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的麻食是为什么那么好吃?

威廉163732064


你好!麻食是西北地区常吃的一种食物,特别到了冬天,来一碗热热的烩麻食,吃着筋道爽口的麻食,再喝口浓浓的汤汁,非常舒服。

今天,我分享一个懒人版的麻食家常做法。


1.和面。盆中放入两勺面粉,加入一小勺盐,把凉水一点一点加入,边加边搅拌,待盆中成呈面絮状,停止加水,用手把面絮揉成面团。

(面粉中加盐可以增加面的筋度,做好的麻食会劲道爽滑)

2.把和好的面团盖好或者用湿布包好,静置醒面40分钟,期间揉面两次。

(刚刚和好的面团,表面会有点粗糙不光滑,这个没有关系,醒一会再揉就会很光滑了)





3.醒好的面团揉成圆形,用擀面杖擀开。不要擀的太薄,稍厚点比较好吃。然后,用刀沿擀面杖划开。

4.用刀把面切成小方块。


5.把切好的面块抓散,撒一些面粉,用两只手捧起来,多次揉搓,变成下图的样子。

6.准备两个西红柿,洗干净切小丁,锅里放油烧热后,倒入西红柿翻炒,加入生抽,盐,五香粉翻炒出汁。


7.加入少许番茄酱,稍微炒一下加入水。水烧开后,把准备好的麻食倒入水中,再加入少许青菜,加盖煮开。





8.打开锅盖,用小火继续煮直到麻食煮熟。

9调味。加入盐、酱油、醋、鸡精,搅拌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花粉多多


麻食,也叫作"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 宁夏叫它"麻食子",四川习惯称之为"次面子"或"鱼儿钻沙",中原人叫它"手撇面"、"捻面卷",南方人叫"猫耳朵"、"空心面"。

麻食,是西北地区(尤其在西安)的一道传统小吃,一道居家面食,主要做法是炒麻食和烩麻食。

大冷的天,不知道吃点啥好~总想着要是有啥有汤有菜热乎乎的一大碗全解决了的吃食。烩麻食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给你,源源不断的温暖。

做法步骤

1、和面,用凉水和面,面要和的稍微软一些,并醒二十分钟。

2、将面团分成小块,揉成圆柱形长条状,然后切成均匀的小面丁。

3、案板上撒面粉,用大拇指在面丁上轻微摁一下,借着摁劲轻轻搓一下,面就会卷起来,像一个猫耳朵的样子。

4、把原材料洗净切成小丁备用。

5、锅中加入油烧开,加入番茄酱,倒入切好的所有食材,加盐、五香粉、花椒粉、少许酱油炒两分钟,再加入适量的水。

6、另取一锅加水,水烧开之后,加入做好的麻食,煮5~8分钟之后,放入炒好的菜,加入鸡蛋液,成蛋花状即可出锅啦。

小贴士

1、注意用开水和面和用凉水和面做出来的口感不同,凉水和面吃起来比较筋道,开水和面吃起来比较软。

2、爱吃辣子的吃货们,给麻食里面加上一些油泼辣子,味道也是撩咋咧。


爱看美食


用料:

南瓜(蒸熟):100克

栗子(蒸熟):三四个

面粉:100克

鸡胸肉:30克

香菇:两三朵

胡萝卜:适量

玉米粒:适量

豌豆:适量

盐:少许

备注:其中胡萝卜、玉米粒和豌豆,可以用什锦代替,超市中有售卖的,用其代替会更方便一些。

第一步:将南瓜、玉米、豌豆以及胡萝卜隔水蒸至软烂,如果用什锦的话,用热水烫一烫即可,什锦都是经过高温蒸熟的,无需再次加热。

第二步:将蒸熟的南瓜取出去皮,用勺子压制成“烂泥”;然后加入准备好的面粉,用筷子搅拌成絮。

第三步:将絮状的“南瓜面”揉成面团,在揉面团是需仔细感应面团的“软硬度”,如果太“黏”的话,可以适当的加入少许面粉,尽量避免加水。

第四步:将揉好的面团切成条,逐个将其搓成长条状,然后将其切成约5毫米左右的小面段。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下,若孩子在8-12个月内,切5毫米左右即可,若孩子在1岁以上,稍大一些,可以适量的切成大面段。

第五步:用漏勺或者刀刃等工具,将面段打上条条“烙印”,这就是麻食了。

第六步:将鸡胸肉凉水下锅,煮熟后切成碎末(孩子大的话就切成条状);香菇也要下热水焯一下,随后将香菇切成丁状。

第七步:准备好炒锅,锅热上油,因为是小孩吃的,油咱们尽量少放些,给孩子吃的东西,爸爸妈妈们务必记住“少油少料”的原则。葱姜蒜爆香开始炒制香菇粒,然后依次倒入鸡肉和时蔬。最后添加热水,放入麻食,煮至麻食软糯即可出锅。


妙妙是个大吃货


可能楼主是在银川吃的麻食,不过麻食并不是银川的特色,在西北很多地方都有,叫法也不一样,麻食,猫耳朵,呲耳子 … 我在宁夏出生长大,老爸老妈是陕西人,呲耳子是家里经常吃的一道面食。老爸老妈的做法是和好面后,揪一个面团,搓成细圆棍。然后从细圆棍上揪个小疙瘩,用大拇指在另一手掌边一搓,顺势一推,小疙瘩就会变成小卷儿。呲耳子好吃不好吃除了臊子本身的味道,面也很重要。我最爱吃的是荞麦面呲耳子,尤其是宁夏盐池的荞面。不要纯荞面,掺点儿白面更好。多说一句,宁夏盐池的荞面真是百吃不厌,荞面饸饹,呲耳子,剁面 … 配上老爸老妈做的羊肉汤、鸡汤或者臊子,美极了。不行,又在流口水了 …


王的杂货铺


银川不叫麻食,固原才这么叫,银川我们叫搓鱼子,或者猫耳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