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楷书怎么让字的笔画粗细分明?

可可93728


书法中的笔画粗细靠提按来控制。不仅是楷书,所有书体都如此。

我们常说,横轻直重。这是由于汉字的结构特征而形成的书写规则。在楷书中,横向的笔画在大多数汉字中比竖向的笔画多。它和建房的原理一样,柱梁都需要粗壮。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可以根据横向和竖向并列的数目来决定它们的粗细。比如:"書”,写横画的时候就要写的很轻,而竖画必须写重。又如"酬"字,竖向的笔画如果写重,字就会写得很宽,失去正常的比例。

总之,字无常法,因形制宜。


子衿书法


楷书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笔法在楷书书法中占有第一的位置,两千多年来,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着独到见解的用笔方法。这些书家越研究越觉得“笔法”实在是“奥妙无穷”,有时难以直接用非常明白通俗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述清楚。于是乎,便创造了一种“比喻法”———即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来类比如何用笔,以便使自己和后学者领会并掌握笔法的要领。我这里就引用几句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用笔如“鹰望鹏逝”

李斯不仅是小篆的“鼻祖”,也是用“比喻”阐述笔法的第一人。“鹰望鹏逝”这个比喻就是他说的。原话是:“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意思是:作书用笔要像苍鹰、鹏鸟捕食那样,先在空中飞翔、回旋、观望,看到“目标”之后疾速下飞贴近捕捉。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书者在笔头着纸之前,要先在空中摇曳取势,作落笔的“精神准备”,看准———弄清笔性、纸性、墨性、字体、字意;考虑好布局、风格之后,迅速下笔,方可捕捉到“目标”———预想的书写效果。清代书法家朱和羹说:“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鹰望鹏逝”法,也被称作“摇笔”。

二、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这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论书》中的原话。“锥画沙”、“印印泥”是两个展现笔意的著名术语,是从事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锥画沙”,意思是说长矛一类武器(或工具)的锥锋画入平沙地里,沙形两边凸起,中间凹成一线。在纸上用笔,要像“锥画沙”一样,笔锋行在线条的中间,不显起笔、止笔的痕迹。而墨迹则浮在线条两边,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劲险、立体,富有质感、力感、涩感的效果。“印印泥”,是说用笔要像印章印在粘性紫泥上一样,深入有力、清晰可见,以造成布置均正、形体端严、黑白分明、圆静有力、刚柔相济的效果。两个比喻,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了中锋用笔、注意藏锋之后所达到的“用笔之妙”。若能深解其意,“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中锋用笔“诀窍”,才算领悟到了。

三、用笔如“屋漏痕”

“屋漏痕”,是“颜体”书法的创造者、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向他求教的僧人怀素对话时说的。原话全文是:“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这里,有“醉素”之称的怀素,在谈到自己的用笔体会时,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应该说对用笔已经是很有研究很有体会了。然颜真卿却不以为然,一言以敝之曰“何如屋漏痕?”怀素听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肃然起敬,握手喜呼“得之矣!”可见“屋漏痕”的比喻更为形象、贴切、准确、经典。

“屋漏痕”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唐代以后,书家对此多有解释,多数人的观点认为是指中锋或藏锋用笔,“言不露圭角”。今人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解释得比较明白,说“屋漏痕”是:“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从沈尹默先生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个“痕”的“形象”是自然的、有涩势的、有质感的、总体垂直的。若用笔蘸墨书写,能达到这个效果,那就进入到了笔法的最高境界。“屋漏痕”,是对用笔要求和艺术效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形象化比喻,是有志于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








朴歸齋


1、横轻竖重在同一字内,一般横画较轻,尤其是长横和处于字的内部的横画以及横折中的横画都较轻;竖画要重,特别是中竖及横折中的竖画都要重,要写得圆润饱满。如下列各字,横画都比较轻。在“平、聿”二字中的中竖就格外厚重。

2、撇轻捺重在一个字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应该左撇轻、右捺重,当然这一般是指长撇与长捺而言。在“史”字中,撇轻捺重非常明显,“入”字的撇捺轻重对比就更加突出。

3、左轻右重在一个字中,如果两竖左右相对,不论是长竖还是短竖,也不论形如“口、门”还是单独的两竖,一般来说,左坚都应该轻,右竖都应该重。如下“自”字的上部左右两竖,轻重对比更为明显。

4、多轻少重两个字相比较,因其笔田多少不等,其各自笔画的轻重也不尽相同。笔画多的字笔画要轻,笔画少的字笔画要重。笔画多少越悬殊,轻重变化越强烈。如“小”二字笔画重,“事”字笔划较轻。但还须注意在同字中应轻中有重、重中有轻,决不可以笔画少的字每笔都写得重,笔画多的字每笔都写得轻。


拱出新世界


实际上,书法作品的书写无外乎是关于书写者和书写工具这两个方面。以往我们都是着重的看待书法家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书写工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尤其是从广义的书法定义上来看,书写工具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书写效果。

当书法家运用不同的执笔姿势、使用不同材质的书写工具、面临不同的书写心境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

执笔者上提笔毫,那么笔毫就会聚拢,笔尖朝下,写出来的线条就会偏于纤细;执笔者下按笔端,笔尖散开,那么笔毫就会铺放,写出来的线条就会偏于粗犷。

使用不同的材质的毛笔,也会产生不同的笔画效果。狼毫等比较坚硬、弹性较好的毛笔,写起书法来自然会更加瘦硬奇谲,笔画偏细;羊毫等材质比较柔软、弹性比较差的毛笔,写起书法来自然会更加柔软平和,笔画偏粗。


ICecream


要写好楷书,首当学会用笔,赵孟頫云用笔千古不易,当要熟练地掌掌握起笔、行笔、收笔,学好撇、捺、提、按、折的方法,另外结字应放在重要的位置,字的美观关键在结构、在笔划的安排,对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及部首要了然于心,要做到平正,险中求正,做到内紧外松、知白守黑。要做到这几点就必须学会笔划的安排,要学会穿插避让。楷书的笔划不像篆书笔划粗细均匀,而有粗细对比,分主次,无粗细变化、无主笔副笔之分字则不美观,则无韵味丶无灵动秀雅之气,这一点悬十分要紧的,当悉心研究,悟出其中立奥妙!


凰山书画苑李文聪


解缙云:“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

同一管笔的情况下影响轻重粗细的大概有以下:

1.提按。一般是提而细,按而粗。

2.锋面翻转。中侧锋之间的转换与互通。

3.撵管。这点一般与锋面翻转共存。

4.蘸墨多少。


鷹撃大司馬


多临前人碑帖,记住起笔、行笔、收笔规则,多临帖,多练习,熟练掌握各笔划要点,粗细自然就写成了。


changyaqing


楷书是基本功,要想写好楷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是一种艺术,讲究的是线条美,那么楷书怎样写好线条呢?横细竖粗。


张怀锋


1.提按。一般是提而细,按而粗。

2.锋面翻转。中侧锋之间的转换与互通。

4.蘸墨多少。


玄门信士


可以在纸下垫鼠标垫,可以更好的掌握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