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人物】虽是绕指柔,逆上“雷神山”


【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有十多年呼吸内科工作经验的护士,我必须冲到武汉一线,听候调令,勇往直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字句铿锵,语气坚决,带着一股凛然大气的豪情于壮烈,却很难想到这话竟是出自一位清秀如水、纤细柔弱的护士之手,她没有犹豫,在请战书上写下这样的字句后,便扛起简单朴素的行装与那些同为战友的白衣勇士启航远征武汉雷神山医院,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施以最强有力的制裁。她就是来自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体检中心呼吸内科专业护士、共产党员于娜。


【

偌大的沈阳桃仙机场,于娜的身影总是很难引人注意,但是她的步履却同她的伙伴们一样掷地有声。从2月8日元宵节当晚接到上级通知次日飞往武汉支援雷神山医院那一刻,于娜便没给自己任何缓冲和捋顺思绪的时间,更从头至尾都没有过丝毫的犹豫和推拒,即刻收拾行李着手启程——此行是她当初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的初衷,更是在她看来履行使命最神圣的所在,她想去,也一定要去,面对疫情战争的无言打响,想到硝烟深处正有着无数竭力呼吸等待她去拯救的生命,她就更加无法让自己安下心神。然而她即将背对远行的那个小家,却无论如何时刻挂在她的肩头,和前线的使命一样沉重,无法不去惦念。


【

看到于娜的全家福,总是让人感叹这画面怎么能有如此美好到几乎能够溢出的甜蜜感——她是画面里清丽可人的妻子和母亲,身边是英气又富有安全感的丈夫,他们的中间正拥着笑容天真的可爱女儿。但是甜蜜美满的背后却有着冷暖自知的艰辛,于娜的爱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虽然已经实行了心脏支架手术但是却总是于娜心头放不下的挂念;女儿今年正值小升初的关键阶段,在孩子最需要呵护和关注的此刻她却也不能陪在身边让她也心生愧疚。即便有这些种种,于娜始终毅然决然,她明白,疫情的使命如待掘之山,太多战友的家庭与生活都有着天外有天的难处,倘若大敌当前仍然临阵退缩,那么国家和人民的安康,谁来护佑?又还剩谁还可无惧为战?


【

临行前,在于娜发给护士长的微信里她有些羞涩地写到:“别叫我天使,因为我没有翅膀,别称我是英雄,因为我也心存畏惧。”她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护士,疫情当前去扶危渡厄本就是职责所在,无可厚非更不需标榜,她这股纯粹总是这样直白不加粉饰,问及她怎么会如此坚决前往雷神山支援,她在微信里说:“我是党员,我有护理呼吸科病人经验,所以我有责任去,没有大道理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好像对她而言,说些感性的话总是比出征身临风险更加困难。面对2月9日上午来到桃仙机场为同行医疗队员壮行的医院领导的声声嘱托和句句叮咛,她依然还是那么淡然平静,言语朴实而笃定:一定不辱使命,保证完成任务,平安归来——不多一句不少一句,只有一腔决心,就足以让她深入硝烟,勇往直前。

“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这是于娜心中始终怀抱的坚定信念,此去雷神山支援,对她来说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胜利必将倾倒向始终坚持付诸血汗的医护力量。然而任何一场持久战的胜利都会如三尺之冰暖化成汪洋一般历经守望和曲折,更没有任何一种美好可以轻而易举的给人永恒的恩眷,而促成这一切的其实就是这一队像她这样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伴侣的火线战士,即将凭借自己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在一千八百余公里的荆楚之地厮杀病痛、遍施拯救。

也许等到于娜回来,她的生活依然会一切如常,同她一直以来的内心和言语一样平静似水,但是她的患者会记得、家人会记得、同事朋友会记得、国家与人民更会记得,她曾怎样在狂妄的病魔向这片大地挥舞爪牙的时刻,用她柔弱的肩膀和身躯如海岸之礁,挺立坚守,力挽狂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