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島戰役,美軍兵力上有巨大優勢,為何不選擇圍困避免傷亡

1945年2月,美軍在硫磺島同日軍進行了三十六天的鏖戰。美軍在這場戰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本的守島部隊僅有2萬4千多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以死傷2萬8千多人的代價,最終慘勝,奪下硫磺島。

硫磺島戰役,美軍兵力上有巨大優勢,為何不選擇圍困避免傷亡

(硫磺島戰役)

對於美軍來說,兩萬多死傷,實在是一個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數字。那麼,明明美軍當時擁有巨大的人數優勢,為何不對硫磺島實行圍而不攻,讓島上的日軍彈盡糧絕呢?這樣一來,不是可以減輕傷亡嗎?

說起來,一開始美軍並沒有預料到此役會有如此嚴重的死傷。

在1944年的塞班島戰役中,美軍出動6.7萬人,與4.3萬日軍展開了正面對決。戰役結束後,美軍以死傷1.6萬人的代價,基本全殲了日本士兵。

在美軍看來,塞班島戰役已經是日軍能夠做到的極限。

而在硫磺島,美軍顯然不想再給日本人任何機會。

在戰役開打前,美國特地集結了11萬部隊,想要以人數和火力的優勢,複製塞班島的成功。而駐守硫磺島的日軍人數,則遠遠少於塞班島。

既然美軍人數那麼多,為什麼卻會在硫磺島戰役中,遭到更慘重的傷亡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此役日軍的指揮官慄林忠道。慄林忠道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深造,他深知美軍現代化武器的威力。因此,等他來到硫磺島後,第一個命令就是放棄同美軍的搶灘登陸戰。

硫磺島戰役,美軍兵力上有巨大優勢,為何不選擇圍困避免傷亡

(影視中的慄林忠道)

為了能夠揚長避短,慄林忠道把日軍的主力部隊,安排在元山和折缽山的附近。在他看來,日軍只有依據有利地形展開一層層的阻擊,逐漸削減美軍的銳氣,才會有一絲勝利的可能。

另外,為了避開美軍的空中轟炸,慄林忠道還命令士兵在硫磺島上挖掘了無數條縱橫交錯的坑道。這樣,不僅士兵們可以藏身其中,其他一些重武器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保護。

在戰役開始前,慄林忠道召集了各級軍官,向他們下達了“擊殺十個敵人,才能夠擁有‘萬歲衝鋒’的權利”。

這一條看起來頗為奇怪的規定,卻在後來的戰爭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戰爭開打後,美軍依照老規矩,開始利用海空的強大優勢,一頓狂轟濫炸。不過由於硫磺島山勢崎嶇,日軍又躲在坑道中,轟炸的殺傷力根本就發揮不出來。

隨後,美軍命令部隊一步步向前推進。但由於美軍對地形並不熟悉,結果遭到了坑道中日軍的瘋狂阻擊。日軍在這場戰役中如同鬼魂一般,殺完人便遁去。而美軍則彷彿陷入噩夢,他們的每一步前進,都有可能萬劫不復。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美軍才會在戰役中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那麼,如果美軍提前得知日軍部署,又會不會選擇圍而不攻的策略呢?

實際上,就算硫磺島真的是恐怖的地獄,美軍也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強行奪島。

硫磺島戰役,美軍兵力上有巨大優勢,為何不選擇圍困避免傷亡

(奪取硫磺島)

第一個原因,硫磺島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在奪取塞班島後,美國開始時不時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但硫磺島剛好位於日本本土和塞班島的中間,美軍的每一次行動,基本上都會被日軍提前探知。

通常情況下,硫磺島的日軍會主動派出飛機,對美軍的轟炸機進行攔截。與此同時,他們還會第一時間向日本本土發出預警。這樣就導致了美軍的轟炸計劃多次流產。

並且,更讓美軍難受的是,硫磺島的日軍,總是會不要命地派出飛機,對塞班島的美軍空軍基地進行轟炸。因此對於美軍來說,硫磺島早一日拿下,太平洋戰爭就能早一步進入下一階段。他們根本不可能幹等。

第二個原因,涉及到整個二戰的進程問題。

到了1945年,整個二戰已經接近尾聲。在歐洲戰場上,德國正遭受盟軍的兩面進攻,但進度較快的一邊,卻是東線戰場上勢不可擋的蘇聯。在整個二戰中,美國的投入不可謂不大。如果美國想在戰爭結束後,得到更多的利益,他們就必須儘早在西線戰場取得突破。

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表現出的頑強,美軍始終沒有辦法騰出手來,專心地去搶奪歐洲的勝利果實。因此,對美國來說,硫磺島早一天被攻破,太平洋戰爭就可能早一步結束。那麼,在歐洲西線戰場的美軍,就更有可能搶得更多的利益。

不過,美軍也許不會想到,哪怕在德國投降之後,日本仍然會負隅頑抗三個月之久,所以美軍才有如此重大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