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在今天還要讀《論語》呢?

小訫心a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孔子和論語?

孔子已經離開我們2500多年了。斯人已逝,但他的思想永存。作為每個人的老師,孔子的思想,已經融化在我們的血液中,存在於我們的心靈中,沉澱為中華民族的集體性格。他的思想影響著炎黃子孫,他的思想在無形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

歷史的車輪,浩浩蕩蕩行進了五千年。今天的時代,早已不是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戰亂頻繁、倍受異國欺凌的中國。如今,中華民族已經崛起,中華兒女已經擁有幸福收穫自信,並將戮力同心,向著更美好的未來奮進。

當你享受今天美好的生活時,請別忘了歷史。我們的民族有過輝煌,也有過磨難;我們的祖國曾無比強大,但也曾病弱不堪。中華民族能歷經磨難而在一次次的磨難中“鳳凰涅槃”,因為我們擁有一大批孔子這樣的“仁人志士”,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保護者、再造者。“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讓我們記住那些光輝的名字,繼承他們的理想,傳述他們的學說,雖然不一定成為偉大的人,但可以做一個有益於國家和社會的人。

當我們在家享受父慈母愛,在學校享受老師的關愛,享受同學的友誼,我們應該記住孔子,記住這個我們所有人的老師,併力盡所能向他學習。

那麼,今天,我們應該向孔子學習什麼?

學習他的憂國憂民心懷天下。漢朝哲學家王充,寫了一篇《問孔》的文章,對孔子的學說提出了一些疑問,這是一種可貴的懷疑精神,儘管王充對孔子的學說有所質疑,但他對孔子的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的精神,十分敬佩。他說孔子是“仁聖之人”,憂國憂民,不圖利害,即使是前途渺茫,他還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孔子為天下無道混亂而憂心忡忡,為黎民百姓生靈塗炭而內心焦慮,他要做拯救天下的人,推行自己的“仁愛”和道德治國的思想,渴望建立一個“讓世界充滿愛”的“大同世界”。他呼籲統治者要“愛民”,減輕百姓負擔;他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追求平均財富、人心安定與社會和諧。他心懷天下,充滿了憂患意識,這是一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他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清代偉大的思想家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是國家的主人,也是民族的未來。學習孔子,就要用我們的行動,愛國愛社會,用每一個人的力量,推動中華民族向更美好的未來前進。

學習他“仁者愛人”的與人為善。孔子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創立了儒家學說,並影響了以後的中國人。儒家學說思想的核心是“愛人”。愛人,就是要求我們心地善良、心存善念,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朋友甚至關愛陌生人。孔子是個富於同情心的人。看見別人失去了親人,他也跟著難過;看見身穿喪服的人和盲人,他都要站起來畢恭畢敬地表達同情。雖然自己貧窮,但看見有窮人辦不起喪事,他都要拿錢出來幫他們。孔子胸懷寬大,善於換位思考。他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求我們能夠視人猶己,由自己之心去理解、推知他人之心,去積極地利人、助人。他還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求我們能夠將心比心,對於不願別人損害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自己也不應當以這種思想和行為去損害別人。在孔子看來,我們行仁愛講道德,不只是為獨善其身,更重要的要“兼濟天下”。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要在成就自己中去成就別人,完善自己的人格。

學習他“學之不厭”、“發憤忘食”的勤奮好學。孔子是春秋時期最博學的人,基本上是無所不知的“百度”。但孔子不是天才,他的知識來自於勤奮好學。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認為,他不是生來就知道一切的人,只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奮追求的人。孔子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天才,如果有天才的話,他們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成為有文化的人、有知識的人。

學習他“樂以忘憂”的樂觀向上的精神。我國著名思想家胡適先生曾經精準地概括了孔子的一生。“知其不可而為之,亦不知老之將至。認得這個真孔丘,一部《論語》都可廢”。“知其不可而為之”說的是孔子對理想孜孜以求的決絕;“亦不知老之將至”說的是孔子的樂觀精神,不管是歲月走遠年華易逝,孔子依然像個年輕人,始終精神飽滿充滿鬥志。孔子的一生,處處充滿了挫折。年幼喪父,年少被陽貨欺負,成年後從政理想破滅,周遊列國倍受冷落。屢屢遇險,被別人說成是“喪家狗”,無論是處於何種艱難險阻之中,孔子都能鎮定自若而“絃歌不絕”,始終保持著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

學習他“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不恥下問”。博學多才的孔子,是“達巷黨人”的偶像。“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讚他。”孔子謙虛地對弟子們說, “我要專長於哪個方面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子貢曾經說孔子“聖人無常師”,也就是說,孔子沒有一個固定的老師,他是“三人行必有我師”。他從來不擺架子,任何人有他不知道的知識,他都要認真去求教,哪怕是孩子,哪怕是弟子。有一次,子夏向孔子請教《詩經》中的問題。孔子給他作了解釋。聰明的子夏舉一反三,認為那首詩歌的背後,蘊含著“仁心”應該先於“禮”的形式。孔子高興地說,子夏,你給了我很好的啟發呀,你可以和我一起談詩了。

孔子的謙虛,並不是虛偽的表演,而是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他告訴我們,知識的海洋無窮無盡,驕傲自滿恰恰是無知的表現,只會讓自己固步自封,無法進步。正如孔子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告訴我們,在求學的過程中,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求學態度。

學習他君子“有過即改”善於內省。在學生們的心中,孔子是“聖人”,是無所不能的老師。但孔子不這樣想,孔子認為,人人都會犯錯。最重要的是,有錯就要改正,這樣仍然不失為一個君子。孔子欣賞顏回的“不貳過”,不再犯第二次錯誤。孔子自己也是個勇於承認錯誤並馬上改正的人。陳司敗問孔子,魯昭公是否知禮的時候,孔子故意替魯昭公掩飾。陳司敗當場指出孔子不公正。孔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說自己很幸運,一旦有錯,就有人幫他指出來。在齊國期間,孔子發表了一些針對宰相晏子的言論,後來孔子認識到錯誤,親自上門賠禮道歉,承認錯誤。孔子還說過,“過而不改,是謂過”,意思是,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那才是真正的錯誤。相反,“過而改之,是不過也”,犯了錯誤及時改正的話,那就不會再犯錯誤了。孔子一方面歡迎別人批評自己,另一方面也經常反省自己。用曾子的話說,“一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見有良好的道德修養的人,就向他學習,看到有缺點的人,就要對照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毛病,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

學習他“富貴於我如浮雲”的財富觀。孔子很窮,他也想做個有錢人,孔子地位卑賤,他也想做官。《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追求名利地位,是人之本性。重要的是,我們用什麼方式得到它。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富和貴,是人們所希望得到的;若不是按正道所取得,這樣的富貴是不應該要的。貧和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但假如不是按正道來擺脫貧賤,那寧可不擺脫它”。正如孔子所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富,對於我來說,就像易散的浮雲一樣”。孔子告訴我們,要正確地面對財富,用正當的手段去獲取它。

學習他童心天真愛護小動物。孔子是老師,但他不是一個整天板起面孔的老夫子,而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他對人,充滿仁愛,對動物,同樣充滿愛心。所以說,孔子是動物保護主義者和環保主義者。《論語》上說,“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意思是說,孔子捕魚的時候,只用魚鉤釣魚,而不會用網來個“一網打盡”,更不會像我們小時候一樣,乾脆把水弄乾,來個“涸澤而漁”。用箭射鳥的時候,不會去射那些已經歸巢休息的鳥兒。用現在理論就是“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意識,再樸素一點的話,就是我們要學習孔子的這種珍惜環境熱心環保的精神。

學習他多才多藝全面強化綜合素質。孔子身體強健,在春秋時期,能活到七十多歲,已經是高齡了,這得益於孔子平時的體育鍛煉。孔子在學校教授“六藝”,既有文化知識,也有藝術類課程,更有射箭駕車等軍事技能。這說明,孔子是個熱愛文藝、熱愛體育的“陽光大男孩”。孔子射箭技術高超,他曾經帶著學生們射箭,當時好多老百姓都來觀看,“觀者如牆”,盛況空前。孔子曾經“不謙虛”地說自己會駕車,可見孔子的駕車技術一流。除了提高身體素質,孔子還全面加強藝術修養。孔子喜歡音樂,更是個造詣深厚的音樂大師,他彈琴技術是大師級別,作詞譜曲的水平更高,他編訂了《詩經》,為了更加易於傳播,他可能為詩經中的詩譜過曲子,他整理了《樂》,他是當之無愧的音樂家、音樂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就像浩瀚的大海,他給我們的,一輩子取之不盡。


好玩的國學


孔子說到底就是一個鄉村教師而已,說他是教育家,只是因為還教的學生多,而且他並沒有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你他同時在前後的諸子百家或多或少都可以解決問題,孔子的學問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他甚至鄙視解決實際問題的學問,不是有一個說法嗎?他那個有個問他稼穡之術的還還鄙視人家😒,由此都已經奠定了儒家學術的虛偽的本質,儒家學術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他對皇權的追捧和依附,你看看,儒學的儒這個字,他這個單立人換成豎心就是個懦弱的懦,但是他換成單立人就不懦弱了嗎?人有心,說明是一個懦弱的人,需要的一個學問,懦弱的君主,需要這樣的學問,為她愚弄民眾,懦弱的學者需要他為了能夠掩飾自己,說到底,這是一個懦弱者需要的學問,非強者需要的學問,歷代信儒者弱不信儒的強,儒家在歷史中的作用是一點一點的將中華民族的脊樑給它變軟,敲斷,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不就是逃跑主義嗎?儒學統治中國的最終後果,在100年前已經展現的淋漓盡致了,現在竟然有人還要追捧他,只能說是不識時務,包藏禍心,現在的人應該做的是將儒學之類的古老學說咱碾碎掉,從中提煉出能夠符合時代的營養成分,結合這個時代,創立一種新的學說,指導這個時代的進步,比如說毛澤東思想


qzuser1254009


讀過或者接觸過《論語》的人不在少數,但真讀懂的人恐怕不多。本人多年來讀過不少版本的《論語》,也讀過包括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等講解這本書的著作,但一直覺得未得要領。有時也會靜下心來進行思索,一方面覺得內容特別豐富,一方面也覺得把握不住頭緒,整本書好像沒有邏輯性和連貫性,不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排列,不知道有沒有中心思想。

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迷惑,主要是對這本書有一種誤解,以為它是一本理論書,一本哲學書。南懷瑾說,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有嚴密的邏輯,不能有任何其他的選擇的。這種觀點我覺得是很牽強的。這也是出於一種定位的錯誤和盲從的心理。

儒家學派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顯要的一派,同時也是當時最重要的民間政治團體,對當時各諸侯國的政治有重要的影響力。但孔子做學問的原則是述而不作,所以沒有像其他的學派那樣留下自己的學術著作。孔子逝世以後,儒家學派一分為八,團體也不復存在了。後人對孔子一生的言行舉止和風采都瞭解甚少,需要進行宣傳,而孔子的學生對老師又是滿懷敬仰和懷念之情,因此,編寫一本關於孔子生平的書籍也就提上議事日程。《論語》一書就是孔子的學生們集體創作的成果。

《論語》不是一本系統的孔子傳記,而是學生們記錄下來的孔子的言行實錄,他的人生的經歷,從政的風采,以及一些重要學生的一些重要的話。這本書看來不像是學生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的,而是這些有名的學生各自記錄各自的內容,然後經過適當的整理形成的。這些學生後來各自的學術立場有很大的差異,很難形成統一的標準和邏輯,最後的文本實際上是拼湊而成的,所以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印象。據說,《論語》一書在歷史上有多種不同的版本,這就更加證明了這本書形成過程的複雜性。

我們現在看到的文本是漢朝的時候確定下來的,所以帶有後人的理解的印記。自從這本書被定為儒家的經典之後,任何修改都不可能了,許多錯誤只能一錯到底了,甚至把錯誤的文字也作為正確的來進行亂解釋的也有。宋朝的朱熹倒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他認為有些地方是存在錯誤的,主要是錯簡造成的,亂解釋是不對的。

我們現在讀這本書就把它看成是孔子的生平實錄來看,其中有形象,也有思想。不要隨意猜測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是什麼,從而把自己束縛住了,反而會體會和領悟到孔子的智慧,他的偉大的人格和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


血色舞臺


《論語》一書是值得一讀的,其中有許多觀點直到今天仍有價值,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例如:學而時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訥於言而敏於行;聽其言而觀其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民無信不立;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君子成人之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等…………。這些都是《論語》中的金句,是孔子思想的精華,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中實用理性精神。在物慾橫流,拜金主義盛行的市埸經濟條件下,孔子的這些精闢的思想觀點,很是值得人們認真地學習和吸取,更應當成為引導我們言行的指標之月。當然,《論語》中也有糟粕,我們應當以揚棄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槽粕。我們切不可給孩子洗完澡,把髒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布衣閒人10


《論語》以記述孔子日常言談行事為主要內容,由孔子及再傳弟子篡集而成。《論語》的編排體例為言論行事片段的匯錄。

就文學性而言,其特點首先表現它的故事性和人物素描。

作為語錄體散文,《論語》以記言為主,記下當時的對話片段和過程以及具體情境,從而形成一些曲折有效、風趣幽默的故事,不但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在具體情境中展示了不同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徵。其文學性突出地表現在語言的特有風格和魅力上。

《論語》語言簡潔凝練,深入淺出,還具有格言化的特點。孔子才思敏捷,見解深刻,對人生有深刻體察,對弟子語重心長,又不喜多言辭碎語,故說出的話常常言簡意賅,極有分量,其中的格言警句,十分啟人心智,諸如: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三人行必有吾師焉。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凋也。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它們作為名言警句,已經成為人們口頭上常用的語言,至今仍具有生命力。


明月籠沙


因為可以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


在《論語》中只看到一些東一榔頭西一棒錘甚至自相矛盾、前後打臉的為人處世格言,類似微博上的心靈雞湯,並無什麼高深的思想,更別提科學技術,中國人研究了幾千年,居然到現在還要復活它!

請儒家弟子論述一下,以孔子的偉大,怎麼能到過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滅亡呢?反倒是他從沒去過的秦國統一了中華!你們不是半部《論語》治天下嗎?怎麼就把孔子的祖國魯國治沒了呢?


孔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是教社會管理者們,如何逃避責任!那國難當頭時誰來保家衛國?日本入侵時,你往哪裡逃呢?而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又是教人只要錦上添花,別雪中送炭。那國家有問題時誰匡復正道?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就是說:“愚昧卻喜歡自以為是,卑賤卻喜歡獨斷專行。生於現在的時代卻一心想回復到古代去。這樣做,災禍一定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

可是它天天叫囂“克已復禮”不就是想“回到古代去”嗎?孔子這不又一次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孔孟儒家學說加一起,不如陳勝吳廣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當代非著名非偉大非思想家張猛:讀過論語而不反孔儒者,非奸即盜;現代還讓別人學儒者,非蠢即壞;以國學名義復活儒學者,非偽即賤。


猛哥厲史


今天還要論語的原因:當代人還要讀論語,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論語可以帶給我們各種各樣豐富的收穫。

論語究竟是什麼?它所傳達的是什麼?

論語是2000多年前孔子何其學生言語的記錄。正如孔子所說,自己述而不作。言外之意是講,雖然他所說的話表面來看是孔子自己所說,但孔子他自己知道,這些話都是他在學習古代聖賢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也就是說孔子傳達的,是孔子以前聖賢的智慧。


既然孔子所傳達的是智慧,這些智慧能夠從2000多年前傳到如今,足以說明科學技術這些方法論的東西會過時,但智慧永遠不會過時。

論語傳達了哪些智慧?

一,執政者求學的智慧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一個人要想求學,首先需要明確學什麼。孔子用三個字來解決,志於道。求學一定要立志在求道,求什麼道?用巜大學》裡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而志於道,就是有志於追求內心那個光明的德性,在不斷提高自己執政能力,使老百姓能夠近者悅,遠者來,而且不斷去追求能力的提高,以達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據於德,是講在追求這樣大道的過程中,時時刻刻不能離開德性的培養。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就是這個意思。

依於仁,仁者愛人,是說在追求大道的過程中,要做到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是為了自己。為了誰?為了身邊的人,作為國君,就是為了百姓。

遊於藝,我們看第一個字,游泳的遊。所謂遊於藝,是講對於各種藝術技術要認真去學,但不要沉溺在其中,學了就學了,學過了就可以啦,你可以去鑽研,一定不要鑽進去出不來。這是對為政者提出的要求。當然如果一個人是要靠藝來謀生,那就另當別論了。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這裡的為政者不只是指當官的人。還包括哪些人?現在世界上公司,公司裡的領導也是為政者。甚至一個家庭裡當家人,也是為政者。想明白了這一點,會發現,僅僅這一條講為政之道的,就可以給世界上很多人提供指導。

二,教育的智慧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一句話足以成為教育的聖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最重要的是什麼,孝敬自己的父母。沒有這一點,其他的一切都是枉然,孝心一開,百善俱來。只有做好了孝敬,其餘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出則弟,就是要去和身邊的兄弟姐妹,處理好關係。到了外面,要做到言行謹慎,言而有信,同時要發出一顆博大的愛心,去照顧身邊的人。同時在選擇朋友之時,一定要做到去親近有仁德的人。那這一切都做得很好了,行有餘力,再去學習文化知識技術等東西。

當然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孔子所說並不是時間先後的順序,而是重要性的順序。大家明確了這一點,可以避免很多疑惑。

三,如何不斷成長的智慧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是在一個人快速成長的智慧。我們發現,生活中很多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進步很慢。究其原因只有一個,這個人沒有不斷反思的習慣。他看起來很努力,也在學習,但為什麼進步那麼慢?因為一個人的學習方法,思維習慣,處事習慣,一旦形成之後很容易束縛這個人的成長。


而人只有在不斷反思自己問題的基礎之下,才能夠在解決自己問題的情況下不斷成長。這是成長的關鍵。

舉一個依靠不斷反思自己而成長為名垂青史人物的例子。美國的富蘭克林。他不單是一個政治家,科學家,還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家。可以說他對美國的影響不亞於華盛頓,而就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出身其實非常的卑微。在他寫的自傳裡面,他用了很長的篇幅來講自己通過反思來提高自己的德性。因為通過研究他發現,成功的人有13種品質。這13種品質,他一項一項列舉出來,然後在一週時間裡,就每天反思自己在這一種品質上做得好不好。這一週反思自己這個品質,下一週反思自己另外一個品質,就這樣,如此循環,堅持做了兩年,他發現自己成長為一個全新的自己。

論語裡的智慧,無窮無盡,需要我們去誦讀,去切身體會,去實踐。上面只是我感受到的一點點,未必完全正確。有不當之處,請大家見諒。


或曰天下


論語告訴人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孔子的思想,最大的特點就是集中關注現實生活,讀【論語】應該讀什麼?一,紅塵即正道。“大子有心,予忖度之”,世界很美好,但生命卻短暫,原始宗教誕生了“永恆”即“超越世界”,孔子認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受超越世界之主宰。“紅塵分野,擔當精神”。紅塵指俗世生活。孔子認為,只有解決好,處理好紅塵中的問題,社會才能進步,人類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人類的理想社會,不在遙遠的天國,而在人世間。二,天地有大美。“天地至美,生生和諧”。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夢寐以求的“大同社會”,生生和諧社會,是一種永恆,高尚的追求。大同社會不是終極社會,而是活力四射的理想社會,生生和諧這樣的至美大道,於人則可達觀暢懷,去浮躁之氣,於國則可和諧共建,遠自戕之禍。“極高明而道中庸”。靜態的中庸是和諧美好不失靈性的狀態。動態的中庸是協調運轉不失生機的狀態。三,人間有正氣。“仁義道德,禮義廉恥”。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孔子闡發了人間正氣的:勇,忠,信,義,後世統稱為“仁義道德”,作為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一直以來是支撐華夏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柱。“人性化倡導真善美”。兩個要點:一是倡導真善美,二是要避免假太空。做到這兩點,就能實現“道德”與“人性”的統一。大義凜然弘揚正氣,旗幟鮮明尊重人性,二者結合,人性化弘揚真善美,合理引導和釋放慾望。


喬木土生


文菁目前在家專職讀書,先從《論語》讀誦起,背誦起,以前總是讀的支離破粹,星星點點,這一次是從頭到尾的讀誦和背誦,漸漸明白聶老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文菁求學多年的困惑在《論語》裡面都一一得到了解答,而且通過讀誦《論語》,文菁看到了一位慈祥的長者,善教的老師,人生的導師,《論語》的經句如同陽光雨露滋潤著默默無聞的小花小草。

《論語·雍也》: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這段話深深鼓舞著文菁,本來覺得自己十年的求學,浪費了太多的時間,讀到這一句瞬間覺得充滿了力量,“譬如為山,未成一簣,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住也。”文菁雖覆一簣,只要是進,吾也往也。

這些經句給了文菁前行的力量,也不再蹉跎時間,躊躇不展,走好腳下的每一步,就是最大的進步。

《論語》: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這一段經文文菁感受到孔老夫子的溫和慈祥和善導,對於弟子提出的事情,夫子採納其建議,最後的勸諫,也是委婉至之,師者之風,師者之道,沁潤心田,溫煦和風。

  《論語·先進》:“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簡短的一句話解答了文菁多年心中的困惑,何謂弟子相,何謂老實聽話真幹,這些言語如果沒有經典為基礎,很容易被解讀偏執,從而貽害後人,在這裡,孔老夫子表達的感慨說明了弟子未必完全要唯唯諾諾,唯命是從,是可以向老師提出疑問,疑惑,甚至是質疑,《論語》中子路對於孔老夫子去見南子的這件事情很有意見,經文中說: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面對弟子的責難,孔老夫子並沒有責備,而只是表明自己的清白,豁達的胸懷讓文菁備受感動,因為在這條路上,我總是那個疑問多多的學生,終於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和依止。

現在的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境遇,《論語》的經句就會浮現在心頭,將經句在心中一遍一遍的琢磨,參悟,當下就能釋懷。古來聖賢多寂寞,因為有了聖賢,有了聖賢留下的典籍,讓文菁在滾滾紅塵中有了一份精神的寄託和止歸,這就是讀書的魅力。感恩聶老的指引,文菁才能當下來體會讀書之樂,至樂莫若讀書。






漢字堂文菁


這個孔老二的東東能把人搞得五謎三道,比如論語言三人之行必有我師,問題就出在這個必有,與三個精神病人同行也必有我師?與三個傻子同行也必有我師?孔老二這個所謂大聖人與現代清華北大畢業的磚家叫獸一個味,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二得出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