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前一陣子某知名糧食廠推出了一款號稱一億像素擁有5個攝像頭的手機,這也正是意味著手機攝像頭數量正式進入 “5” 時代,但是這真的就對我們手機使用產生了多大的助力了嗎?

攝像頭的發展史

從一個到兩個,到現在的五個,引起手機攝像頭數量的畸變應該是 華為 ,而真正的第一款雙攝手機能查到的資料是三星的一款手機,但是實在是沒有什麼信息,而早期做的比較多的就是HTC了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HTC G17 圖片源自網絡

HTC G17上面的 “雙攝” 主要是為了拍攝 裸眼3D ,略微熟知一點的朋友可能清楚在阿凡達過後的一段時期各種3D技術湧現,其中也包括 裸眼3D,真正應用在平時拍照上的HTC手機應該是下面這部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看著外觀就知道是當年火爆一時 HTC ONE 系列的一款手機,而這款手機發售的時候HTC實際上已經走上了下坡路,而這多上的一個攝像頭,額外增添的在拍攝圖片後,可以重新的進行對焦

有什麼用呢?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HTC M8 圖片源自互聯網

假設在這張圖片上,可以明顯看到因為對焦的原因背後的綠色植物已經虛化

而在這款手機上我們可以在已拍攝好的圖片上將對焦點移動到綠色植物上,達到的效果就是綠色植物清晰,注重點也在植物上,而圖中的HTC手機將會變得模糊

重點的意義在於假如說拍攝照片是對焦點錯誤,不需要重新拍攝,只需要重新改變一下對焦點就可以了

同時也可以應用在拍攝時出現手抖導致模糊的情況

有啥用呢?

好像沒啥用,所以,當年這款手機也是不溫不火

而在筆者的記憶中真正引爆 多攝像頭 的產品應該是 華為的 P9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華為 P9背面圖,圖片源自互聯網

這款手機也是筆者當年最喜歡的手機,原因有二,在早期的華為手機設計當中,P系列整個機身比較修長,系列定位更年輕,而meta系列因為其比較方正的造型和顏色,導致看起來更成熟,在一個就是它是真正意義上能夠改變拍照質量的雙攝方案。

為什麼我會給這麼高的評價,原因有一下幾點

  • 拍攝雙攝像頭齊心協力

這兩顆攝像頭分別有著不同的作用,一顆為黑白,一顆為彩色,一個負責輪廓,一個負責顏色

同時因為黑白攝像頭感光度更好,所以黑暗的條件下效果更明顯

(有時候亮光條件下不使用黑色攝像頭)

  • 徠卡認證

徠卡專業是做相機的,但是手機攝像頭不是他們家做的,他們家負責的是成照後的顏色調節,而徠卡這個品牌又是一個具有“德味”相機品牌,這個“德味”體現在哪,看一看“德味”照片也許就懂了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顏色濃郁就是德味的象徵,小編很好這種風格的照片,所以當時真的對華為的“徠卡雙攝”方案十分的喜歡。

  • 激光對焦

這個功能拍一些近距離還是比較好用的,就是在拍照時使用激光測量距離,讓攝像頭更快速的對準你要拍攝的物體,這個功能華為至今保留,mate 30 後面那四個孔有一個就是激光對焦,mate 30 pro上沒有,還算是實用吧,還算

但是隨後的發展好像就變了味道

各大廠家就開始學習

那麼徠卡雙攝方案被華為佔了,其他手機廠家怎麼辦?

這裡的一個特例就是蘋果的iphone7p

華為p9發售在16年的年末

隨後一大堆廠家就開始做雙攝了

而我們知道每年的蘋果手機發佈會是在每年的秋季

這個時候別的廠家都做雙攝了

給iphone7p帶來了一種比好漢上梁山的感覺

隨後7P發佈了,果然是雙攝

很多人感嘆“蘋果也開始學國產了”

而蘋果上採用的雙攝方案便是除了華為之外另外一種普遍使用的方案

廣角+長焦

廣角:負責拍攝近距離圖片,且拍攝面積較大

長焦:負責遠距離照片

廣角+長焦=人像模式

簡單理解呢,就是拍照的時候有一個開關,可以給你拍出這個樣子的照片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HTC M8 圖片源自互聯網

有很多人就會問了,這個“人像模式”跟之前的對焦有什麼區別?

這麼說吧,同樣是把背景變虛

一個是對焦沒對上

一個是通過長焦鏡頭給你計算出來的

除此之外,沒啥區別


這就是一道華麗麗的分割線,下面我腦袋是懵的,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攝像頭就一直長呀長,長呀長。。。。。。。


直到。。。。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圖片源自蘋果官網

那麼多個攝像頭,到底有啥用?

  • 首先來解釋一下那麼多個攝像頭到底是幹啥用的

我們來看一下小米自己的介紹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1. 最小的是微距,拍攝2-10cm,沒有太多印象的同學可以拿起尺子比量一下,我是實在沒想到這個除了拍一些彎曲的毛這種惡趣味意外還能有什麼東西可以,然後小米官網給了我答案


可以拿去串燒烤的攝像頭真的有用嗎?還是廠家堆料的惡趣味?

我想了想

這不就是我小時候用雪糕棍撥弄螞蟻時候的樣子嗎

2.超大廣角鏡頭

蘋果方案中那個廣角鏡頭一樣定義,可以讓拍攝的畫面範圍更廣

同時可以拍1.5cm的以內


3.超清主攝

說白了,就想單攝像頭時代特別清晰的攝像頭,平時拍照片主要用它

4. 人像鏡頭

這個攝像頭是我研究時間最長的,後來琢磨來捉抹去,這不就是一個攝像頭加了光學變焦嗎

變焦:放大遠方物體(簡單理解)

光學變焦就是攝像頭依靠光學鏡結構來實現變焦,類似於望遠鏡的原理

還有一種變焦叫做數碼變焦,這個名詞聽的聽過的同學可能比較多,數碼變焦就是把圖片放大

數碼變焦有個明顯缺點,圖像放大後會模糊

5.10倍光學變焦

拍的更遠

這一億像素就是由這五個攝像頭組合而來的。

這五個攝像頭的組合,讓你的手機的攝像頭前方的1.5cm 到 更遠的距離 成為你的拍照範圍

翻譯成白話就是增大了你的攝像範圍

而其他品牌呢,例如開頭講的華為

mate 30 是在上面講的方案上增加了長焦,就是增長了拍照距離,當然像素也有提升,這裡就不講太多

mate 30 pro 是在上面p9方案的中取消了激光對焦,增加了一個長焦鏡頭,增加了一個名為“電影攝像頭”,實際就是在規格上拍攝視頻更好的攝像頭、

總體而言就是各個廠家玩花活,總是能把你意想不到的場景給你加進去。

實際應用場景呢?

還是以小米cc9 pro舉例吧

  1. 掃碼 根本不需要第二個
  2. 常規距離拍照 一個廣角主射鏡頭足夠
  3. 遠距離拍照 10倍光學變焦
  4. 近距離拍照 微距鏡頭
  5. 背景虛化 廣角主攝和長焦鏡頭
  6. 夜間拍照或暗光拍照 廣角鏡頭
  7. 短視頻拍攝 和近距離拍攝幾乎沒差

*因為不太清楚廠家拍照時具體算法,有可能在實際使用中會應用更多鏡頭最後進行合成

就是按照上面所說的,五個鏡頭分工不同,就算算法再怎麼獨特也不可能在一個情景下將所有攝像頭都應用上,至於後面會不會出現比如說拍攝空間立體還是怎麼回事一下把這幾個攝像頭都用上,這咱也不敢說,但是如果迴歸到實際拍照情況

我想問問各位

如果你只是個掃碼愛好者

一個攝像頭不就夠了?

如果你是一個拍照的愛好者

你會採用手機來進行拍攝那些微距、長焦情景嗎?

要知道一張圖片可不是說光有幾個攝像頭,光多幾個參數,算法多牛逼

就可以解決“降維打擊”這個血淋淋的事實的

所以在這裡也想問問各位? 你覺得這麼多攝像頭真的有用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