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温州市公检司法部门全面开启疫情防控模式,

全市公检司法干部、党员挺身而出,

投入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距离病毒最近的温州民警:

我给疑似患者做核酸检测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收样、处理、检测、报告分析……这是抗击疫情过程中,发生在温州市泰顺县疾控中心PCR实验室的日常,当地每一例疑似患者的确诊,依据的都是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此时在生物安全柜前操作的,并不是一位专职的检测人员,而是一名警察。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成为距离病毒最近的一名民警。他是温州市泰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林章刚,今年35岁,也是一名法医。在警察队伍里,他算是一名新手,2017年才参加公安工作。此前,他一直在泰顺县疾控中心工作,有着10年的检测经验。


战“疫”13天后

瓯海这位民警“住”进了ICU

“一切都是那么突然,平日触手可及的健康突然消失地无影无踪……”近日,一条朋友圈配上几张在急诊室仓促拍摄的照片“惊醒”了朋友圈。发布者叫做季陶然,中共党员,瓯海区公安分局娄桥派出所治安组民警。连夜奋战在抗击“疫”线的他,因突发性支气管动脉畸形躺进了ICU。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为抗击疫情,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分局娄桥派出所全体民警自春节起便投入了紧张的防控工作安排之中,季陶然便是其中之一。大年初三开始,他便“驻”在了最前线。值班、卡点巡逻、辖区排摸、涉疫案事件的处置……是他的日常。这段时间里,他先后协助街道等职能部门转移疑似人员10余人次,其中强制转移3人,处置防疫控疫工作中的违法人员5人。意外降临在2月7日晚上,季陶然刚处置完一起关于涉疫人员的警情后,他突感不适。“陶然,我马上送你去医院看看!”旁边的同事在看到后立即说道。“不用不用,我支气管是有些小问题,我值完班再说吧。”他一边摆着手拒绝,一边收拾起了装备准备前往下一个警情。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忙碌的工作直到第二天的清晨才结束,而他并没有想要停歇。正当他准备下一轮工作时,所内的领导拦住了他,并强制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在拿到医院的报告单后,他还未来得及向医生问询情况便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你的支气管动脉已经分叉畸形,情况十分危险”在医生的不断强调下,他却第一时间给所内打了一通电话“教导员,我可能短时间回不来了,我有两个取保对象的侦察工作……“。“在防控疫情工作开展之后,我就没有回家了,因为一直在一线,我怕对家里人有影响。说实话,我真的很想家里的妻子和女儿。但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以这种方式见到面了。“躺在病床上的季陶然说,他会尽快养好身体,早日重返一线。


他们是夫妻,

而现在,

他们是“搭档”,更是“战友”!

何俏明是温州公安交警四大队一中队的一名民警,而他的妻子陈靓是温州市中医院六虹桥院区的一名肝病感染科的医生。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疫情发生后,陈靓被短暂抽调至发热门诊部门,每天接诊来医院的发热病人。被汗水浸湿的防护服、摘下护目镜后脸上深深的勒痕、忙的吃不了饭,为了避免上厕所不喝水……这些都是陈靓那时每日的工作写照,虽然现在回到了她原本的工作岗位上,但是对她而言如果需要她站在抗疫前线,她始终会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而作为一名交警的何俏明也全力投入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值守在岗位,配合卫生等部门对过往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查。疫情当前,他们俩都肩负着共同的使命,共同坚守在在各自的岗位为抗击疫情全力奋斗。


温州抗疫民警自创“广播体操”

网友:又好笑又心疼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温州瓯海区公安分局梧田派出所民警朱冠华,自战“疫”打响后,他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因长时间的忙碌奔波,致使腿部酸痛不已,在他正敲打腿部舒缓肌肉的时候,一旁的同事将他拍了下来,并发到朋友圈笑称“让大家跟着一起动一动!”。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我还能坚持,你们先休息下吧。”自接到战“疫”命令以来,朱冠华连轴转在防控前沿,工作最久的时候,“待机”超48小时,但他却总把“修整”的空档留给身边的人。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2月7日,已执行了一天值班任务的朱冠华,正准备去宿舍稍作休息,但听说临时有个紧急任务,要护送数十名涉疫人员转移到安全隔离点,他看了看身边的同事,二话不说向所领导申请“让我去吧”。为做好防护工作,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将自己密封的严严实实,喝口水就当是重新上了发条,不知疲倦地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这期间,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反复往来于群众家和隔离点之间。因隔离点存在的一些问题需马上解决,为保障群众和同事的绝对安全,防护服下早已大汗淋漓的他却坚持不停。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高频率地奔走导致朱冠华的腿部酸胀难耐,但他仅做了短短的“腿部放松”后,就立马和工作人员继续投入到转移中……7个小时后,朱冠华终于顺利地将所有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安全地转移到了集中隔离观察点。“累不累?”“能回家了吗?”看着妻子发来的信息、父母发来的问候,疲惫的他一次一次的安慰家人,“我不累,防护做的很好,就是所里忙不过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忙过这阵子我就回去了……”。而对于这句话,朱冠华也不知道自己已经重复了多少次,又食言了多少次……


辅警潘锦顺:

他刚刚在防疫隔离点执完勤 突发脑溢血

2月3日,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江滨派出所辅警潘锦顺像往常一样与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执勤,上午他与同事一起对辖区内的旅馆、小区、酒店进行排查,确保管控到位,下午在隔离点执勤。当天他在隔离点的执勤时间从中午12点一直到晚上10点,途中没有离开半步。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晚上10时10分许,潘锦顺结束执勤回所途中,快到江滨派出所时,突然摔倒在地。从视频监控中可以看到,潘锦顺好几次想挣扎地起来,最终还是没法站立起来。大约20分钟后,值班的同事史浩迪经过该路段时发现了倒在路旁的潘锦顺,随即紧急将其送往温州市中心医院抢救。经医院诊断,潘锦顺系突发脑溢血,当时一侧身体已经失去知觉。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疫情发生以来,潘锦顺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与民警一起,奔波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不曾落下一天。辖区内设置隔离点后,潘锦顺主动请缨到隔离点值守。他跟同事说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大了,经常把最辛苦的夜间值守时段留给自己。


苍南民警黄欲晓:

妻子守家,我守城

“那个你爱回的家,却是警察的奢求,那个你吃腻的饭,却是警察吃不到的佳肴,我的爸爸是一个警察......”这是一位小学生在想念他爸爸时写的日记,也是他的警察爸爸在防疫一线的工作写照。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黄欲晓是苍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灵溪中队的一位民警,春节前夕,和许多人一样,他看到武汉发生疫情的新闻时,还仅把它当作是新闻。后来,看到很多医务工作者去前线,去武汉,黄欲晓的心里热流涌动,“老婆,我也写个请战书,去武汉,怎么样?”妻子打趣说:“你去能干嘛?”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疫情形势日渐严峻,黄欲晓没有去成武汉,但他主动要求到防控一线值守。黄欲晓所处的卡点位于浙闽交界处,南来北往车辆、人员众多。他要按照“不漏一车、不少一人”的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筛查。一开始,不少同事觉得没底,还有些恐慌。黄欲晓心里的那股热流再次涌动,“没事,我们一起上,一定能胜利的。”他给战友们鼓劲。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值守期间,防护用品紧张,黄欲晓还自掏腰包购买口罩和护目镜,分给一起执勤的同事。黄欲晓说,这不算什么,最令他感动的是苍南的父老乡亲,每天都有素不相识的人送夜宵到卡点,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由于工作原因,黄欲晓平时就与家人聚少离多,本想今年春节能好好团聚,只是防疫监测不停歇,他的春节比往年更忙碌。“大年三十抽空回家吃饺子,那顿饺子现在嘴里还在回味。”黄欲晓说,“离开家后,已经整整十一天没和家人见面了,家里需要什么,自己就抽空去买,放门口就走,俨然一名‘快递小哥’。”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在外值守,家里全由妻子一人操持,黄欲晓深感愧疚又觉踏实。有时妻子还偷偷发来儿子的视频和日记,“我的爸爸是一个警察,是一个战士......” “爸爸我爱你,你要加油!”读着孩子温暖的话语,看着暖心视频,黄欲晓连日来的疲惫消失了。他说,“我很欣慰,能成为让儿子感到自豪的父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很多和我一样身处一线的父亲,舍小家为大家,这是我们肩上的职责和使命。”


检察人的战“疫”相册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检察官虽不能挺身一线,但仍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检察力量。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让我们守望平安,静待团圆。他们是人民检察官,在疫情发生时,依法履职,严惩犯罪。用检察使命,构筑一道“平安防火墙”,你的样子——是“赤诚、担当”!


温州市公安监所:

全流程防止疫情外部输入

“这是我在监所里封闭式工作的第6天,这样与世隔绝的状态还要再坚持9天。”2月6日,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负责新收押戒毒人员隔离观察和管理工作的民警叶楠说。公安监所的特殊性,要求高墙内成为绝对安全的“内部世界”。为把疫情阻击在监墙之外,温州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于2月1日起启动战时勤务模式。所长柯受勤介绍说,这种战时驻所封闭式勤务机制,即三分之一警力在监区执勤15天、三分之一警力驻所隔离15天、三分之一警力在家隔离备勤15天,依次轮换。“我们第一时间请专家就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情况对全体民警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根据病毒潜伏期等特点调整勤务管理模式,以确保将病毒阻断在监区之外,坚决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战时勤务模式启动当天上午,就有40多名民警请战。第一批执行封闭式管理任务的有18人,他们中有民警、辅警、医生护士和后勤职工。15天硬隔离全封闭式管理,确实是一种挑战。叶楠说,因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特殊性,他不仅是管教民警,也是一名“医生”。“因为戒毒人员自身健康水平低、基础疾病多,我要密切注意他们的饮食、作息和用药,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细致的工作,使得每个民警的在岗时间每天都超过12个小时。


“平均每天12个小时”

温州这个专职消防队队员带伤坚守“疫”线!

2月1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仙溪镇急需一名同志身着防护服接送雁荡高速返回镇里的湖北返乡人员。信息发布后,仙溪镇专职消防队队员方加敏立即主动报名。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在完成接送任务后,方加敏担心身边同事在轮流接送过程中增加传染风险,便主动向上级领导请缨,由他来完成将镇上居家隔离的30多人全部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场所,并又承担起为隔离区人员送饭任务以及隔离点值班工作。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温州抗疫纪实】你宅我拼!

“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经常熬夜至凌晨两三点钟。”方加敏说,这些“强度”在疫情面前,是小事一桩。记者了解到,值班期间,方佳敏的右手手臂刚动了一场手术,还不到一个月。“这点小毛病不影响我工作的,我当过兵,轻伤不下阵!”他笑着说。值得一提的是,在隔离区值班期间,方加敏连夜写了入党申请书。他写道:“疫情发生以来,镇里、村里的党员干部日夜加班,奋战在防疫一线,村口设卡、入户宣传,我都看在眼里,党组织和党员的感染力与凝聚力一直感动着我,虽然我还不是党员,但我将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请求组织考验我!”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在抗疫前线,

每个人都是平凡英雄,

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

诚实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就是我们面对疫情的底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