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医治未病”,那么中医可以治疗哪些“未病”?

鲍如雷


首先大家要认识什么叫未病,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人生病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未病,己经形成但没有发出来,中医通过面相、形态、脉相可以认知病的初衷,一般不认真检查就会忽略。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就会知道,开点中药,注意事项,患者回去如做即可康复。。。二类奏理之病,当患者感觉身体不适,因为没有时间治疗,拖了一段时间再去治疗,病如中期。吃药、打针,甚至开刀等,后调理一段时间也会康复。。。三类病入膏肓,己深入骨髓,比如晚期症状患者,无法治愈。。。小时我们读了一文:扁鹃问蔡恒公文里说了很清楚了……。当代医师治疗未病是最难治愈的,这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人体结构和生活饮食,亦工作与习惯等综合判别。中医的四诊八纲是基石……。而不是现在的医生二、三分钟一个病人就完事了。特别是当前保护好自己身体健康就是本钱。另再好发挥余力,多出成绩。。。[祈祷][祈祷][祈祷]


孙东曙


中医什么“未病”都能治,就是不能治“病”。

已经写过很多次关于中医“治未病”的文章来表达自己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

这里再重申一次。中医现在一再吹嘘的所谓治未病,在黄帝内经里,原意根本不是“疾病预防”,而是“抓住最佳时机,对病患进行救治”的意思。但凡认识字的人,读读《黄帝内经》,就可以理解这种意思。

现代医学自清代传入中国以来,以快速有效迅速打败中医,在短短一百多年里,迅速成为主流医学。面对疾病,错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在对抗疾病上,逐渐力不从心,从统治中国医学几千年的主流地位上被拉了下来,甚至被北洋政府、民国政府强行废止。

在对抗疾病上,中医完全处于下风,为了继续混饭吃,就有人从《黄帝内经》里找出来个“治未病”来为自己继续混饭吃提供理论依据。

在“治病”上,我打不过你,那我就在“治未病”上做文章。

稍懂医学史的人都会知道,“治未病”从来就不是中医史上最重要的内容。它只是近代被现代医学打的找不着北的情况下找出来的一套自救理论。

未病就是没病,没病你治个屁?

在古代,中医大夫给你做预防?吃饱了撑得?这么做有什么动力?有什么能力?有什么技术?

既不合利益,也不合情理。现代预防是国家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竞争力才大力提倡的。疾病预防在现代都不是医疗行业的职责,更不用说在古代啦,中医在古代,闲着没事干给健康人治未病?基本逻辑都不符合。

一句话,中医“治未病”是在治病上被现代医学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之后,从古书堆里找出来混饭吃的一种漂亮借口。是被挤出主流医学的最好证明!


三月森林


中医治未病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它的真正含义是指,嗯,怎么说呢?打个比喻吧!比如说心脏病,现代医学对于心脏病必须等到发病才确定是什么病。而中医就不一样,他们会在你十年前或者是五年前就发现你已经具有心脏病的症状了并且给你治好!

我这么说可能有很多人不相信,那么我就给大家说一说心脏病到底是怎么得的!现在医学认为心脏病是因为血管堵塞或者说心脑供血不足等等。虽然说的比较正确但是没有说到病根上,我们中医认为心脏病的根源是心阳不足身有寒气。

那我们为什么能在5年前甚至10年前发现心脏病的病人呢?原因很简单,心脏病人发病之前有很多症状,比如说一年四季经常风寒感冒的人,这样的人经常会心悸,走一段路或者说骑一段自行车就会气喘。

再比如脾胃有寒的人经常拉稀的人或者说消化不良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脾胃的运化是需要靠阳气来推动的,没有足够阳气的推动当然就会出现脾胃有寒或者拉稀等等。

再再比如说,两脚发凉的人,严重一点是手脚四肢发凉的人,这样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血液循环不畅,或者说是血管堵塞,心脑供血不足等等都可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在中医来说,阳不足则生寒,而寒又可以凝滞血管造成血管内的血液流动不畅,血液流动不畅是说明没有阳气的推动,这就会造成手脚四肢发凉,甚至严重的时候在身上都发现不了血脉。

以上我所说的这三点都是心脏病的前兆,当然了我们中医还有很多办法来发现将发未发的心脏病前兆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如果大家还不相信我说的话,那么你们就去找一些心脏病患者,对照一下我以上所说的三点看看他们以前有没有。


雨润万田


中医的“治未病”与“治已病”一样,都是用所谓的医案,去证明的,就是举某个正常人不听医生的话不按医嘱“治疗”,于是经过多久多久就按医生的预言病发身亡的例子。

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和跳大神跟你说你最近有难要找神棍解难,一模一样。

反正,中医是不讲治愈率有效率等统计数据,而是讲究针对一个人的“个性化”治疗,不可能用一种普适的手段,达到预防或者治疗某种疾病的。

所以,在此要再次提醒诸位中医粉:

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的原则,所谓的经方验方,都是没用的。

你们去找中医看病,一定要问清楚,给你开的药方是不是起过效的,如果是曾经有人被治好过的药方坚决不能要,那种以前从来没有治好过人的才是最佳选择。


madcat73227021


辩证的角度来说,中医本质就是调理体质,不是治病,举个很常见的例子,有人可能是头疼,结果到中医这里,却调理了肠胃,头疾就能恢复,阴阳调和,经络疏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是中医理论中很常见的一句话,所以中医的未病也不是特制哪类病,而是整个体质,五脏六腑,经络脉络,人的机理全部正常,不受在外影响的情况下自然百病不生。



秋香中医观


治未病其實就是不讓你自己得病

這個治 字,只是一種方式方法,是你的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比如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不酗酒,不抽煙,不熬夜,遵守術數,尊照陰陽五行平衡生活,按照有些人的理解[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就是採取措施防止自己得病,這個就是[治未病]的真實含義

那麼,怎麼樣才可以讓你自己不會得病呢?

現代醫學有一個AIDS後天獲得性免疫力缺失下降的概念[AIDS後天獲得性免疫力缺失下降,就是後天免疫力缺失下降才是人體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後天獲得性免疫力缺失就不是先天免疫力缺失,而是後天獲得性免疫力缺失,父母給你的遺傳的免疫力是正常的,是你後天將自己的免疫力破壞掉了[也就是說只要你不破壞掉自己的人體免疫力,那你就不會得病],只有破壞掉了自己的人體免疫力的人才會得病

不要那麼無知,【未病】就是沒有沒有得病,中醫怎麼治沒有得的病呢?

無知者無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8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9a0006504c134c6476\

太素老道


《内经》: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⑥,不亦晚乎?

几千年的《黄帝内经》已经解释得清清楚楚,中医是为什么治未病,以及如何治未病。生命是自己的,自己选择的道,承载不同的命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愿每个中医人都长命百岁!


道听途说一阵风


中医治未病有两层意思

一是增强人体体质提高抵抗力

从而达到不易生病的健康状态

二是由于身体亚健康

阴阳失调存在潜在发病的早期体质

故通过中医调理而重回健康体质

至于治己病

主流西医在外科手术和急救方面

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主要是高科技的仪器设备和常用的冷冻休眠法

就说最近四月前一朋友的母亲

想调好身体好过年

第一次自己走着进去

后就一直住院三个月

我得之劝其不要住院

好人进院每天输几瓶冷水到血管里

全身冰凉

虽然可压制病原的活跃度防止病情恶化

但万事都是双刃剑

同时也压制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

使本就是身体亚健康的人

健康状况更差

对于西医治病来说

他可再慢慢试药

慢慢来试错

但对于人体健康来说

这种冷冻休眠法是一种恶性循环

致使现在的人都是虚寒体质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的中医

又有几个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呢?

绝大部分都是中西结合

西医转中医、中医转西医

医易同源

就是说中医和易学的核心理论相同

就是阴阳学说

而近几十年来又有几个中医

先学易学的阴阳学说后

再来专业研习中医

没有、或者说是少之又少

一个不懂阴阳学说的中医

又怎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传统中医呢?

现在的中医由于不懂阴阳学说

不能真正搞通中医的生理、病理及其变化规律

都同西医研究病情的方法一样

盲人摸象

摸到什么就是什么

永远是先肯定再否定

周而复始

还美其名曰是科学

一个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成果

永远是错的成果

我也不好意思说他就是科学的成果

但说句良心话

我是很赞赏这种科研方法的

虽然他们格局小

视野狭窄

但他们勇往直前

把小的、局部的东西研究到极致

对社会和科学的进步是有贡献的

只是一些无知之徒把他否曲了而已

而现在的中医也是这样只论症

无全局观和系统论治

温病派把他的理论方法说成是中医的全部

脾胃派、滋阴派、伤寒派、火神派、温补派、活血化瘀派、攻下派等等都是一样

既然你们要人为分派

就知你们只是中医的一个分科

并不是中医的全部


余贯三大道至简学中医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不断蔓延。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其实未病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比如失眠、易感冒、易疲劳,工作效率低,都属于未病范畴!


周新中医反射疗法


中医治未病,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生命,让生命正常运行,防患未然。

人身自我管理如同管理工厂企业,甚至管理国家一个样,只有方方面面协调运转,工厂企业或国家,才能正常生产运行,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道理一样,具体做法不一。

中医理论阴阳,五行生克,营卫等等,就是关于生命运行规律的学说与方法论。

所以,要想管理好自己的生命,防患未然,最好先学一下中医的有关理论(理解便可),认识认识生命内在运行规律,也许就会避免了很多疾患。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內守,病安从在。

这是中医治未病的最高原则,一般人恐难企及。

不过,人人都得过病,病了就是这痛那疼不舒服,病好了便是不痛了,舒服了。

由此可知,只要我们找到一种让我们身体舒服的适合个人的运动,天天享受,什么样的疾病,不就只有远离我们了吗!

如站桩,怎样舒适怎样站,走路,广场舞等等,只要身心都体会到愉悦,不就是在治未病了吗?!

提醒下,这是在自身付出的状态下,大自然对个体生命的奖励。

若是依赖外界获得,一是有度,二要能辩别真假。

如食物,适度,也是身心愉悦,细咀慢咽,七分饱,养身第一品。

过分却也伤身。

更别说那些假的了。

上工治未病,若真正爱惜自己的生命,每个人均是自己的上工,

这样的话,除了不可预测的外来伤害,有什么疾患不可事先预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