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1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崔宇)党中央发出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号召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方面积极预防、一方面利用抗击疫情反映出来的正能量探索如何发挥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作用。近期,该学院党总支在全体教工党支部中开展了一次特殊的网络专题组织生活会,围绕“全国同心共克难关,抗击疫情全民战役”主题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用实际行动将党旗插在抗疫第一线。

  组织生活会上,每一名党员积极参加,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每位教师都深刻谈到了自己的感受、认识和体会,思考总结了如何将战“疫”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结合到教学中,并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和爱国之行,引导同学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总支书记赵延安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以实际行动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向青年学生传递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抵抗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战役中所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是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责任、使命与担当。

  院长邓谨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党员,既是理论工作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服从安排、遵守纪律、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对于抗击疫情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安全;对于网络流传的谣言及错误观点,不法分子的误导舆论进行剖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铸魂育人。

  “纲要”党支部教师方建斌深刻体会到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把疫情防控中反映出来的制度优势渗透到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他认为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应对疫情的伟大斗争,涌现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无疑是一堂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表示要将这些素材引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积极培植立德树人的“精神疫苗”。

  “思修”党支部教师康燕、丁艳红、胡庆有等收集了诸多教学案例包括了忘我工作、燃尽生命、照亮党徽、倒在抗疫一线的南阳市招商和会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楠;为方便穿防护服,90后女护士单霞将齐腰长发剃成光头;有参与抗“疫”援助工作、不求回报的大庆103名志愿者为医务人员保障交通;有84岁高龄仍奋战防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身患渐冻症却没有休息过一天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他们谈到正是因为这种全民同心的精神鼓舞,才能形成举国上下共克难关的磅礴力量。

  “概论”党支部教师张曼、龙晓和李若凡等认为抗击疫情的安排部署如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个地区紧急驰援湖北和武汉地区等都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要在课程中重点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中华民族面临的灾难和挑战。

  在收集的诸多教学案例中,还有部分教师整理了一些故意隐瞒病例致他人感染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立案侦查以及网络谣言引起思想和认知偏差和恐慌的反面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原理”党支部教师殷旭辉谈到要对可能出现的此类问题进行预判、研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引导,坚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