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见过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图忆


是倾注于所有的心血,孩子背叛了父母的意愿,半途而废的逃跑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这是有些父母意料之外的打击,以为自己的孩子很乖很听话很开心,实际上呢?根本不是那回事![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



臭脾气的咔咔


我认识一个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捱了很多苦。后来他两夫妻做生意很顺利,赚了很多钱,他想着不能再让儿子吃一丁点儿的苦,便对儿子溺爱到不得了,真的是要什么就给什么,要星星绝对不敢摘月亮。后来他儿子无心读书,沉迷游戏,夜不归宿,且无论怎么教怎么管都没有效果,这时他心慌了,便断绝儿子的经济来源,后来有一次他儿子拿着大刀架着他的脖子逼他要钱,再后来他没有办法了,只能听之任之,不再管他儿子了。这是我见过最失败的家庭教育。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对儿子的过分溺爱,不正确引导儿子造成的,这个事情给我们一班朋友震动很大。


BB枪王


我家邻居他们的儿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放学回家爸爸妈妈不在,他就去找外婆拿钥匙,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就下楼跟小朋友玩一个小时。注意这个孩子时间观念特别强。一个小时玩的时间不会超出。成绩上年级一,二名,到了五年级爸爸妈妈离婚,他叛给父亲,孩子开始沉默寡言,成绩开始下滑。初中开始放学回到家,父亲或者没有下班,或者在麻将馆打麻将,这时候爸爸给十元钱,并且说你自己去买点吃,孩子流着泪走了,有时候孩子也会去找妈妈孩子外婆。但是同样,是在麻将馆找到,得到的同样给点钱,自己去买吃的。

一次听见其他邻居说XX孩子的爸爸昨天打儿子,怒吼着骂孩子,为什么考这么差,这时候孩子小声说,你们为什么要生我,生了我你们不爱我,天天打麻将,每次放学回家,家里空无一人。见到你们就是,给你十元,自己去买点吃的。

这个孩子以前是很多家长口中别人家孩子,现在是你别跟XX玩哈!否则打死你。


令狐青云89088282


我邻居家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放学回家就去爷爷奶奶家里做作业,做完作业,就下楼跟小朋友玩一个小时,孩子时间观念特别强。玩一个小时绝对不会超出时。成绩在班级一,二名,到了3年级爸爸妈妈闹离婚,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开始沉默寡言,成绩开始下滑。他哭着向奶奶说,咱们墙上写的“家和万事兴”为什么咱们家天天吵架?奶奶和孙子抱头痛哭。父母亲天天吵架闹离婚对孩子影响太大了,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成绩直线下降。在离婚后的一年中夫妻双方认识到对孩子伤害很大,夫妻双方又复婚了。但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今没有赶上来。

这个孩子以前很多家长认为是优秀的好孩子,现在好多家长眼里认为是个最坏的孩子!这个就是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失败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痛苦。所以希望家长们一定要吸取教训,让给孩子们有一个欢乐的童年,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才。








凤凰记者1


我的邻居一家四口,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哥哥11岁,弟弟六岁。每天看不到爸爸妈妈,都是家里雇的阿姨在照顾俩个孩子。

有一天下班回家,刚到楼门口就碰到邻居家阿姨匆匆忙忙跑出来,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手机丢了,去找手机。

吃过晚饭下楼散步,正好又碰到那个阿姨,随口问她找到手机没有,阿姨叹了一口气,告诉我手机根本没丢,是主家那个大孩子给藏起来了,然后扔到电梯口。

阿姨一脸无奈地说,到月底就不干了,还没见过这么没教养的孩子,如今社会更没见过这么不重视教育的家庭,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家里却连本书都没有,找支笔都找不到,而且俩孩子不高兴就骂阿姨滚。

我漫步着,脑海里依然回想着邻居家那位阿姨的话,作为教育工作者,很是为两个孩子的现状惋惜,更为他们的将来担忧,这样的家庭教育算不算最失败了呢?


让心归零微笑前行666


1.父母溺爱,小时候不让干家务,长大后不让自己做饭吃,儿子娶不起媳妇怪自己没用,总觉得对不起孩子。这种父母没让孩子学会独立与担当。

2.从来不鼓励孩子阅读,学习,孩子从小玩手机,刷剧。

3.从来不鼓励孩子,经常骂孩子“傻子”“丑八怪”“最笨”“你看看谁谁谁”,这种孩子长大没自信,以为自己是最差的。

4.该节俭的时候不节俭。给孩子买衣服怕花钱,给孩子买零食却不怕。殊不知这样教育大的孩子不会打扮,气质都土。

5.总给孩子说我们穷,贯穿穷思想。《布鲁克林有棵树》那本书简直对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指了一条明路,让孩子虽然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但依然乐观、优雅、求学。

6.父母不懂的收拾房子,把房子弄的乱七八糟,看着都闹心。更别提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怎么学习了。

7.不懂的给孩子温暖,当孩子需要鼓励,需要安慰,需要家庭避风港的时候,结婚父母却争吵、打架,父母自己都不开心,怎么把也温暖给小孩?

8.早早就让小孩辍学。受其实教育真的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9.父母自己都不早睡早起,却要求孩子早睡早起。



至衡


本人认为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明明自己是普通条件的家庭,却养出了一个“富二代”的孩子。


现在有些父母,明明压力山大,明明生活艰难,却口口声声喊着:“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提供一切最好的条件”。殊不知,这样的教育观念,不但不会养育出优秀的孩子,却往往造就出一个好吃懒做、心比天高的“公子哥“,或者是一个处处展现“公主病"的千金小姐;


孩子小的时候,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他们宁可省吃俭用,宁可东拼西借,也不让孩子受一丁点委屈,还常常觉得自己是超级有责任感的父母,是天下付出最大多的父母;


可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高消费习惯的养成,他们的父母已经无力再承担他们高昂的消费和“上流社会的生活”条件,当父母无法再给他们提供伸手即来的后勤保障的时候,他们对父母充满了怨恨(所以才有层出不穷的从啃老到害老的案例),也对自己的出身忌讳莫深,包装自己的身份,隐瞒自己的家室;买不起正版大牌,就算买仿货、水货,也要死撑门面;有的甚至为了追求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去抢、去骗、去偷、去坐台。


我们在憎恶他(她)们的同时,也要想一想:这一切是谁造成的?


葫芦爸爸——少儿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少儿情商训练师,从事教育二十年,两个娃的爹地;擅长领域:家庭教育、亲子交流技巧、儿童习惯养成、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成长相关培训等。在抖音、快手、喜玛拉雅、千聊平台,搜索关注“葫芦爸爸谈育儿”,获取更多育儿知识和内容!

葫芦爸爸谈育儿


你好,我是行者,很高兴能为你回答

我见过最失败的家庭是母亲全能,父亲散养。我有个朋友文化水平不高,在我们这里白手起家,做海鲜生意,做的也是风生水起,他老婆河南的,基本就是能写自己名字,其他不会。有了孩子以后,特别还是男孩,这家伙,每天海参,鲍鱼,10几岁就200斤了,衣服不会洗,简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部是他母亲包办,简直溺爱的不行。他父亲也就是我朋友,散养,基本不管,要啥给啥,一直到初中,孩子不学好,谈恋爱(用钱砸),学习白瞎。他慌神了,一起吃饭问我们,,最后所有办法用尽,可是一些习性和习惯已经形成,最后高中没有考上,现在在一家职业学院上学,每半年回来,带不同的女同学。愁死了。

细分析一下,包办一切的妈妈,对孩子包办过多,孩子缺乏自身身体操作能力,导致孩子动手能力差,有的妈妈在孩子还没有说出自己的需求时,直接满足,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导致语言能力发育迟缓,沟通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差,在幼儿园交不到朋友,抗挫折能力差,自信心不足,造成孩子感统失调,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而什么都不管的爸爸没有在家庭教育中承担起一个做父亲的责任,父亲应注重孩子的整体和方向的教育,虽然父亲的角色和职业只能决定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于母亲,但如果连少许的时间都不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缺失了父亲的角色,孩子的自信心,社交能力,勇敢、乐观自信都会受到影响。

一个家庭中,父母在教育上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妈妈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影响到孩子将来成人后的婚姻是否幸福,而爸爸对孩子的行事风格、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孩子的果敢自信方面带来深远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妈妈应该放手,陪孩子成长,而不是替孩子成长,而爸爸则应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爸爸妈妈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440008e9c4f631a58b\

行者的吟唱


轻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在孩子1-6岁不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父母对孩子叫声管养,明明是想爱孩子。却因爱的方式方法不合适。经常与孩子产生各种纠结摩擦。却从来没想过怎么有效改善自己的爱孩子的模式。结果摩擦越来越深入。然后出力不讨好。本能力有所妥协。然后。

然后孩子抓住时机,步步紧逼。处处掌控大局。

然后就形成了老鼠戏猫的局面。

然后家长的家庭教育相关,搞得一塌糊涂。

然后家长发自内心地说,家庭教育好难哪。

但是家长仍坚信孩子是需要自己的关爱的。但是家长仍坚信自己的做法没有错。但是家长仍然对学习家庭教育的紧迫感完全抵触。但是家长仍然不相信家庭教育是门儿技术活儿。


暮雨课堂


我见过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不务正业,啃老,不孝敬父母。在农村最常见。

父母养育你是为什么呢?不就是能有点出息,有正经工作,不要父母再操心,父母老了能养老吗?我老家三爷爷,孩子9个,到老了,没有养他的,都推责任,失败吗?寒心呢!大娘四个孩子,到老了没有照顾她的,自己在1间小屋里孤养残年,寒心,失败。

欢迎发表不同观点。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