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據IDC預測,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的終端和設備聯網,其中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處理與存儲。萬物互聯時代的基本需求是“低時延,大帶寬,大連接,本地化”, “雲、邊、端三體協同”是物聯網時代的計算組合形態,邊緣雲計算將是物聯網時代不可或缺的通用基礎設施。邊緣雲計算就是要通過層層前移,深入到每一個計算場景。未來五年,阿里雲將在運營商基礎互聯網和政企家庭等客戶側構建邊緣計算,逐步打造成為“全球覆蓋,無處不在”通用基礎設施。


隨著5G、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雲計算應用的逐漸增加,傳統的雲計算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終端側“大連接,低時延,大帶寬”的需求。隨著邊緣計算技術的出現,雲計算將必然發展到下一個技術階段,將雲計算的能力拓展至距離終端最近的邊緣側,並通過雲邊端的統一管控實現雲計算服務的下沉,提供端到端的雲服務,由此產生了邊緣雲計算的概念。為了積極引導邊緣雲計算技術和應用發展,以及邊緣雲計算相關標準的制定,阿里雲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共同合作編寫的《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編寫本白皮書,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定義邊緣雲計算的概念。首先梳理了目前邊緣計算的概念;其次對邊緣雲計算進行了定義和詳細的描述;然後闡述了對邊緣計算與邊緣雲計算之間的關係。
二、邊緣雲計算的典型應用場景。通過列舉邊緣雲計算的典型應用場景,分析了邊緣雲計算技術在各個應用場景中關鍵成功因素。
三、邊緣雲計算的技術特點。邊緣雲計算具備6大特點,包括低延時、自組織、可定義、可調度、高安全和標準開放。
四、邊緣雲計算標準化需求以及標準化建議。通過對邊緣雲技術的分析,給出相應的標準化建議,包括5大類標準: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安全標準和行業及應用標準。

以下是白皮書詳情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邊緣雲計算技術及標準化白皮書(2018)

月朗鋒行

一家專業的金融科技服務型公司,旗下品牌鋒行鏈盟專注於區塊鏈、新零售、AI領域技術探索和投資,後臺私信回覆“瀏覽”進入下載PDF完整版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