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明理和气节,哪个才是第一?

杨若枫


严格来说,二者都不是第一,《大学》里说“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修身不但可以使你更好地生活,还可以使你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明理可以帮助修身,但是明理不等于修身。朱熹说读书已经是第二事,他认为读书是为了明理。此处明理是学道,没有问题。



如果一定要在明理和气节之间选出一个谁更重要,或者谁先谁后。则需要辩证的来看。

明理可以帮助你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你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气节是修养在逆境中的体现,没有逆境就无所谓气节,气节是对一种信念的坚守。


从功夫论看,明理才能有气节。因为只有你知道了是非,才能有判断的能力和权衡的尺度,你所坚守的气节还才更有意义。比如《列女传》中那些被人碰了一下胳膊就要断臂的女子,看似很有气节,但却不明理,因此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而导致行为偏激。这样的气节的坚守其意义并不大。



在具体面对事情的抉择的时候,气节又重于明理。舍气节是无法做到明理的。比如一个人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他读再多的书,懂再多的道理,也是灵肉分离。那些道理并没有真正地融入他们的身心。



但如果一定要分出一个先后轻重,那么明理应当在气节之先。《中庸》说:“君子之学,自明而诚。明则能择,诚则能守。”因为明理,所以懂得,才能够真正的有诚意,也才知道如何去抉择。因为明理才真正能够坚守正确的东西,其守节也会更有意义。


东方国学


谢谢来请!读书就是学习文字词语,而有了学习基本基础知识,更加学习知识,才能从日学会写文章,必须理解其意,加与分析,判断,总结,了解划分作出结论,必须找出原因,原故,理解事情事物人的动态动象,有因必有果,也必须分为阶层,段落,突出中心,有生动,活跃气氛,使今人观看观学习关注明白,激活动感,而者明理和气节都重要,扣断系统应用才算完整的写作文化水平。谢谢!


田恒金542


正如诚实和正直的关系一样,请问诚实和正直何为第一,你又如何作答。不可能存在诚实的人不正直,而正直的人又不诚实。岂不是明理和气节的关系一样的,诚实的人必定正直,明理之人必有气节。


老兵4200


做为读书人,其首要任务就是明理,读书学知识本身就是为了明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明理是第一位的。

但是,这个读书人一旦学业有成,进入社会,开始反哺社会,服务社会。这个时候气节就是更主要的了。因为这个时候气节不但体现了你的品位,而且往往会决定你行为的走向。对于你的成就有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明理和气节是相辅相成的。明理可以提升人的气节,气节又可以使所明之理用在该用之处。明理可以提高人的能力,气节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二者缺一不可。


梦113300796


读书人,明理和气节,哪个才是第一?


感恩邀答:


读书人,当然不仅仅指读书人,包括各行各业的人, 有的人先天就知道。只有明理之人才会有气节,理不明,谈不上什么气节,那叫祸乱,可见:明理是第一位的。


那么,明理后,气节如何表现出来?《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孔子说的:“反省而觉理亏,虽然是面对百姓,我也恐惧;反省而觉理直,虽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前往。”这是指明理而知气节的再现描述。


教育的目的是让其明理,明理才能彰显民族气节,民众有气节,国家有威望这是相辅相成的。敬奉!


绍兴李珍


有气节者更明理,明理者更有气节。

这两者相辅相承,真高手知行合一。



明心真人


明理!没有什么再大于它的。

所谓的气节和正确的理相违背的时候何以称为气节呢?

是臣子的愚忠呢,还是固执的喧哗取宠呢?

道里有小有大。小则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人伦之理。人与群居所公认之理,值得坚持,值得与相反者作斗争,这是智慧之举。大则生命宇宙究竟之理,这就超越了人类自以为是所设定的一些公理。从究竟的来说,真实的才是对的。气节多指坚持正义,不知提问者为何与二者非得对立来他们?


说道者


肯定是气节,,,要不然读书为什么


杰克逊阿波


首先要明理。缺少明理的气节属于顽固,迂腐。


观相识人


肯定是明理啊,不明理的人哪里来的气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