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作者 l 文七君


“你們糊塗!”

這兩天,一條僅僅5分鐘的硬核視頻刷屏了朋友圈。視頻裡的老闆對著鏡頭一面飆出來這句話,一面把一張紙撕得粉碎。

紙上有他員工按的手印,還有聯名請願:在疫情期間不領工資,無償為公司工作。

訴求被駁回,老闆不同意。

這是一個“員工說不要工資,老闆非要給工資”的真實故事。

主角是束從軒,全國中式快餐第一品牌老鄉雞的董事長。

他說:

1、受疫情影響,老鄉雞保守損失5個億。

2、老鄉雞一直在為武漢醫護人員免費供餐。

3、堅決不同意員工疫情期間不拿工資的請求。

4、哪怕賣房賣車,也一定會確保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剛發出一天,視頻就收穫了近7萬多個贊。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評論區一片好評:

“這才是有民族大愛,走得長遠的企業……”

“有這樣老闆的公司,不發財都難……”

“活該人家掙錢!”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從短短5分鐘的視頻來反觀當下這場疫情,其實它對所有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提出了兩場大考:

一場是生死考,另一場是擔當考。

01

老鄉雞束從軒

再苦不會苦員工

再難不會難社會

疫情之下,老鄉雞束從軒做了兩件事:

一是對員工:哪怕賣房賣車,也會千方百計地確保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視頻裡束從軒言語間輕鬆幽默,十足的精氣神,給大家帶去了很多正能量。

他明白,疫情之下,人人需要信心。

但其實他整夜都睡不著。

“企業損失和經營倒是其次。我們每天都在自查自檢,天天測體溫,最緊張的就是接到電話說哪個員工體溫異常,真的會整夜睡不著。”

在他眼裡,沒有什麼比員工的安全更重要。

“我最擔憂的是16328名員工的安全,還有2000多名員工在武漢。”

1月20日,老鄉雞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組,為員工及時調集防疫口罩和防護服。目前老鄉雞的員工,無一感染。

這讓束從軒倍感欣慰。但是光保障生命安全,他覺得做得還不夠。

在他一聲令下,所有員工工資,照常發放。

老鄉雞16000多名員工,一個月光工資支出就有8000多萬元。疫情之下,老鄉雞大部分門店都是關閉狀態,營收銳減,每月還要白白支出近一億人工費,難上加難。

員工們聯名上書,請求疫情期間不發工資,與公司一起共進退。但是,束從軒不同意。

他親手撕了聯名信,還向大家承諾:

哪怕賣房賣車,也會千方百計地確保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二是對社會:主動關店,虧損5億,仍堅持為醫務人員送免費餐

1月23日,武漢封城。老鄉雞當日就主動關閉了武漢100多家店,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疫情的傳播風險。

“經營不經營的,在國家面前都是小事。國家遇到這麼大災難,我們這個算什麼。”

“甭說怎麼牛,企業都是國家的細胞,國運就是企業的命運。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按照年前計劃,老鄉雞春節期間收入預計能有8億元。如今受疫情影響,至少損失5億。

“不過,比起國家的損失,這又算得上什麼呢?當前最重要的是不給抗擊疫情添麻煩,等疫情結束後,有的是生意做。”

1月27日,老鄉雞啟動抗疫支援公益:

關門做飯燉雞湯,專為武漢醫護人員免費配送一日三餐。

至今,老鄉雞已經為抗疫第一線提供了萬份免費餐。

束從軒更是撂下狠話:

即便老鄉雞明天就要倒閉,今天也要竭盡全力為醫護人員免費送餐。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束從軒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名企業家的責任擔當。

即便自己虧5個億,也要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生活收入,這是他對員工的擔當。

主動關店,最大限度地杜絕疫情傳播,免費給醫務人員送餐,保障前線人員的營養健康,這是他對社會的擔當。

正是有束從軒這樣一批企業家,當下再困難,我們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02

西貝賈國龍

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三個月

但我們必須擔起責任

視頻裡,束從軒提到一個人,西貝餐飲的賈國龍。

疫雲密佈下,西貝同樣也面臨著企業的生死存亡。

“目前最大的壓力還是養人啊,2萬多人,1萬多人在宿舍,1萬多人在家。一個月發工資就得1.56個億,兩個月就三個多億,三個月就四五個億。哪個企業儲備那麼多現金呢?”

按照往年經驗推算,今年如果沒有疫情,西貝大概應該有七八個億的春節營收。

如今,西貝在全國有4/5的門店受疫情影響關閉了業務。七八個億的生意,眼看變成零。

人工是餐飲業成本里的大頭。賈國龍坦言,即使貸款發工資,西貝也撐不過三個月。

看來只有解散員工,但是賈國龍下不去手。

“如果現在把員工解散了,那是對方方面面都不負責任,我們還是願意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必須把責任擔起來。

餐飲業三四千萬的就業,把這些人都推到社會,那是什麼光景?”

不愧是行業龍頭企業,大局為重。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在疫情之前,西貝在全國擁有300多家店,2萬多名員工,年營收60多億。

要想管理好這個餐飲巨龍,賈國龍有個八字奇招:對自己狠,對員工好。

對自己怎麼狠?

在西貝內部,他是“715白加黑夜總會”:每週工作7天,每天15個小時,白天加晚上,夜裡總開會,全年無休。

賈國龍不抽菸喝酒、不唱歌跳舞、不打麻將、不收藏古董.....幾乎沒有任何工作之外的愛好。

對員工有多好?

在西貝,分店只需要向總部上繳60%的利潤,餘下的40%,全部由團隊自行分配。

西貝一線員工的收入,比同行的收入要高50%甚至100%。

賈國龍獎勵優秀員工也絕不手軟。2018年就獎勵三個“西貝好漢”每人100萬津貼,從父母到孫輩,上下管四代,教育、醫療、旅遊、保險費用,統統報銷!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疫情之下,西貝雖然舉步維艱,但還是增加了不少人工支出,做出了老大哥的表率:

一邊把閒置員工安頓好,一邊靠外賣業務展開絕地自救。

1月28日,西貝外賣在各城市陸續開放。並跟生鮮電商抱團取暖,啟動了共享員工計劃。光是在上海,西貝就派1000多名員工支援盒馬工作,站上他們臨時的工作崗位。

另外,西貝率先在外賣訂單中加入安心卡,記錄菜品製作人、配餐員及外賣騎手的實時體溫,並隨餐配送給顧客,讓顧客吃得放心。

2月5日起,在送餐的同時,西貝還給各大醫院捐贈酸奶,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營養支持。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大疫面前,這就是一個企業家的勇敢擔當。

做安全放心的食品,這是對顧客的擔當;不遣散員工,工資照發,這是對員工的擔當;把企業辦好,把員工養好,這是對國家和社會的擔當。

賈國龍說:個人也好,企業也好,國家也好,都各自負起責任來。別逃,別躲,別推。

人心齊,泰山移,多大的困難都能過得去。

03

商之大者,為國為民

有太多奮不顧身的人

有太多不計得失的企業

我為什麼要講這兩個餐飲行業的故事呢?

因為疫情之下,餐飲行業是最受重創的行業之一。關店歇業,營收幾乎為零,房租和人工的固定成本如常,疫情對餐飲業的打擊是致命的。

根據恆大研究院的一份報告,僅在春節期間,餐飲業可能就已經損失高達5000億元。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恢復正常生產,大多數餐飲企業都撐不過兩個月。

儘管自顧不暇,危難重重,企業家們還是勇敢地站出來,不僅為員工撐起一片天,還為社會輸送了無數溫暖。

根據餐飲投融界統計,瑞幸咖啡、周黑鴨、煌上煌各捐贈了1000萬元;巴奴捐了700萬款物,海底撈捐了500萬元款物;張亮麻辣燙減免了五千萬元的加盟費;西少爺送出去了5000公斤豬肉……

這份餐飲業社會捐贈名單,可能再寫10000字,都列不完。

他們的擔當,太值得人敬佩,當得起我們的仰望。

何謂企業家的擔當?

常規時期,把企業辦好,依法繳稅納稅,就是對國家的擔當;提供就業,發放薪水,就是對社會的擔當。

特殊時期,未到生死存亡的關口,不裁員不減薪,就是對每個員工背後每個家庭的擔當;猶有餘力之時,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回饋社會,這就是對時代的擔當。

企業家要有擔當,不僅僅是做自己企業的事情,還必須要有家國情懷。不僅為自己著想,更為員工著想,為社會著想,為未來著想。給他人帶來溫暖,給社會帶來價值,給未來帶來機會。

疫情之下,有擔當者即是堯舜。大局當前,負責任者便具乾坤。

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背後:疫情是對企業的兩場大考

令人感動的是,在這次大疫面前,各行各業都在守望相助。

浙江的一位混凝土企業家買下口罩工廠連夜生產,卻只成本價賣給民眾,絲毫不求盈利;

北汽福田等商用車企,都在無償捐贈救護車和防護服;

河南洛陽的鋼製傢俱企業,把來自火神山的訂單直接變成捐贈名單,分文不取。

截至1月31日,已有1000多家企業捐款捐物,累計總價值已接近150億元。

這個數字背後,有太多奮不顧身的人,有太多不計得失的企業。

在這個非常時刻,他們把市場規則和商業利益排到了後面,把道義和擔當放在了首位。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詹姆斯·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提到:

企業要有超越賺錢之上的使命感,才能做到基業長青。

有不平凡的擔當,方能做成非凡事。衷心地希望這些優秀企業家們,都能安然渡過難關,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說:半年後,如果我們真的不行了,大不了從頭來過。

但是,為眾人抱薪者,怎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視頻剛發出來,就發生了一連串令他想不到的事情:

有銀行打來電話,主動提供貸款;

有不知名的熱心網友,寄來50套防護服,支援老鄉雞給醫院送餐;

還有企業戰略的專家,願意提供免費幫助,不要工資;

政府也已經開始出臺政策扶持和減免措施,希望能幫企業共渡難關。

為他人擎旗者,必將引領更多後來人。

大難當前,企業家、員工、社會,只要所有人一起努力,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儘早共克時艱。

一週之前的2月4日,是農曆的立春。

這是最後的嚴寒料峭。挺過去,就是春暖花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Reference:

1.《拒絕馬雲,永不上市!營收數十億西貝老闆:我只有一套自住房》,來自@正和島,作者賈國龍

2.《西貝賈國龍:現金流只夠發3個月工資,該怎麼扛?》,來自@投中網,作者田牧等

3.《“一碗雞湯”的抗疫史》,來自@正和島,作者潘磊

4.《老鄉雞虧5億養活員工!疫情結束,讓我們排爆這些店!!!》,來自@上海去哪吃,作者魔菌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