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违抗性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明显不服从、对抗、消极抵抗、易激惹或挑衅等令人厌烦的行为特征。一般对立违抗性障碍没有更严重的违法或冒犯他人权利的社会性紊乱或攻击行为。

对立违抗性障碍常在童年早期出现,青春期达到高峰。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对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对立违抗性障碍患病率的报道存在较大的差异。患病率一般在2%——16%。


对立违抗性障碍


病因

发育理论认为,对立违抗性障碍是个体渴望独立和认同危机期的一种表现。这一理论反映了个体适应的失败。在这个时期中,个体一方面希望自主、独立,另一方面又希望依赖,两者的矛盾冲突未能适当地解决而导致了消极的对抗和不顺从。

认同危机期:青春期是个体形成自我认同的时期,此时个体试图自主而又自我怀疑。

学习理论认为,对立违抗性障碍的症状是阴性强化的结果。家长和老师常对孩子的对抗行为进行提醒、责备、训诫、惩罚,试图改变孩子的对抗行为,使其顺从,而这些阴性强化反而增加了不顺从的频率和强度,造成恶性循环。


一些判断标准

1.消极抵抗的、敌对的和反抗的行为模式至少持续6个月,且以下情况至少存在4个:

  • 频繁的发脾气
  • 过分的与大人争吵
  • 常常质疑规则
  • 故意违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规定的规则
  • 故意去骚扰或刺激他人
  • 把自己的错怪在别人身上
  • 过分敏感,并很容易被激怒
  • 频繁的愤怒和不满
  • 当激怒时将说一些凶狠和憎恨的话语
  • 怀恨的心态病并常常寻求报复

2.导致明显的社会、学业或职业的功能损害。

3.其行为障碍并非由精神病性症状或情绪障碍引起。

4.不符合品行障碍的标准,如果病人年龄在18岁及其以上,也不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标准。

关于行为障碍见《 》

关于品行障碍见《 》

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见《 》


一些应对方式

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孩子常常让父母觉得很难对付。父母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 尝试建立积极正面的关系,当孩子表现出愿意变好的倾向时,予以表扬和正面的鼓励。

• 当您觉得会与孩子有冲突时,让自己缓和一下。这是一种好的榜样。并且逐步试着让孩子自己可以缓和,尽量避免双方在一起时产生的过分反应。

• 选择您与孩子有争执的要点,重点选择您想要孩子做的事情。而不是所有事情。

• 在帮助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孩子时父母应维持自己的兴趣。尽量从负性的情绪中走出来。

• 处理好自己承受的压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运动和放松方法。必要时使用临时的相关服务,或其他的让自己能得到休息喘气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