽成为“西楚霸王”后,对义军各路诸侯的分封不均引起的。

推翻暴秦后,项羽被众诸侯推举为盟主(天下共主),然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开始大肆分封功臣。

毫无疑问,跟随項羽的将领和亲近的诸侯都得到了好的封地和丰厚的奖赏,而分给刘邦和其他诸侯的封地,不是人烟稀少,就是土地贫瘠。

这也为之后刘邦反项羽埋下了伏笔。

刘邦利用項羽违背“怀王之约”,后杀怀王于江南这一点,高举“征讨不义之臣项羽”的大旗,联合各路诸侯率领约60万大军围攻彭城,意在一举消灭楚军,灭亡楚国。

仅仅用了八个月,项羽设置的四道防线就被联军攻破,楚国的都城彭城就落到了刘邦手中。

远在齐国同田横作战的项羽得知彭城失守后,连夜重新做出新的作战部署,留守大部兵力按计划继续攻打田横,自己亲带三万精锐骑兵秘密赶往彭城。

而这边刘邦认为楚军正陷于对齐军作战的泥沼中,无法顾及彭城,便放松了警戒。

项羽带着三万精骑昼伏夜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巧妙的避开了城池,很快的来到彭城,开始了进攻。

一时松懈的诸侯联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楚军吓得乱了阵脚,四处逃散。而楚军却人人视死如归,准备决一死战。

楚军在項羽的精密指挥下,冲散了诸侯联军,士兵们逃跑过程中相互践踏,死伤不计其数。楚军乘胜追击,斩杀逃跑与落水的士兵数十万,大获全胜。

因此,从项羽指挥的几个经典战役可以看出:拥有高超军事指挥才能的项羽是可以带领三万精兵打败56万的刘邦联军的。

欢迎阅读加关注,谢谢!


历史旧闻


彭城之战,项羽率3万精骑长途奔袭,一举击败了刘邦统率的56万诸侯联军,创造了古代战争史奇迹。此战与项羽指挥的另一场惊世骇俗的战役——巨鹿之战,造就了项羽在古代战争史上“千古无二”的地位,让后人惊叹不已。

那么问题来了,项羽以3万打败刘邦56万,可不可能,是不是有夸大嫌疑?方城为你分析一下。

要想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证明刘邦有没有56万诸侯联军。

古人记载战争历史,往往只论战争结果,对参战人数、粮秣配济、战争过程大多语焉不详,并时有夸大之嫌。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战争人数拿捏不准时,往往只记录人员构成和结果;或以“数”这个量词来代称,又或以“号称”来说明,体现了他著史的严谨作风。

◾️如他在《秦始皇本纪》中,对秦朝征讨百越的记述: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遗戍。

◾️又如他在《陈涉世家》中,对周文所率的攻取秦关中之地义军人数记载:

收兵至关,车千乖,卒数十万,至戏,军焉。

◾️再如他在《淮阴侯列传》中,对龙且援齐的记录,则用“号称”来描述:

韩信已定临菑,遂东追广至高密西。楚亦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救齐。

而对彭城之战,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罕见的对刘、项两军参战人数给了明确记载: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由此可见,彭城之战,双方的参战人数是真实可信的,不同往常的“数万”或“号称”,是经的起推敲的。

即然双方参战人数可信,那么我们在来看一下刘邦56万大军为何会败。

01.刘邦56万大军的组织构成。

刘邦封为汉王后,乘项羽北上齐地讨伐田荣反叛之际,采纳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发兵关中,打败了章邯主力,又向东击败了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并收降了他们。

稍事休整,刘邦率军从临晋渡过黄河与魏王豹所率的魏军会合,攻入河内,俘虏了殷王司马卬,然后进兵洛阳。在这里,董公向刘邦哭诉义帝熊心被项羽派人弑杀的经过,刘邦听闻“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三日,并派出使者告知各地方诸侯: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不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史记•高祖本纪》

如果说此前刘邦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还只是停留在攻城掠地,壮大自身实力的阶段。而此时,刘邦借口项羽弑杀义帝的逆举,传檄天下诸侯,公开向项羽发出宣战,为此刘邦“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汉军倾巢而出,由此可见刘邦称霸天下的决心与志向。

在刘邦的感召与裹胁下,塞、翟、河南、殷以及西魏王豹,远在赵地的陈余,情愿与不情愿的诸侯六王,纠结了56万大军,在汉王刘邦的统领下,分做三路,浩浩荡荡的杀向彭城。

02.大军势如破竹,令刘邦及诸侯们沉醉。

此时,项羽北上击齐,与田荣所率的齐军大战于城阳,田荣战败,逃亡途中被齐人所杀,齐国的军民纷纷投降。

可是自持勇力而缺乏政治远见的项羽,戾气复发,竟然纵兵焚烧齐人的城池,抢掠他们的子女与财产,齐国的军民又纷纷起来造反。

项羽虽然已听闻刘邦率军攻入楚国腹地,但一来对刘邦的诸侯联军有些轻视,没想到联军进军速度如此之快;二来鉴于齐地目前的形势,想给齐地以田横为首的反叛势力最后一击,彻底平定齐地后在回师救援,结果被刘邦的诸侯联军钻了空子,袭取了楚国都城彭城。

夺取了彭城之后,刘邦得意忘形,居然整日忙于夺宝掠财,沉湎在声色犬马之中:

“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史记•项羽本纪》

就在刘邦与诸侯们得意忘形之时,一场灭顶之灾即将将临。

03.项羽长途奔袭,诸侯军土崩瓦解。

项羽得知彭城已失,命令手下将领继续领兵攻打田横,自己则亲率3万精骑,从鲁县绕过汉军在胡陵的第一道防线直赴萧县,在此断绝了诸侯军向西的退路,然后乘着清晨向联军发起了猛攻。

尚在沉睡中的诸侯联军,被项羽的骑兵打的是不知所措,纷纷败逃。中午时分,项羽的精骑便已攻到了彭城。整个联军溃不成军,慌不择路,竟在穀水、泗水,就被楚军追杀和淹死达十几万人。情急之下,联军又向南逃亡,结果又被楚军一路掩杀,等逃到了睢水边上又被淹死十几万人,仍止睢水都被联军尸体堵塞,导致了堰塞的惨象。

也是刘邦命不该绝,正当楚军将他层层包围之时,从西北方向刮来阵阵狂风,瞬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楚军阵形大乱,刘邦乘机带领几十名骑兵逃了出去,总算是逃过一劫。

04.刘邦56万大军失败原因。

◾️刘邦因为疏于防备,指挥不当。

当刘邦攻入彭城后,整日忙于搜刮宝物美人,置酒高会,对项羽的长途奔袭估计不足,疏于防范。

彭城之败,正应了韩信对刘邦军事指挥能力的客观评价:“陛下将兵不过十万。”

几年后,韩信的话又一次得到了印证。当时韩王信勾结匈奴冒屯单于犯兵入境,刘邦亲点32万汉军精锐前去讨伐,结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军分割包围,时间长达七天七夜。

◾️诸侯联军内部矛盾重重。

当时随刘邦出征的六位诸侯,除魏王豹和赵国陈余的部队是自愿跟随刘邦讨伐项羽的,其余几位都是在刘邦的挟持下出兵的。当项羽率军袭来后,司马欣、董翳早早就投向了项羽,其余几位也是早已溜之大吉。

因此诸侯联军虽然有56万之众,但在项羽楚军迅速袭来时,纷纷逃命而去,并没有多强的战斗力。

◾️项羽计划周祥,出人意料。

项羽避实击虚,绕过并突破了诸侯联军二道防线,稍事休息,便乘诸侯军清晨困顿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了攻击,导致诸侯军惊慌失措,更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反击,只顾逃命,结果被溺死者竟达30之众。

结语:

综上所述,彭城之战,这一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项羽以3万精骑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败了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是真实可信的,是经得起推敲的。


方城阙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以项羽杀死义帝为借口,联络各路诸侯共击项羽,为义帝报仇。

四月,刘邦率领诸侯联军56万(实际数量可能达不到),利用项羽和楚军主力齐国平乱之机,分三路进攻楚国,月底,三路大军会师并攻占楚国首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获胜的诸侯联军,得意忘形,沉浸在欢庆中,汉王刘邦接收项羽“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彭城失守的消息传到齐国,项羽大怒,留下楚军主力继续攻打齐国,亲率3万骑兵南下收复彭城,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彭城之战拉开帷幕。



得胜影视开拓者


导语:

刘邦56万大军都不敌项羽3万骑兵?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司马迁有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过分夸大了?其实刘邦的战败,是情有可原的。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项羽带兵前去平定赵、齐反楚的叛乱,所以项羽的都城彭城防守空虚。而刘邦趁此机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关中三秦之地。

顺带着拿下了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韩王郑昌以及著名的魏王豹。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刘邦实力大增,集结了56万大军直奔彭城而来,一战拿下楚国都城彭城。

01项羽忙着收拾赵、齐叛乱,没时间管刘邦的发展。

秦朝是刘邦给灭了的,刘邦率先带兵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可惜因为刘邦实力弱小,不得不将关中之地让给项羽。

项羽入主关中以后,在这儿烧杀抢掠了一番,随后分封天下诸侯,自称西楚霸王。这个时候的刘邦被赶到了当时的不毛之地汉中。

荣与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陈馀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於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不可。闻大王起兵,且不听不义,原大王资馀兵,请以击常山,以复赵王,请以国为扞蔽。”齐王许之,因遣兵之赵。陈馀悉发三县兵,与齐并力击常山,大破之。张耳走归汉。---《史记》

而关中之地,被项羽一分为三,分别由雍王章邯、翟王董翳以及塞王司马欣来掌管,项羽本人则带着江东子弟回到江东。

项羽定都彭城以后,天下依旧是诸侯混战的局面。尤其是北方地区,田荣一统整个齐国,宣布与楚国决裂。此外,赵王张耳又被陈馀给赶走了,也宣布反对楚国的统治。如此一来北方几个重要的诸侯国都反叛了项羽。

  1. 项羽心里当然着急,所以他带着大军亲自前往齐国和赵国,希望尽快平定这些地方。按照项羽的杀伤力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
  2. 可是当时的北方已经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项羽又在这里坑杀不少降卒,导致全民叛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所以项羽算是被拖住了。
  3. 趁着项羽被拖住的功夫,刘邦从汉中偷偷溜了出来。他第一个面对的对手,当然是在关中看住他的三秦各王。好在刘邦得到了能人韩信的帮助,很快平定三秦,又相继收服了中原诸国,形成了一个相对强大的诸侯联盟。

得了大军56万以后,刘邦这才有了灭亡楚国的野心。他是不敢跟项羽正面较量的,趁着项羽在齐赵之地忙于应付的时候,刘邦已经挥师进入彭城,宣布攻占楚国核心位置。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项羽当然也是得知了。他没有感到懊恼,而是迅速制定了作战方针,决定一次性彻底解决刘邦的力量。

02项羽的3万骑兵行军迅速,战斗力爆棚。

项羽没有被失败冲昏头脑,而是紧急挑选了3万骑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杀回了彭城。按照刘邦的估计,项羽即使要回援,那也需要很长时间。

可是万万没想到项羽是带领骑兵回来的,而且数量并不多,所以行军速度非常快。他们早上开始进入汉军的势力范围,中午就打到了彭城。

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史记》

汉军压根就武力抵挡项羽的强大攻势,结果项羽斩杀十多万汉军,又在睢水淹死了十多万汉军。其余汉军一片散乱,刘邦仅仅带着十多个人逃出生天。

这一战对刘邦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是一般人,还真的会一死了之,反正不会想着卷土重来了。可是刘邦迅速收拢残兵,又得到了萧何在关中地区的兵源补给,这才勉强抵挡住了项羽的灭国攻势。

那么项羽为什么凭借3万骑兵,就将刘邦56万大军给击溃了呢?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可以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1. 首先,项羽的骑兵战斗力彪悍,归属项羽一人指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项羽的余部都留在北方平定齐国叛乱,而他本人只是带领骑兵回来,所以不管是行军速度还是战斗力,都是非常可观的。
  2. 其次,刘邦的56万大军,其实就是一个凑拢班子。说是实力强大的56万大军,其实是各路诸侯联合起来的军队,一旦出现混乱,这些人马压根就不知道该听谁的指挥。而且在面对强敌时,到底谁冲在最前面?
  3. 再者,项羽的军队是回来夺回家乡,赶走侵略者的,所以每一个士兵都非常亢奋。
    而刘邦的大军到了彭城吃喝玩乐,把这里当成了消费场所,自然就没有固守的打算。

由此可见,刘邦就算有再多的人马,没有精心的调度,没有万众一心的准备,没有固守家园的打算,那也是白搭,失败是必然的了。

03刘邦失败后没有气馁,项羽失败后却感到绝望。

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最大的不同,其实就是坚持的程度不同。

我们看刘邦打仗虽然也很厉害,但是遇到项羽总是失败。可是刘邦没有气馁过,就算是56万大军战败了,他依旧可以卷土重来。

而项羽就不同了,他一辈子几乎没有尝到过失败的滋味,不管打谁都能够做到百战百胜。所以项羽经受不起一次失败。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卻,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史记》

在最后一次决战的时候,项羽并没有回到江东的打算,其实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只有活下来,才有机会卷土重来,可惜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认为这是老天爷要他灭亡,而不是他自己不努力。

刘邦就不同了,都是面临死亡的决战,刘邦不慌不忙地逃出生天,又将残兵给收拢了起来,顶住了压力,这样才能获取最后的成功。

56万大军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刘邦内心的崩塌。一旦领袖人物放弃了,那这个集团可就真的完了。

总结:项羽总在坑杀降卒,最终因此而败亡。

  • 为什么项羽的主力大军被困在齐国呢?那是因为项羽在平定田荣叛乱的时候,抓到降卒就坑杀,一连杀了好几批降卒。

这下子齐国所有人都不敢投降项羽了,几乎做到了全民皆兵的状态。所以项羽的兵马就算再多,也必须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填这个坑。

  • 而他打下咸阳的时候,为什么不入主关中呢?其实也是因为当初坑杀了太多秦军,他在关中之地根本就待不住。

他回到彭城老家,足见他的格局有多小。关中乃天下富庶之地,他就这么交给了别人来镇守。如果项羽稍微学习一点仁慈之道,或许根本就不会丢失天下了。


江湖小晓生


【彭城之战不是以少胜多,被司马迁恶意的夸大了。】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

【秦朝灭亡后的战略态势】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10万大军攻入咸阳,秦王子婴白马素车投降,秦朝灭亡。同年11月初,章邯20多万秦军主力,在接到秦王子婴的投降诏令以后,向以项羽为首的近50万诸侯联军投降。项羽知道刘邦已经率先入关灭秦,他非常气愤着急心有不甘,决定率领数十万大军入关中抢夺胜利果实,走到新城(河南郑州东部)的时候,项羽害怕投降秦军中的老秦人造反,坑杀了秦军中的数万老秦人,继续向关中进发,同年12月,项羽到达潼关戏下。

楚怀王曾经与天下诸侯有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也就是说刘邦先入咸阳灭秦,刘邦应该做秦地的“关中王”。鸿门宴时,刘邦驻军霸上兵10万,项羽驻军鸿门兵40万,刘邦只好听凭项羽入关抢夺胜利果实。鸿门宴之后,项羽进入咸阳城烧杀抢掠,然后请示楚怀王熊心,楚怀王说:“如约!”。项羽不甘心让刘邦做秦王,在范增的谋划下背叛楚怀王的约定,凡是带兵进入关中的人皆封王。诸侯皆尊推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就是名义上的皇帝“天下共主”。

楚怀王分封了18个诸侯王,汉王刘邦、庸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四王瓜分秦国属地;燕王臧荼、辽东王韩广,两个燕将瓜分燕国属地;代王赵歇(原赵王)、常山王张耳、殷王司马卬(赵国将领),三王瓜分赵国属地,陈余没有跟随项羽入关封侯治三个县;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二王瓜分魏国属地;韩王韩成、河南王申阳(张耳部将),二人瓜分韩国属地;九江王黔布、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蕃君);齐王田都、胶东王田市、济北王田安,三王瓜分齐国属地,田荣不跟随项羽入关不封。

项羽学习春秋五霸,自称为西楚霸王,领九郡之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天下分为36个郡,南越4郡掌控在秦将赵佗之手,项羽占据了剩余32郡的近三分之一,拥有了原楚国大部,齐国、魏国各一部。秦朝灭亡后,天下反秦的军队多达100多万,项羽对诸侯王实行大裁军,规定大国3万兵、中小国2万、1万兵,17个诸侯王的总兵力大约50万,项羽自己拥兵40万,可以假义帝之名号令天下。刘邦封汉王时,只准许带兵3万入汉中,被裁减掉的六七万诸侯军,自愿跟随刘邦进入汉中,等于刘邦的10万兵马原封不动。

前206年10月,项羽让义帝熊心迁都郴州,命令九江王黔布、临江王共敖、衡山王沿途截杀,杀义帝熊心于长江之中。韩王成因为和刘邦关系好,也没有什么战功,所以项羽不让韩王成就藩国,后来又杀害了韩王成,项羽的大逆不道和倒行逆施,立即引起了天下大乱。燕王臧荼追杀辽东王韩广,陈余起3县之兵,和代王赵歇击败了常山王张耳,扩军拥兵十几万,恢复了赵王称号封陈余为代王;原齐王田荣起兵并王三齐,拥兵十几万,直接威胁项羽的势力范围,项羽遂起兵30万讨伐田荣。刘邦从栈道和陈仓两路出关中,迅速的摆平了关中三王,扩军拥兵20多万。

【彭城之战,刘邦兵26万,项羽兵30万】

公元前205年2月,刘邦挟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出关,河南王申阳投降,韩王昌不听攻灭,任命韩将韩信为韩王,西魏王魏豹投诚了刘邦,殷王司马卬被俘虏灭国。刘邦出关,项羽得到了消息,项羽正在剿杀齐王田荣,项羽说剿灭田荣再反身进攻刘邦。齐王田荣被项羽击败后,逃到平原城被杀,但是齐国出现了新情况,齐国将领在城阳拥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收集齐国败兵近10万,继续在齐魏边境和项羽对抗,因此项羽腾不出身来对付刘邦。

刘邦出关时,汉军20多万,兼并殷王之兵,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韩王信、魏王豹跟随,联合了赵王、代王陈余、齐王田广,在洛阳发表《讨项羽檄文》,在商丘和韩信分兵了。韩信会合赵代齐三国兵力30万,佯攻在齐国的项羽楚军主力30万;刘邦合五路诸侯兵力大约26万,进攻彭城,守卫彭城的是楚将钟离昧。刘邦的战略是这样的,刘邦攻占彭城后,项羽假如从齐国回军救援彭城,韩信的30万人马则回军夹击项羽;假如,刘邦攻占彭城后,项羽不回军彭城,刘邦则率军北上夹击项羽。

刘邦联合的诸侯联军总人数的确有56万,但是,刘邦和韩信是分兵的。有什么证据吗?

《淮阴侯列传》:“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各位看官,看明白这段话的意思了吗?汉二年既前205年3月,韩信带领汉军十几万会合齐、赵、代十几万,总兵力30万向齐地的项羽楚军进攻。4月的时候,韩信才到达彭城,刘邦已经失败回去了。韩信就收兵回荥阳和刘邦会合,在京索(荥阳东南100公里)之间,阻击了一下楚军的追兵,楚军就不再追赶了,所以,楚军暂时不能向西进军。

彭城战役是怎么发生的呢?刘邦率偕同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魏王豹、韩王信、河南王申阳,汉军和五路诸侯兵26万进攻彭城,彭城地区的守军只有10万人,钟离昧觉得双方的兵力敌强我弱,稍微抵抗了一下就撤出了彭城,刘邦的军队就进入了彭城。项羽知道彭城失守的消息以后,就在齐国和龙且分兵了,自己带领20万楚军回援彭城,龙且带领10万楚军守卫齐地,不再进攻齐国的反叛势力,让龙且和齐王谈判讲和,这样就瓦解了韩信进攻齐地的联军。

项羽从山东鲁城带领20万军队回援彭城,路上就遇到了彭城撤出的10万楚军。当项羽的30万到达彭城后,项羽带领楚军的3万骑兵先向刘邦汉军发动攻击,范增、曹咎、钟离昧等人率领20多万楚军主力随后跟进参战。在彭城外围的睢水双方展开大战,刘邦的26万大军列阵后,看到项羽楚军只有3万精锐骑兵,刘邦和五路诸侯王就麻痹大意了,就这么几万人,还不够塞牙缝的。轻敌的结果就是误判战场形势,双方展开战斗后,楚军的主力随后就到了,项羽楚军主力30万对阵刘邦的诸侯联军乌合之众,刘邦焉有不败之理呀?最重要的是,韩信的军队没有及时到达彭城战场,韩信是无意的还是故意来迟,真的就不好说了。

司马迁被宫以后,司马迁的春秋笔法,就是善于拔高自己喜欢的一方,故意缩小喜欢一方的实力,只写喜欢人物的先头部队,而隐瞒喜欢人物的军队总数,让人造成一种错觉。抹黑自己不喜欢的一方,故意夸大不喜欢人物实际参战兵力,把不喜欢人物的军队总人数,夸大成实际参战的军队总数,让读者造成错觉认识。司马迁所描写的牧野之战、钜鹿之战、彭城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等等都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试想一下,项羽的楚军总兵力有40多万,这还没有计算九江王、衡山王、临江王的兵力,项羽只带3万兵去打56万,那不是鸡蛋碰石头吗,项羽真的是傻子吗?项羽当然不是傻子,用3万骑兵先和刘邦26万联军大战,可以麻痹刘邦及诸侯的轻敌,随后楚军主力介入战场,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司马迁不切实际的吹捧,总归会留下诸多的漏洞,既然项羽3万人可以以一当二十,打败刘邦的56万人,垓下之战,项羽10万楚军面对60万汉军,为什么被歼灭了呢?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冷清先生


完全没有夸大。

第一,从理论上讲,以一当十,以一当百的战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一个统帅,运用军事谋略得当,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

第二,项羽率领的是3万人的骑兵,机动性强,攻击力大,面对刘邦大军,选择一点进行攻击,然后扩大战果,是完全可以打败56万人的。

第三,刘邦率领的56万大军,要想防御敌人骑兵的冲击,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若干个方阵,方阵之间彼此配合协同作战,两侧在配置若干奇兵,这样,进攻和防守能达到最佳效果。我们从史料来看,刘邦并没有做这样的布置,估计战场也摆不开这样的阵势,项羽率骑兵迅速赶到彭城,刘邦也没有时间让大部队摆方阵,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第四,刘邦的56万大军是几只混合部队,素质差别很大,几支部队的将领也缺乏协调配合,缺乏战略谋划,几只大部队也缺乏联合训练,遇到大的战役很难有效配合紧密支援,往往是战争中某一地段被突破后,全线崩溃。


谷老师


感谢提问!我来回答:

首先说一下此次战役的时间背景:

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彭城之战,项羽真的能以3万打败56万刘邦联军?

其一;彭城一战,项羽留下大部军队围攻齐地,亲率精兵3万,出其不意,大破汉军其中就有汉军骄傲轻敌,防御严重失策有很大关系。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汉军虽说佣兵56万,其实大多是临时招募及各地的降兵降将,刘邦势大降了汉军,本来就是想捞点好处,没想要拼命,项羽突然袭来挟灭秦之余威,这些人根本没打直接投降也就理所当然了!

其三;从后来的资料中我们大约估计刘邦当时可以调动的军队不过20万,但汉军整体实力远不如楚军,三万对阵20万如果可以运用的好就是老弱病残之师宜可以胜,但项羽是谁!一代战神级人物,深知用兵知道,以奇兵,出其不意汉军必败。

彭城之战是楚、汉相争的第一次大战,汉军多到五十六万人,而楚军只有精兵三万人。以三万对五十六万,悬殊很大,可是汉军主帅骄傲自纵,轻敌而不以为备;另汉军虽多,却是乌合之众,其中一大部分是收集诸侯之兵,兵虽多却没有什么战斗力,特别是自巨鹿之战以后,人人都有畏楚威势,致望风而丧胆,因此一见楚军来进攻时,便心存畏惧,不战而逃,自乱阵脚。





老大谈历史


彭城之战是一场突袭与反突袭的经典战役,看似项羽以三万兵马仅用半日就击溃了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实际上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成分复杂,战斗力底下,甚至陈余的兵马还是刘邦靠欺诈才哄骗来参与反楚联军的。

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主要由殷王司马印、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等人联合而成,这些诸侯王实际上不服项羽,但一样不会服从刘邦。只不过想跟着刘邦占好处,占便宜罢了。

一旦刘邦失势,或者刘邦想要彻底掌握诸侯们的兵权,势必要引起诸侯们的反抗。因此刘邦虽有56万大军,实际上真正听命刘邦的嫡系并不多,其无法真正掌握大军。

彭城之战大败之后,这些诸侯王都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原本的大哥刘邦,韩信挨个收拾一遍这才真正消化这些墙头草的势力。

刘邦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足,凭借突袭这才顺利拿下守卫薄弱的彭城,胜利之后志得意满,贪图美色酒宴财宝,对项羽的反击掉以轻心。

韩信和刘邦有过一次耳熟能详的对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成语就清楚的揭示刘邦的军事才能是指挥十万人马。56万成分复杂,各有调令的军队,刘邦是根本没有能力统领好的。

更遑论,刘邦顺利拿下彭城之后,得意忘形,收集项羽宫中的美人和财宝,日夜与诸侯王们歌舞宴会了。反观项羽,临危不乱,迅速集结骑兵三万,回师另辟蹊径突袭刘邦,三万骑兵行动起来迅捷如风,却也动若雷霆。

按理说如果刘邦军队多做细作和斥候当不至于骑兵入营尚且不自知,但结果是项羽早晨突袭刘邦大军,日中就大破汉军。追赶汉军入泗水杀十余万人,穷追猛打之下再次将汉军赶入睢水再次击杀十余万。最后重重包围刘邦,如果不是天降大风,刘邦或许就此告别历史舞台。

《史记·项羽本纪》: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觳(音鼓)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

汉军诸侯联军多步兵,而彭城周围是平原,非常适合骑兵发挥,再加上项羽的天才指挥,窥破刘邦联军薄弱,绕道天降神兵般出现汉军面前,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军事艺术杰作。而刘邦显然不是一个好对手,再次成就项羽的不败神话,但真正的战争显然才真正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