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大路南拳”:“拳說”中的非遺文化

青田“大路南拳”:“拳說”中的非遺文化

  傳統文化的命名,常與地域密不可分。

  人們習慣把明代以來廣泛流傳於長江以南地區的拳種,統稱為南拳。而拳種的衍生,又有濃厚的地理標識色彩,比如青田縣船寮鎮大路村的大路南拳,便是“嫁接”在平陽南拳、永嘉南拳基礎之上衍生而成的種類。

  “四陣一棍”的大路南拳,既是對百年曆史文化的回溯和演繹,又是對忠義精神、忠孝文化的承載和積澱,深遠且深厚。

  在嫁接中發展,“有趣味、可觀賞”

  作為市級非遺項目,大路南拳及其傳承人至今保存著一套完整的傳承譜系,這在傳統體育項目中頗為罕見。

  大路南拳並非土生土長於大路,屬於“嫁接拳種”,衍生而來。

  相傳,在溫州平陽一小山村裡,住著一位長鬚老者,有七個兒子。父子八人終生研習功夫與健身相結合的拳術,到了明代,形成集“縮骨、氣功、硬功”於一體的平陽南拳,並廣收門徒。永嘉人王衣林便是其徒之一,拜入門下習武后,名揚浙南,取名永嘉南拳。

  爾後,大路村民王錫平、王連木被王衣林收入門下,苦習三年,拳法精湛,拳勢磅礴。民國初期,在兩地南拳的基礎上,經過提煉和融合,“四陣一棍”的大路南拳應運而生。

  大路南拳,融防身與攻擊為一體,分拳術與棍術兩大類。拳術分四套,即大五步、小五步、單槍、十字;棍術分三套,即頭類棍、子午棍和鏟麥棍。拳術與棍術分別都有專項競技性訓練項目,即推拳,招拳、招棍、雨傘招。

  秉承“男壯皆練武”的理念,全村形成濃厚的習武氛圍。民國時期,即便是在大雪紛飛時節,中堂裡仍是眾人喝彩喧天的熱鬧景象:只見地上鋪設篾席,全村男子,無論老少,均赤膊列隊而立,“小孩跟隨大人”,舞拳弄棍,一招一式間,剛勁有力、氣吞山河。

  大路南拳,生於民國,活於當下。

  2009年,當大路南拳被列入麗水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全村沸騰了,村民王祖群更是“樂開了花”。他第一次覺得,這項穿越百年的傳統文化,煥發了新的生命力。能被評為大路南拳市級非遺傳承人,他覺得,自己可做的,更多了。

  在與老一輩村民王卓同及其他村民的協商、籌劃下,2016年,大路南拳表演隊正式成立,王祖群任隊長。表演隊有22名隊員,年輕的四十多歲,年長的已過古稀,其中包括兩名女隊員。雖是民間競技體育武術類表演隊伍,但組織精細、分工明確,從指導員、音響師到後勤員、服裝師,大家各司其職,一次次在龍舟節、非遺紀念日、村晚等各類慶祝大會上精彩亮相,引得陣陣歡呼與稱道。

  從民國初期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從“始祖”王錫平、王連木到村第九代傳承人王祖群,大路南拳早已脫下攻擊與防身的盔甲,朝著健身強體、愉悅身心的方向發展,“有趣味、可觀賞”。

青田“大路南拳”:“拳說”中的非遺文化

  在抗敵中壯大,“顯至誠,表忠義”

  從青田鶴城溯甌江而上10公里是大垟村,從大垟村沿大垟坑步行2公里,便是大路村。如今的大路村,面臨溪坑,地勢平坦,一條鄉村公路穿村而過。

  而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寇曾多次進村燒殺搶掠,大路村民奮起反抗,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

  1942年7月,日軍板恆師團一部由麗水分兩路侵犯青田:一路沿公路直竄船寮;另一路翻山竄海溪至船寮,最終匯合駐紮在當地一個叫鯉魚山山背的地方,並頻繁地騷擾、洗劫六上鄉(今大路村)。

  劣跡斑斑的暴行,激起了忠義愛國、崇尚習武的大路村民。依靠日日修習的大路南拳,鄉民們群情激昂,收集每家每戶的棍棒、長矛、大刀、斧頭等武器,組建長矛隊、棍棒隊和刀斧隊,並在村莊周圍的山頭佈置偵察隊、報信隊和敢死隊,自發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大路力量”。

  那年8月2日,一隊日軍向大路村進犯。村民利用地形優勢埋伏,隱蔽待敵,掌握大路南拳者衝鋒在前,其他村民跟隨其後,將敵軍三面夾擊,迫使敵軍狼狽潰退。據王卓同回憶,此戰成功擊退了敵軍,並繳獲步槍、鋼盔等戰利品,同時村民也付出了3死7傷的代價。

  沒想到的是,落荒而逃的敵軍很快捲土而來。

  次日拂曉,增援而至的數百名日軍,扛著迫擊炮、重機槍、輕機槍,再次進犯大路。村民再以“拳”“棍”應戰,終因武器過劣,不得不向山地撤退。日軍伺機焚村報復,多名村民犧牲,上千間房屋被毀。

  然而,驍勇不屈的大路村民並未因此而畏懼。

  一日,偶遇數名日軍,未多加思索,青壯村民抓起棍子,追擊而上。無奈之下,日軍只好躲進漆黑陰冷的涵洞中,自以為能逃過一劫。誰知,大路村民繼續追入,將其全部擊斃在洞內。

  1997年,大路抗日紀念亭在村裡巍然而立。

  於大路人而言,紀念亭代表的是一段激昂不屈的歷史、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和一份忠義至誠的愛國情懷。

青田“大路南拳”:“拳說”中的非遺文化

  在傳承中創新,“健體魄,賦精神”

  在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個時期,每代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守護大路南拳:

  上世紀30年代,為了支持大路南拳的傳承和發展,王卓同的爺爺王則仁,動員全村村民售賣稻穀,將其所得用作習拳的獎金、後勤保障等。有了資金保障,家家戶戶習拳的熱情進一步高漲;

  1920年,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章乃器與第一任妻子王鏡娥(大路人)結婚。婚禮上,大路南拳作為表演節目,贏得章乃器認可,並表示“好好發展,錢不夠我來支持”;

  村民王仲青是一名泥水工,每日開工前、收工後,都會在自家門前練一遍大路南拳,數十年來,日日如此,風雨無阻;

  大路村有五百六十多名華僑,夏笑娥是其中之一。如今身在法國的她,曾多次在法國街頭表演大路南拳,為當地的狂歡節助興。她說,年輕時家務農活繁重,“只能等孩子入睡後”,忙裡偷閒請公公教授拳法。

  而真正讓大路南拳煥發勃勃生機的是,青田船寮鎮小學教育集團大路分校的師生。

  2014年,學校引進大路南拳,同年成立校南拳表演隊。每天,伴隨《中國功夫》振奮人心的音樂,全校學生“以拳代操”,練習大路南拳。“南拳是忠孝文化的重要載體,每天5分鐘,在強身健體中傳承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校長鄭碧泉說,讓大路的每個孩子成長為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少年,是責任也是義務。

  學校有一個特殊的社團,名為“紅領巾南拳社團”,這裡的12個孩子,全都是土生土長的大路人。“文化之花從哪兒開出來,應該由哪兒的子民世代守護,這是我們組建這個社團的初衷。”教師王華表示,從兩年前開始,每週五王祖群都會到學校裡,義務教孩子們練習原汁原味的大路南拳。

  為了規範傳承非遺文化,學校歷時兩年編寫了6套《大路南拳拳譜》作為校本教材。從此,在孩子們心中,不僅是拳法套路,還包括南拳歷史,“全都知根知底”。

  而大路南拳帶給孩子的是一些實實在在,“能看得到的進步”——

  練拳時每一聲發自丹田的口號,響亮、自信、向上。六年級的劉超來自湖南,剛入校時,內向不愛交流。自練習大路南拳開始,“精氣神都不一樣了”。如今,他不僅是運動健將,還是校表演隊的領隊,“主動帶領大家學習大路南拳”。

  當下的大路南拳,有服裝、有配樂、有教材、有源源不斷的傳承者……在發展中堅守,在傳承中創新,“拳”說中的非遺文化,熠熠發光,生機無限。

  文 陳煒芬 胡素源 王華 圖 孫曉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