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因為疫情的原因

當然大部分的工作是為了抗擊疫情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在抗疫的同時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年三十以來我縣的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情況,繼續為大家普及防詐知識。

1.錢越借越窮,貸款詐騙依舊猖狂

由於疫情的關係,銀行金融業也暫緩一些信貸業務,影響了人們的資金活動。因此,不少人就選擇通過網絡貸款的方式,來緩解眼前的資金所需。但是真正懂得貸款的人必竟寥寥無幾,有的人遇到了高利息,還有的人就遇到了詐騙。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真實案例

2月7日,武康街道楊某某接到95263779打來的貸款推銷電話,稱不需要擔保,就可以發放低息信用貸款。(不要相信推銷貸款的電話和短信;不要輕信,免擔保、無抵押、低利息、放貸快的廣告串詞)急需資金應急的楊某某添了對方的微信號,這個所謂的客服給他發了一條下載貸款平臺APP的鏈接,並指導他註冊申請了貸款。(下載應用軟件,要從手機應用市場裡下載,不要安裝有安全提醒的軟件)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然而,這只是騙子的套路,楊某某申請貸款怎麼也過不了審核,反而被客服以交會員費和保證金的形式騙取了17888元。(下款前要求交費的貸款都是詐騙)直到騙子再次以交解凍費為由讓其繼續轉賬2萬元時,楊某某這才幡然醒悟。

2.刷單賺零錢,騙你沒商量

為了抗擊肺炎疫情,減少人員的流動,大家都宅在家中自覺隔離。這時,有些人就想著要在網上找份兼職賺點零花錢,這種既有錢賺又能消遣無聊的生活,豈不美哉!然而,卻有人既鬧心又破財。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真實案例

1月28日,武康街道季某某在玩手機時加了一個“互聯網創業精英”群,群中有人在發“京東商城照片兼職人員”的廣告。季某某想著目前在家也無所事事,就抱著試試也無妨的心理,加了此人為好友。對方自稱是東京兼職,負責給京東商城刷訂單銷量的,刷單的本金需要刷單者先行墊付,完成之後方可返還本金和佣金。(先行墊付,後還本佣金,當看到這句話時就應該嚴加註意了)之後,對方讓她下載並註冊指定軟件——“聊天寶”,便開始了刷單。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刷單的過程其實就是向對方轉賬的過程,對方先是發來商品鏈接,事主點擊鏈接並不拍下商品,而是掃碼付款。儘管季某對這一過程有過質疑,但都被對方以會被官方檢測到為由搪塞過去,就這樣季某某共向對方轉賬了16000餘元。

3.錢沒賺到反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全國人民的過年計劃。一隻原本並不起眼的口罩,轉眼成了生活的必需品、稀缺品,有些人就瞄準了這一點,並且動起了歪心思。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真實案例

1月29日,新市鎮鍾某某看到口罩在市場上非常緊俏,打算做口罩生意賺點小錢。鍾某本人也是做微商的,相對客貨資源比較豐富,很快他就在微商群中找到了貨源以及一個欲買口罩捐疫區的買家。貨源以1.6萬元的價格談妥了,也跟買家談好了2萬元的賣出價。很快買家的2萬元到賬了,其中的1.6萬元就打給了賣家。貨就直接讓賣家發往買家,輕輕鬆鬆賺了4000元。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之後,鍾某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為賣家的貨非旦沒發並且已經聯繫不上了,而買家這邊一直催著向他要貨。意識受騙的鐘某趕緊向警方報了案,又不得不向買家退了口罩款。目前,此案正在偵查之中。

三個案件除了最後賣口罩的,都是我們公安機關重點宣傳的詐騙手段,已是老生長談。他們為什麼會被騙?原因只有兩點:一是防範意識薄弱,不重視詐騙宣傳。二是不知道2250000防詐熱線,他們事先都沒有撥打過熱線。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當遇到可疑電話、虛假信息、疑似詐騙等

難以甄別的問題時怎麼辦?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轉賬匯款前

請您來把電話打

2250000

德清市民想倒賣口罩賺錢,不料竟被騙,疫情在前這些錢賺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