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结合”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全民动员,共同抗疫


面对疫情,经历过安置房改造工程的邢家桥社区,涌动着强大的“战斗力”。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120多人,居民10533人,要确保每位居民的工作都做到位,对每个人都是不小的压力。但在身患癌症仍坚守一线的社区书记谢兰带领下,防疫期间,邢家桥的群众工作经验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联防联控、全面防疫打下了良好基础。

“土洋结合”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全民动员,共同抗疫

有底:社区有本关于居民的“台账”

邢家桥社区是两江新区直管区域内最早建成的安置房小区,约40%的居住人口为老年人。此外,这里还居住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困难群众。“我们社区还有个特殊情况,就是没有物业的单体楼多,一共有48栋单体楼,其中,最小的单体楼只有6户人家。“谢兰说,这就给社区的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但在此之前,邢家桥社区综合整治工程正式进入了外环境改造阶段,包括管网下地、绿化等内容。在做这项工作之前,谢兰带领着工作人员家家户户走访,对居民做需求调查,“所以我们掌握了社区的基础数据。”谢兰说,这个“底数”给社区的防疫工作帮了不少忙。

1月22日,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谢兰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实行“六包一”(驻居干部、社区民警、社区医生、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代表、网格员)管控措施,全面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带领社区工作人员14人,连续奋战14天,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通过入户排查、电话询问、线索提供等方式排查4307户次,11293人次,及时掌握辖区动态情况。

土洋结合:让防疫知识进到每个居民心中

“去年一整年都很忙,本来想好好休息一下。”谢兰短暂地感叹了一下,又投入到入户宣传中。她告诉记者,针对社区的现状,她想到了一个“土洋结合”的办法。

社区被划分为十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个微信群,在群里会及时发布疫情信息以及各类健康知识。“但线上活跃的大都是年轻人,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很多没有微信。”

“土洋结合”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全民动员,共同抗疫

那这一部分人怎么办?“土办法!挨个上门宣传。”谢兰说,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120多人,几乎每天上门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社区在楼栋、出入口等地安置了二十几个登记点,工作人员会对来往居民测体温,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

“妹儿,你还是要把口罩戴起哟!”一个年轻的女孩匆匆下楼准备去附近买东西,登记点的工作人员立即拦下了她,让她回去戴好口罩。

“除了提醒居民,我们还要随时观察外来人员。”谢兰说,如果看到有人大包小包提着行李过来,一定要仔细询问。针对社区被隔离的家庭,社区采取了“七包一”措施,即1名街道领导、1名街道干部、2名社区工作人员、1名网格员、1名社区民警加1名社区医生,一同对这4户人家跟进服务。除了送菜上门等生活保障之外,7位负责人还时常打电话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摆摆龙门阵,让他们放宽心。

工作方法随时变:“让居民不嫌弃我们”

时间一长,不少居民也开始了厌烦的情绪。谢兰说,有时工作人员去敲门,居民不愿意开门了,隔着门抱怨“晓得了、晓得了,不得出门、不得出门!”还有的居民觉得他们是“移动的病源体”。

为了让居民放心,谢兰想到一个方法,她要求工作人员将自己每天的工作历程拍下来。早上起来,给自己消毒、戴口罩,拍下来;去社区工作,入户摸排,拍下来;在登记点测体温,也要拍下来。

“把这些照片发在微信群里,让老百姓看到我们在做事。”谢兰说,这个方法很奏效,一张张照片发到群里后,支持的声音多了起来,还有不少人私下给她发微信,让她注意身体。

方法随时变,这个思路也用在了其他工作上。为了让防疫工作更细致,社区制定了调查问卷,上门发放。

“但现在居民的防护意识都很强,外面的单子都不愿意接。”社区居委会主任许光静也想到一个办法,制定线上调查问卷,发到群里,让大家填。居民家庭基本信息、春节假期情况、外出情况等内容一应俱全。

许光静说,2月6日晚,邢家桥社区基于此前摸排的情况制作了在线问卷。并通过网格员,在社区多个居民微信群发放。一夜过去,截至2月7日下午5点,已回收316份有效问卷。

共同战疫:居民主动配合社区工作

谢兰说,由于之前老旧小区改造中,社区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大家对社区的工作,从不信任到支持,给这次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社区的一位居民在聊天中,听说同一楼栋的业主要从湖北回来,立即打电话给社区反馈。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后,发现该业主是从湖南娄底回来,才解除了误会,“尽管是个乌龙,但群众真的发挥了不小的力量。”

不久前,一个物管反映,有业主30号要从湖北返程。接到消息的谢兰,立即进行劝阻,“最后他同意留在湖北,暂不回来。”

还有一户居民,发现对面窗户十几天没亮灯,有一天晚上突然开灯了,他立即向社区反映情况。经工作人员了解后,该户是从湖北回来的租户,并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该租户开始了居家隔离。

群众是社区工作的一大助力,党员们也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书记你好!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听从召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党员志愿者孟吉伦发来的微信。

“我是一名党员,在这个时候不能退缩,如果党组织需要,或有任何工作安排,我定当全力以赴!”这是栗道勇发来的微信。

“土洋结合”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全民动员,共同抗疫

这样的微信,在谢兰的手机里数不胜数,随着大家纷纷“请战”,迅速凝聚起了一支有力的队伍。

疫情宣传、情况摸排……志愿者们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紧紧盯住自己负责的片区,每天将发现的情况随时随地汇报上来。“他们几乎是在用脚步丈量着社区每一寸土地。”谢兰说。

邢家桥社区是基层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的成功典型,在身患癌症仍坚守一线的谢兰带领下,邢家桥安置房小区年前才完成了整治,居民全部迁入“新居”。如今在防疫期间,通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从而实现了其对社会面的管理成效。

(记者 江亚蔓 图片 邢家桥社区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