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逾800位高管“跑路”!上市公司遭遇高管離職潮

年初正是企業員工流動的高峰期,這對於上市公司高管而言也不例外,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53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高管離職公告,據分析,導致近期上市公司高管密集離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為公司業績下滑承擔責任、為減持套現鋪路、看空企業前景等方面,業內人士指出,高管人事變動對上市公司股價走勢有較大的影響,投資者需謹慎對待。

逾800高管年初“跑路”

海量數據2月12日發佈公告,披露公司董事會於2020年2月11日收到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韓涵的書面辭職報告,韓涵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職務。同一天,龍軟科技也發佈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於近日分別收到郭兵、任永智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郭兵申請辭去公司副董事長職務,任永智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

實際上,進入2020年之後A股市場便掀起了新一輪的高管離職大潮,據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統計,截至2月12日,今年以來已有15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各自的高管離職公告,共涉875位高管。從要求辭職的高管隊伍組成來看,基本涵蓋了上市公司們的方方面面,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獨董、監事會主席、董秘、財務總監皆有,其中僅離職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就多達43人。

就具體公司而言,寧波銀行和東方網力在今年離職的高管數量最多,均達到13人,此外,營口港、岷江水電、東凌國際、新五豐、渤海股份上市公司在今年辭職的高管也都超過10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發佈高管辭職公告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在總計全部875位離職高管中,有466人來自中小板或創業板公司。但從上市公司行業屬性來看,離職高管大多出自制造業領域,離職的875位高管中,有501人來自化工、機械設備、輕工製造、家用電器、建築建材、交運設備等製造業類上市公司。

“個人原因”難掩高管辭職真實原因

據相關上市公司發佈的高管離職公告披露,高管離職的公開原因主要有四類,一是工作期限或年齡達到退休標準,如原南京證券董事長步國旬。二是工作調動,比如原萬通地產董事會秘書王煒鵬。三是公司董事會換屆,比如原棕櫚股份董事長吳桂昌。四是“個人原因”,這也是高管離職最為普遍的說辭。

不過在上述看似普通的離職原因背後,高管離職的真正原因卻各有深意,據瞭解,在近期辭職的高管群體中,有相當部分是為公司業績下滑承擔責任,比如在今年離職的43位上市公司董事長中,有22位所在的上市公司預計2019年的業績將出現虧損或下滑。例如,原新華聯董事長蘇波在1月9日宣佈因工作原因辭職,而新華聯預計2019年業績將處於虧損狀態。

除了部分高管因公司業績不佳而“下課”以外,還有部分高管因對所在公司前景缺乏信心而選擇了辭職,比如今年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再度回落到50榮枯線,而上市公司高管作為身處市場最前沿的一群人,對於行業景氣度更為敏感,或許正是因為基於對國內製造業景氣度的判斷,才導致製造業上市公司成為今年上市公司高管辭職的多發地。

此外,部分高管的辭職的目的或許與減持套現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相關,據記者統計,在發佈高管辭職公告的153家上市公司中有80家公司在今年有解禁限售股的計劃,而其中相當部分解禁限售股的持有人為公司高管,例如安妮股份於2月3日發佈公告,宣佈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楊超辭職,而楊超持有的534.14萬股限售股恰好將於9月28日解禁,按照相關規定,高管在辭職半年後就可減持原所在公司的股票,據此推算,楊超所持有的限售股一旦解禁即可啟動減持程序。

高管辭職信息或影響股價走勢

國泰君安投資顧問張濤認為,上市公司高管以個人原因密集辭職,對於A股市場的影響偏負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心理方面,相較於普通股民來說,上市公司的高管肯定對於公司本身的情況更加了解,高管都不看好自家公司而跑路,對於普通投資人的信心自然形成打壓。第二,高管的密集辭職不利於上市公司經營模式、市場策略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影響上市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第三,高管辭職往往是減持的前兆,在目前經濟沒有出現明顯好轉的背景下,大量拋售籌碼,從股市套現,會讓資金面本已緊張的A股雪上加霜。

華融證券投資顧問李佳則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公佈的高管離職原因通常較為模糊,因此投資者需要仔細甄別上市公司高管離職的真實原因,特別是那些短時間內出現大批高管辭職的上市公司,這既可能是上市公司即將進行資產重組的信號,也可能是上市公司經營策略將大幅調整的先兆,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對上市公司股價造成影響。另外投資者還需跟蹤關注相關高管職位的繼任情況,如果繼任者出自上市公司內部或原董事會推薦,則高管職務變動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經營幹擾較小,反之可能會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帶來較為明顯的衝擊。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凌天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