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能够稳定盈利的交易者,后期还会看交易方面的书籍吗?

交易者张三千


俗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在现实的交易市场当中,即使是能够稳定盈利的交易者在后期依然会看很多书籍。

我认为股票市场其实就是一个生命体,之所以说它是生命体,就是因为参与股票市场的这些交易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生命体是由不同的细胞所组成的,我们这些投资者就是这个交易市场的细胞。

所以股票市场一直在成长,一直在改变,值得我们永远去追寻,去探索。

由于交易市场的不断变化,我们投资者的交易体系也要随着市场不断变动,那么在这过程当中交易的主体,我们自己就需要不断地充电。

而充电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随着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及手机移动端的不断升级,我们看书不仅仅只局限于书籍,电子书也是一种书。

另外除了书籍之外,还有相关的视频也给了我们方便,视频能够更直观的展示创作者想表达的事物。

股票交易方面的书籍,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但是真正涉及到股票心理的书籍却非常少,目前稳定盈利的交易者更多的是修心,所以他们大多数会看一些交易心理方面的书籍。

如果实在没有交易心理方面的书籍,大家可以看一看,回忆录式的书籍,如股票大作手利费摩尔的回忆录和日本股神是川银藏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从中体会到一些股票市场当中不能了解的知识。

另外我们虽然参与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当中买卖股票,但是我们也不能只看交易方面的书籍。

很多市场当中的机会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我们不能脱离生活,所以我们也可以看看生活方面的书籍,已经我们自己爱好方面的书籍。


盘手梁勇


说说我自己和周边人的情况。

今年已经是我参与交易的第七个年头,几年来看过很多书,也写过很多课件,为几所培训学校写的外汇及大宗商品课件,到现在已经修改超过十次以上,最新版的课件和第一次写出来的内容,已截然不同。而之所以不断修改的原因,就是因为本人在期货,外汇及股票间,不断参考各类书籍,包括量化交易的很多论文,和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交易当中遇到的问题,及心理学上会出现的各类状况,做出的自我修改。

而这样的自我修改和调整,也在我周边许多专业交易员身上体现出来。

诚然,很多交易员在形成交易体系之后,就很少会对自己的体系再进行修改,但是OTC金融交易本身非常复杂,加上在金融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都在不断迭代,个人认为,不断学习,是每一个交易员都应该去做的事情。

请记住,淘汰你的,未必是你的对手,很多时候 打败你的是你自己。

祝好运!


裸奔熊猫


我在想成功之后如果再去看书那书上的东西是以前,市场在变化,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看书也没多少用,我想那时候可能认真的习学市场比较实用,我做恒指过程中去年5月份开始24000多点底部贸易谈判到30336点之后然后贸易战重燃,恒指的手法已经变了,我很明显感觉到的,然后大阪峰会之后也已经出现小的变化,我觉得看书没用,用心感觉用正确的逻辑判断才能长久,戒贪戒燥才能更好看清


Lou321122


已经能实现稳定赢利的人基本上是爱学习的人。以本人为例,我炒股约二十年,经过不断学习,前十多年基本小赚,从2014年开始,每年保持约翻一倍的收益稳定赢利,我会在利用一切时间阅读各类书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人生本来就是悟道修行之途,领悟人生大道,用之于投资也是行之有效的。

比如:钓鱼,你要耐心守得住,也许坐那儿一天也没有一条鱼上钩,但爱好钓鱼的人绝对不会因为一条鱼没有就下次不去钩鱼了。做股票也是这个道理,你得耐心等待上涨,熬得住小幅震荡调整。

再比如:生活中的一些领悟,也是可以用于股票的,平凡的日子就象股票不会每天涨,激情的日子就好比涨停板来了,平凡的每天可能是常态,领悟到这个,你就会理解股票也是这样的。花无百日红,人无千般好,股票也是不会一直涨下去或跌下去的。让你快乐的时候也意味着痛苦马上快来了,因为世界上总是阴阳转换,股市也是这样的。

只有多学习,不要停滞,才能知道市场热点话题,市场炒作逻辑,不能与时俱进是不行的!


股市常赢家


已经能够稳定盈利的交易者,后期还会看交易方面的书籍吗?

在年初之际,我也是对主题所提出的问题做出了一个实际的调研,询问了三个交易的大佬,再次并不提及名字,以免不便还请谅解。

三位的交易水平不可谓不高,目前已经实现可以自由交易,并且资金自由,三位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当我问他们是否还会看一些有关书籍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其中的一位书法很好,意境很深,所以着重他的回答吧。

前辈告诉我,交易者需要时刻的与时俱进,因为市场不会等你,就像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生前创造了巨大的资金,曾今可以不夸张的说,以一己之力做空市场,但是他的人生经历了三次破产,前面都无所畏惧的站了起来,但是为什么最后一次却草草的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人生呢,我的回答不知道,前辈解释说,因为他的交易方法跟不上市场了,会被市场所遗弃,当利弗莫尔赚到了很多钱以后,选的并不是继续跟进市场,而是安逸,所以那次市场大波动时,他虽然抓住了时机,赚到了天大的财富,但是随后市场的大洗牌也让大量的交易者破产,利弗莫尔也不例外。

所以前辈告诉我,作为交易者,无论成功与否,都要时刻的鞭策自己,时刻让自己跟随上市场的步伐,让自己享受在交易中,而且不是交易提供的享受。

如果你赞同我的分享请关注,评论,点赞,支持,谢谢大家!!!

其实想要做好期货也没有这么的难,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交易者。


期货盈利之光


稳定盈利的交易者,都是孤独与高傲的!

稳定盈利的交易者少之又少,占比低于5%,甚至低于1%。能达到“稳定盈利”,而非“偶尔盈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或未必就超越马云、马化腾或巴菲特、索罗斯的资产,但其资产在匀速膨胀中。

达到稳定盈利的交易者,不会看他人所写的书籍。

一、写书之人的“交易认识”不及稳赢者。

写书之人真的是大多数不如现实中的稳赢者,但是有金融证券知识,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写出来都是头头是道的。但在实战稳定盈利者眼中,或许很片面、幼稚的。

二、写书之人中仅少数为优秀的稳赢者。

稳赢者也多数会写书,然而都是在自己已经远离交易后才开始写书,有滞后性,其“核心交易奥秘”也并不会在书中详解,只会有只言片语,读书人极易解读错误。如索罗斯、巴菲特、利弗莫尔等等都写了书,可惜大众都没看懂,真的没看懂。

三、他人书籍会干扰稳赢者的现行交易模式。

对于交易,各人的认识都不尽相同,能达到稳定盈利,就是“交易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他人的书籍有他人的认识角度,对于稳赢者来说,会造成干扰,影响现行的稳定盈利交易系统。

四、书,是写给大众看的。

你能看书,我能看书,大家都能看到书。书就是写给我们大众看的,并引起大众的共鸣与认可。大众认可的交易思想,就不是正确的。假定为正确,大家都是赢家,赢谁的?赢少部分人的,能赢多少?一分二分?。明白了道理吗?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绝对是输家,一定赢不了的道理;也很好的证明了为什么证券市场总是“反人性”的道理;也为什么说越有影响力的专家越预测不对的道理!稳赢者,不肖看这类错误的书。

从上面逐条可以看出,稳赢者的交易思维与大众大为不同,在稳赢者看来,大众思维都是极其错误的,稳定盈利的交易者的“三观”与大众“三观”是差异巨大的。

稳定盈利的交易者的孤独,是因为与大众“三观”不合,话不投机半句多!

稳定盈利的交易者的高傲,是因为对大众“错误思维”的鄙视,唯有鄙视才能坚持自己的正确!

稳定盈利的交易者的孤独与高傲,是大众的错!

先知先觉实力派,阴阳化易掌乾坤。欢迎查看 头条号,查看更多股市实操心得!


股市财狼


玩期货与玩股票都非常难,外汇更难。

稳定盈利是关键,那么何为稳定盈利?

没有10年以上的磨练很难成功,短线股票交易有师傅带,一轮牛熊周期有希望成材,中线组合持有多只股票,须15年以上、三轮牛熊周期的磨练才行,主要是训练大盘分析技术,仓位控制与大盘密切相关,逃股灾是必须的,大盘分析不行,迟早会亏死,期货类似。

首先技术必须过关,通常人把"心态"想的太简单了,好的心态是建立在“强大的技术"之上,没有强大的技术,谈心态那只是空谈。

做左侧交易必死,指标的"延迟性"有利于右侧交易,延迟性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是怎样解读技术面。

所有的一切来源于你的认知,只有你的认知达到了一定境界,财富才会追随你的认知。

A股是融资市场,非红利市场,骗子上市公司很多,爆雷频频,在这种虚假市场,基本面分析是很麻烦的,绝大多数人亏损也是必然。

即使是私募基金行业,90%的公司最终生存不下去,也是仅有少数公司能生存。期货方面,专业人士认为: 做程序化成功的概率:10个里面,五年下来,赚钱的人1-2个;但是,传统的人工交易,1000个人,5年来算,赚钱的大概3个;程序化交易成功的概率是传统方式成功的概率10-100倍。 而我认为: 做程序化成功的概率:30个里面,五年下来,赚钱的人只有1个;程序化交易成功的概率是传统方式成功的概率10-100倍。无论股票还是期货,所谓的"7:2:1"是指一年期结算,而非五年、10年期结算。

普通人最好不做这类交易,若非要做,可做股票试试,或以最小手数交易期货,没有稳定盈利前决不放大资金做。

炒股能赚钱,但难度很高,

普通人可以炒股,但应注意下面几点:

1、价值投资

2、中长线投资

3、距上次牛市顶四年左右开始逐步投入资金,此时全市场波动率已经很小了

4、只做牛市这个大波段,

5、在疑似的顶部区域逐步减仓,减仓的部分不再增仓回去。

6、选6∽10只股票等权重组合持有,防黑天鹅。

价值投资的长线交易股票,您的交易样本数很少,要证明您已掌握这种技术,很难证明,这不是用简单的盈利多少能证明的,证明须符合统计学要求。而做中线大波段,样本数就够。

可以学习一些量化技术,以加强分析能力,不少人认为"目前全球顶尖的投资人士,好象没有一个单凭技术分析而在投资市场获得巨大的成功一一一 真实情况是: 西蒙斯的量化交易就是单凭技术分析成为大师的,美国的量化交易已达市场交易量的50%,量化交易的本质就是技术分析的交易,就是指标分析的交易,很多量化交易是全自动的机器交易,人工不干涉,可避免人性弱点。指标交易不盈利的人,只能说明其技术分析还没有过关。

期货交易做日线波段比较好,策略最好写成代码先经过历史数据检验,策略跨品种、跨周期、交易信号样本数超过500,即通用性比较好,分钟级别的策略手续费占比 较大,盈利难度较高。

投好的私募基金也是一种模式,可按下面方式做:

查资金曲线,资金曲线的时间太短,从专业的角度看,还无法判断对方水平,专业的角度评分如下:A=(年均收益 - 8)/最大回撤, 当分子为负数时,分母取1来计算,比如年均收益20%,最大回撤10%,则策略评分 A=(20-8)/10=1.2分,至少三年以上的连续资金曲线,最好经历了一轮完整牛熊周期。

评分案例:

资金曲线评分:(私募排排网数据)

明汯各个产品评分:

产品号 年均收益 评分

1、59%(260/4.4-8)/30=1.7

2、31(122/4-8)/4.7=4.89

3、27(94/3.5-8)/16=1.19

4、22.5(90/4-8)/20=0.73

5、18(54/3-8)/24=0.42

6、15(53/3.5-8)/21=0.34

8、21%(42/2-8)/5.4=2.4

10、18%(33/1.8-8)/23=0.45

显然评分为正的策略都不错,当然超过0.8更好,评分公式强调最大回撤,是因为亏损50%,须盈利100%才能板回,所以风控比盈利更重要,巴菲特也是这样的原则。


电闪雷鸣雨


看书,有时间就看,没有时间就不看,有想看的好书就看,没有想看的书就不看,看不看书,跟期货交易一样,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

我现在已经不怎么看了,只是偶尔会想起来,某本书中的某个片段去翻开看看。

期货交易,看书并是提升技能的主要方式,期货交易技术的提升,需要大量的经历,大量思考。这个道理,就跟你让一个新手看海龟交易法则一样。他不可能看了海龟交易法则就直接懂了如何投机,他必须要经历一番不确定的折磨才有机会。

多经历,多独立思考,然后有时间去就看看书,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做的,这样你的进步速度会很高效。

有句话说的好,所谓的成长,就是不停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傻B的过程。实际上,在我的交易经历中,没当我觉得自己已经大成的时候,过段时间总是会发现自己当初太过于狂妄了。对于人生,对于交易,其实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

经历,思考,学习,这是根本就不应该停顿的。

当然,交易圈对“稳定盈利的交易者”定位的B格很高,比如,你都已经稳定盈利了,你还看啥书,你都已经稳<strong>定盈利,你天天还聊啥天,你都已经稳定盈利,还学什么习?你还不天天会所嫩模,全球旅游去?

基于此,你是不应该看的。


天启量投


别人还看不看我不知道。我只能以我个人举例,反正我是看的。只是看的较少了,面且内容也不仅限于交易了。

当交易达到一定层次后,你就会发现市面上好书太少。所以很多书你看了几页,你就知道这个书的内容好不好。因此绝大多数的投资交易类的书是不值得你看的。每年能找出二本让你眼前一亮的书,就又很幸运了。市场上的书大多很垃圾,讲的东西都是错误的。

不仅交易方面的书看的少了。而且涉及面变得非常广泛了。我近10年更多的看的是哲学、物理、数学方面的书,从中汲取知识来加深自己对交易的理解。

实际上交易或者投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律。它与其它行业的规律是普适的。从其它行业的书籍中就能领悟出交易的一些道理。众多行业的原理是共通的。

不少人把交易想象得很另类,比如反人性等。其实其它行业做到极致也是反人性的。做交易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律。

比如体育行业就和交易有很多共通之处。我从小喜欢摔跤,并且从没有输过。因此我20年前经常从摔跤原理中去思考交易的规律。这使得我当时进步很快,摆脱了很多市面上错误理念的束缚和侵害。

市场上好书不多,交易到了一定程度后独立的思考比看书更重要。


孟可的思想空间


读书能获得什么?

一是专业知识的积累;

二是思想境界的提升。

前者有度,而后者无涯。

在构建了完整的交易系统之后,交易的稳定性依赖于交易者的执行力,执行力不是数理公式,不是告诉你就可以做到,只能依靠交易者自身对信念的信仰和执行。

很多交易者特别反感交易之道之类的说法,他们觉得交易就是交易技术,之所以赚不到钱那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交易技术的圣杯。

关于预测与追随,其实没有必要去做过多的争论和说服,意识到了自然也就感悟到了,意识没到,说的再多作用也不大。

交易之路不会一劳永逸,在不断提高交易执行力贯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当你把注意力总是放在希望可以找到只赚不亏的交易秘术的时候,也许意味着永远都不会有结果。

不论是看交易方面的书籍,还是其他方面的书籍,首先你要明白自己你希望学到点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