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区开启社区防疫“新模式”

面对当前疫情形势,长春高新区严格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新区部署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十三组”,建立形成“一双百”“两到位”“三重点”的工作格局,有效保证社区“防”和“控”两端持续发力,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目前,区内111个居民小区已全部完成封闭工作,累计排查居民13.4万户,人员约30.7万人,摸排出外地返长人员17930人,全部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监督和体温问询。累计发放、张贴宣传单57350份,悬挂宣传条幅、防疫条幅130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3000余张,制作宣传折页2000余个。

长春高新区开启社区防疫“新模式”

人防+技防,双管齐下 织牢疫情防控网


近日来,当走进高新区所有的弃管小区都会看到这一幕:警戒线,一张桌子、两人专岗,三班轮换,进出人员必须经过测温、登记,初次进入还要填写一张健康状况单,外来人员、车辆一律禁止入内。


为遏制疫情蔓延,高新区严格落实辖区内所有小区车辆和人员双向体温检测、登记100%的“双百工程”。行业部门和乡街进行督导检查;对弃管小区由乡街牵头负责监管,并全部保留一个出入通道,对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测温。


目前,高新区已对辖区全部小区出入口加强管控,除物业工作人员外,还有近257名家园守护者和志愿防控队伍,每日三班,全天候守护着各个小区“门禁”。同时,高新区已在乡街全面上线推广《长春高新区新冠状肺炎人员排查登记系统》小程序,便于社区居民手机登记和社区自动统计,牢牢织起社区的疫情防护网。

长春高新区开启社区防疫“新模式”

消杀+应急,协同作战 及时有效促稳定


连日来,高新区坚持以最强担当、最佳状态、最实举措狠抓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保证群众安心、实现疫情社会稳控。依托乡镇街道在“留验隔离宾馆”的安排和消杀环节上切实做到“两个落实”,即落实租用“留验隔离宾馆”,对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隔离;落实组建乡街消杀应急队,每日对患者居所和居住楼栋进行专业消杀工作。


目前,高新区各乡街,已全部建立密切接触者集中观察——病患亲友家人隔离观察——病患居所楼栋警示隔离、集中消杀的一条龙工作机制。同时,高新区已建立409人的消杀人员队伍,组建起应急服务队2支、乡街突击队1支进行居民小区的日常消杀、垃圾清运、代购生活用品等无接触服务,以及时有效的工作举措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长春高新区开启社区防疫“新模式”

部门+企业,合力攻坚 筑牢社区抗疫防线


面对疫情,高新区牢固树立疫情防控一盘棋思想,全区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持续汇聚攻坚合力,着力推动乡镇街道强化落实 “三个重点”任务:落实“七个一”包保工作制度,做到一名管委会领导、一名处级干部、一名街道领导、一名社区负责人、一名物业负责人、一名公安民警、一名防疫专业人员共同包保小区,形成干群合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抗疫局面;落实特殊人群管控的重点责任,突出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回长人员,做到追踪到人、一个不漏、登记造册、上门观察、及时报告;落实对高速口进出车辆管控的重点职责,紧盯入口车辆,将“一查一测三问一登记”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目前,全区共有118名机关干部,119名乡街、社区干部, 40余名公安干警及医护人员组成111支包保工作队,协同作战,累计深入小区千余次,排查重点人群300余次,检测车辆11400余辆,排查测温人员21000余人。


为有效防止疫情输入和蔓延,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控责任,接下来,高新区将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防控”工作机制,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药企的联系对接,满足小区疫情防控用品需求;做好宣传,引导群众提升自身防护能力;加强行业监管,彻底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做好排查、登记和隔离,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以“高新模式”做好市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