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疫情防控期间普通群众都有哪些法律义务?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能否作为不可抗力主张免责?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问题1.普通群众对疫情防控有没有法律义务?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解答:普通群众对疫情防控当然有一定的法律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一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先后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作为全国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普通老百姓和一切单位均有法定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相关工作。比如,各地群众应当按照当地政府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实施的临时道路交通管制措施,严格遵守车辆限行规定。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问题2.当前,普通群众应当承担哪些疫情防控义务?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同时,该法第三十一条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因此,普通群众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配合相关部门采取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不参加聚集活动,遵守出行规定。如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问题3.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活动;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同时,该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那么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应当承担怎样的民事责任呢?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某地的陆某拒不佩戴口罩,强行进入某广场,在广场工作人员对陆某进行劝阻时,陆某大吵大闹,拒不听从管理,并辱骂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发生近距离冲突。我们可以对陆某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进行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因此,如陆某对工作人员实施吐唾液、撕扯防护装备等行为,则应当赔偿口罩、防护装备等损失以及必要的检查、诊断等费用。如果因陆某的行为造成他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伤害,则陆某还应当赔偿他人因此发生的救治医疗、隔离误工等损失。

如果陆某是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故意进行疾病传播并造成他人受到感染或者死亡的,则根据上述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受害人或者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通知》,明确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实施综合保障,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因此,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故意进行传播致人感染或者医治无效死亡的,受害人或者相关单位作为被侵权人医疗费支付者,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另外,被侵权人家属支付的丧葬费等合理费用也应当由侵权人支付。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问题4.因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及时开业复工导致生产任务不能完成,是否要承担合同违约责任?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此,不可抗力是独立于当事人意志和行为以外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火灾、旱灾、雪灾等)和社会现象(如战争、罢工等)。一般认为,突然传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现象之意义上的不可抗力。司法实践中,通常根据客观性、外在性、关联性等因素认定是否存在不可抗力。因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包括因感染或者疑似感染新冠肺炎而被隔离致使行动受限,或者因发生新冠肺炎而由政府采取封城、限行等紧急措施而行动受限)而无法履行义务或者造成他人损害,或者不能履行合同,依法可以主张具有不可抗力的事由。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因此,因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及时开业复工导致生产任务不能完成时,违约方可以主张因发生不可抗力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合同违约责任,但是应当及时通知合同相对方,尽可能减少相对方的损失。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问题5.如何判定以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为由主张具有不可抗力的事由是否成立?


【微普法】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民事法律责任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而主张具有不可抗力的事由的,并非当然地全部免除责任,而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作为一种不可抗力的事由,必须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后、合同履行之前。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之前即已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的,或者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但并未导致不能履行的,则不能认定其关于具有不可抗力事由的主张成立。如果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义务后才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的,则也不能认定其关于具有不可抗力事由的主张成立。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主张因发生新冠肺炎之情形而具有不可抗力事由的一方当事人,还应当履行通知义务以及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的义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