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农民即使没有读多少书,也能讲出大道理?

农村一山货


财富是从实践中来的,理论根据是实践得出的结论,我文化不高,是非曲直的道理一般人也是谝不了我的。


刘相州


先说个故事:

明天启年间,有个皇室宗亲骄横跋扈,手底下的家奴也是狗仗人势,时常当街纵狗撕咬路人。有个秀才被恶犬追咬,幸得一个屠户搭救。但这屠户却因为砍死了这大户人家的狗,吃上了官司。

审理这件案子的官员,名叫曹学佺,他判了屠户无罪,谁料那秀才为了拿到皇室宗亲给他的一笔横财,却翻了口供。曹学佺大怒,上了大刑杖击秀才,秀才这才吐露了实情,曹学佺愤而写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佳句。

好了,回到这个主题,难道读书少了,就不懂得大道理了?难道读书多了,就懂很多大道理了?

那种经济大案,那种卖国大贼,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做的么?清华弑母案、北大投毒案,哪一个的知识水平低了?哪一个接受的教育少了?这些人读再多书还不都是下三滥一个?

别说是农民了,就算是街头的流浪汉,桥洞底的老乞丐,风月场所中的失足女,能懂大道理的人都非常多。

大道理,说白了,就是为人处世之道。这个跟所读过书的多少,还真扯不上多少关系。为什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读书,是学习一套理论,看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而只有生活的实践,才能真正磨炼一个人的品性。

农村的老一辈,恰好生活在那个最困难的时期,能够接受高等文化教育的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教导子女,不妨碍他们把自己的子女都教育成材,因为大道理在于传承,在于生活,而不在纸上。


拐蚂拐


中国人说实话,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毛主席和他领导的共产党一心为人民服务,人们心里有杆秤!是说实话!


秋韵依依


天赋。


一切随缘7418


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老一辈人一代传一代,留下来的经验和教训都是精华。年轻人听一下,也都沒有坏处。我妈妈就一天学也沒上过,但我们都很佩服她,她任劳任怨地干活,让子女好好读书做人。记得我妈说的话虽然很简单,但都是做人的经验。我妈说做人要做到三稳,走到到处好安身。都是哪三稳,第一人要嘴稳,不要搬弄是非,说三道四,东家长西家短,引火上身。第二手要稳,走哪别人的东西在好,那怕是金银财宝都不要动心。第三就是要身稳,守身如玉。我们都听妈妈的话,过的都很顺心,都很尊敬父母。从来没有让父母为我们操心生气过。


用户7080426348361王


这批老百姓,绝大多数是70代以前的。他们经历的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的变化,直至今天国家国情,民风民情。他们传承了他们前辈的传承。这批人喜欢看抗战剧,解放战争影响,喜欢看中央四台,国际新闻频道,海峡两岸等中央台。我每到一个山村,一户农家,淡起国际国家问题的,就是这批人。也是这批忧国忧民的中老年人在关心着天下事。这是事实。也许,这就是农民即是没有文化,也知天下事的缘由了。


人在征途


讲大道理跟读没读书没有必然的关系。

读书多,是了解的理论知识,别人的人生阅历,从而明白一些道理。

有些人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经历多,他们会从生活中、戏曲里,以及与别人的谈话中学习,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思索出一系列的道理。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镇的电费高得吓人,每度电一块多,对于只有几十块钱的月收入的人家,每月的电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许多农村人根本舍不得用电,一幢房子只开一盏15炽光的电灯。

当时我那镇上有三个老人针对乱平摊电费的情况,收集了几百家用户签名的抗议书,直接到省信访局去上访。

这三位老人都没读过多少书,只是认识几个字,普通话都说不好。

他们义无反顾地为大家请命,据说,在省信访办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把头头们说的一楞一楞的,最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电费从原来的1块5一度,降到了8毛。

当时看到省政府下达的文件,心里激动不已,真为这几个人感到骄傲,也为他们的能力折服。

有些人即使读了很多书,也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更别说讲道理。因为,他们只会吸收,不会总结,不能概括,更不会引用。

所以,没读多少书的人照样会讲大道理。


忘不了的乐安河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农村都有个习惯,就是吃完饭后都爱凑到一起拉家常,谈古论今。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时候农村根本没啥娱乐活动,所以,人们唯一消遣的就是聚在一起说天南聊海北的。

那时我还小,大人们都讲些三国什么的也听不懂,年纪大的爱讲些聊斋志异鬼故事什么的,听他们讲的很神秘,每一个故事都以为是真的,真佩服他们懂得那么多,长大了才知道那些故事都是人编出来的,可无形之中也差不多记住了一些故事,然后再讲给后人们听,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上了些年纪的人差不多都懂得些历史故事什么的。

如今网络这么发达,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网络,新闻媒体,也没人去听你讲这讲那的了,因为谁都会上网,需要什么上网一查就知道了,以后这些不上学却能知道很多事情的人恐怕不会有了。


秦宝海9


最早的人类生活经验,智慧,情感在原始社会,在民间是通过口口传授,歌谣,世代相传的,记得小时候,农村里说书的,唱戏的,都会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知识,所以,有许多农村人即使没读过书,不会写字,也能讲出精彩的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我婆婆就是其中一位,能大段背诵戏文,还会剪纸。象许多民歌,如新疆的木卡姆,西藏的哥萨尔王,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亦是通过民歌等形式传扬分史故事的。没什么正规学历,但很有文化教养的人很多。😄


兰花花4722


在说的好没有读书的人累死也没有读书人讲的道理多,因为读书人坐家不动能知道天地理,坐家不动看看书就知道中国的发展历史,我佩服读书人他们知道的道理太多了,没读多少书的人只知道自己的亲身经历,啥样的社会和人是好的,啥样的社会人事是不好的,只能平自己的经历说出点直接了当的小道理,我只知道我只读了五年书又赶上文化大革命比文盲少好些,我们这代人的文化毁在了那个时代,家没劳动力上河工为由就把我的学业终结了,我恨那个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