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戰“疫”|戰“疫”一線的“五朵金花”

巾幗不讓鬚眉,在胡源鄉,有一群女幹部,她們以鄉鎮幹部的使命和擔當,靠前堅守,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最偏遠駐村的李樂華

李樂華是胡源鄉婦聯主席,是上坪村、上宕自然村的駐村幹部,每天她都必須兩次到村巡查,監管居家對象,耐心勸離聚集群眾,宣傳科學防控工作,從不缺位,工作又細又實。李樂華還是鄉里的紀委兼職委員,每天跟班督查暗訪,專門“挑刺”,是鄉紀委一名敢說敢批評的干將。

同時,她還是一名三歲孩子的母親,“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啊?我想你陪我玩。”隔著屏幕,母女倆都哭起了鼻子。丈夫曾是一名援疆幹部,本來聚少離多的一家子,因為戰“疫”又不能團圓,哪怕元宵節,李樂華仍然默默的在“疫”線堅守。

“心裡真的很想陪陪孩子,但是病毒沒有仁慈悲憫之心,作為鄉鎮幹部,我們必須站出來,把疫情防控動態與居家留觀的需要講給群眾聽!”李樂華一邊幫忙測量體溫,一邊給自己鼓勁。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三更半夜還在加班的朱施敏

關上辦公室的門已經是凌晨兩三點了,白天下村防疫,晚上整理數據,朱施敏是鄉防疫指揮中心的一員大將,是“大數據”的管理“硬核”。上傳下達,把縣裡的文件、數據梳理反饋給鄉里、村裡;把鄉里每天的數據、情況彙總向縣裡彙報。數據多,工作量很大,但幹練的朱施敏都可以應付自如,做到底數清、業務熟、情況明。而這背後的付出就是電腦前、表格裡、文件中,朱施敏的日夜堅守和默默付出。這樣,胡源鄉的整個“防疫”工作才可以精準高效,有的放矢,不留死角。

“每天都要加班加點,但心裡卻是很充實的,因為我想只有我們把最基礎的工作做紮實了,才能最快的迎來春暖花開。”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宿舍,朱施敏依然想著的是工作。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張丁元是鄉里的衛健辦工作人員,防疫期間,“加班、熬夜”是她的工作常態,19個月的女兒,年前得了手足口病,本想趁著難得的春節多陪陪孩子,帶她出去醫院看病,不料現在卻也成為了一種“奢望”。

電腦前,張丁元正在給居家隔離對象打電話詢問情況,但隔著電話線,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那一股濃濃的火藥味。個別居家隔離對象把所有的焦躁、煩悶情緒問題都拋了過來,儼然把張丁元當成了情緒宣洩的垃圾桶。但張丁元依然強忍著眼淚,耐心地勸解疏導。而這樣的電話一天不知有多少個,掛完電話,想到生病的寶寶,張丁元再也忍不住了,碩大的眼珠不爭氣地從眼角滑落,眼眶紅潤,但她卻說:“防疫關鍵時期,作為戰鬥員,受點委屈不算什麼!”,擦乾眼淚,她又撥通了下一個電話。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防疫一線的“機關槍”——王一維

王一維是胡源鄉的文化員,多才多藝,防疫期間,她的朋友圈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她積極樂觀的心態,不斷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但在柘岙口村,卻很多人“怕”她,遠遠的看到她走來,有些群眾就自覺的關上家門,大大咧咧的王一維是扎堆勸離的高手,村民把她叫做防疫“機關槍”,一點不留情面。

“剛開始的時候,村民都不是很重視疫情,總覺得疫情病毒離他們很遠很遠,過年過節總喜歡扎堆群聊,後來我就找來了‘小喇叭’喊話,效果很好,現在大家都自覺居家了。”以鄉為家,以村為陣地的王一維又拿著小喇叭走進了村裡的各個巷道。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最“硬”卡口監管的潘穎瑜

潘穎瑜是鄉里的總會計,是章村村招序自然村的駐村幹部,為堅決貫徹落實“嚴防嚴控”的一級舉措,在設立交通卡點時,潘穎瑜像管理財務工作一樣,講原則,講方法,嚴管到底。招序自然村的“嚴防嚴控”工作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不出村無進村,半個月以來,招序自然村就像一個“世外桃源”,村民們在裡面安居樂業,在潘穎瑜的影響下,74歲的陳德文自編標語和防疫小詩,用紅紙貼在村口的門洞上,不斷激勵村民戰勝疫魔的信心。

但嚴格的措施卻帶來了物資流通的“不方便”,為此,潘穎瑜又和村幹部一起做起了“跑腿”工作,代購尿不溼、奶粉、米鹽、飲料等等,一天一趟,需求登記本上,每天都記得滿滿的。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戰“疫”最前線,像胡源“五朵金花”一樣的“半邊天”卻絲毫不遜色,她們克服困難,立足崗位,與嚴寒對抗,與疫情作戰,向病毒“入侵”宣戰,她們無疑也是這場“戰爭”中的最美“逆行者”。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身边的战“疫”|战“疫”一线的“五朵金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