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五项措施”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

宕昌县将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高站位谋划、高层次管控、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和转化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

领导带队,整顿摸排覆盖全。由37个县级联乡领导带队,按照“过筛子”要求,通过走访党员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对全县336个行政村进行全面走访调研,详细掌握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等10个方面的情况,按照“好、中、差”三类进行分类定级,对照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个方面5种情形确定整顿对象,并由县委组织部在充分征求纪委监委、政法委、统战部、信访局、公安局、民政局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精准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0个。

综合研判,整顿方案制定准。对于摸排确定的软弱涣散村,由乡镇包村党委委员、党建指导员、第一书记、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共同把脉会诊、开方施药,按照“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对策”的要求,精准制定整顿方案。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对整顿方案进行初步审核的基础上,召开全县整顿方案联审会议,逐村听取审议整顿方案,现场反馈存在问题并督促修改到位,确保整顿方案务实管用。

多方联动,整顿责任靠的实。

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为每个软弱涣散村配备1名县级领导干部联村,1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直机关单位结对帮村。在此基础上,将组工干部全部分派到软弱涣散村进行日常督导,形成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抓、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全力抓、第一书记协助抓、共建单位帮扶抓、组工干部督导抓的五级联动工作体系,将整顿责任捆绑,做到不转化不脱钩、不提升不退兵。县级领导干部累计到村指导整顿工作94人次,县直帮扶单位到村开展共建活动30余次,为非贫困村新选派第一书记9人。同时,建立了县纪委监委、信访、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以及挂警示黄牌、双周汇报等制度,全力推进整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聚焦重点,整顿措施落实快。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分类施策。一是开展资格联审。县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县现任村“两委”成员逐人过“筛子”,共排摸出问题委员125人。二是选优配强班子。对确定的软弱涣散村,结合推进“一肩挑”工作,对不胜任、不尽职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时进行调整撤换。全县30个软弱涣散村共调整村干部19人,有7个村落实了“一肩挑”。三是抓好教育管理。把教育培养作为整顿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因受刑事处罚清理的村干部和新选任村干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举办培训班、集中研讨、观摩学习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并严格落实村干部管理办法,促进履职尽责。四是全力化解矛盾。结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由包村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带队,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台账,靠实责任,明确时限,销号管理。累计化解矛盾10余件。五是兴办实事好事。全面梳理软弱涣散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积极协调帮扶单位、争取帮扶项目、多方筹措资金等方式,兴办实事好事30余件。

健全机制,巩固提升跟得紧。坚持边整顿边巩固边提高,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基层党建强弱项补短板提质量攻坚行动,对照党支部标准化要求,一次性补齐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建设、组织生活、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方面差距短板,着力提升整顿工作质量和成效。把整顿过程与建立机制相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落实村级事务定期公开公示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规范村级议事决策流程,全面提升村级班子运行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