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老师该如何与学生们谈疫情?这几点很重要


开学了,老师该如何与学生们谈疫情?这几点很重要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按这观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堂生动的课,全国人民都在受教育。只是,这堂课是计划外的,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知、教学难点不确定,至于教学措施就更加多样而忙乱。作为民族未来的在校学生们,我们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呢?或者说,通过这堂课,他们要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我以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克服恐惧感。从武汉封城消息发布起,不少国民就陷入恐慌之中。更有甚者,极度恐惧,到了谈“疫”色变、闻“鄂”生惧的地步,视所有武汉人为病毒携带者,打出了令人心寒的标语,做出了瞠目结舌的举动,散布了匪夷所思的谣言。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无知,缺乏理性,盲目害怕。处在受教育期的学生们,耳闻目睹,难免不受这些负面影响。学校应该适时讲授人类传染病史和传染病防治史,介绍中外成功典型案例,通报新冠肺炎最新疫情,用真相取代谣言,用史实揭示规律,用科技传递信心,让学生发现传染病不可怕,谣言不可信,从而克服恐惧感,保持信心和定力。

增强敬畏心。战争及俘虏、野生动物、自然灾害是传染病爆发的主要原因。这次疫情,让“不吃野生动物”再次成为全民话题。从人类传染病史来看,正是因为人类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原本只在动物之间传播的微生物扩散至人类才形成传染病。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人虽为万物之灵长,在自然面前其实很渺小。人类从农业社会开始的历史不过一万年,微生物存在却已经超过了三十四亿年。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不知道还有多少病毒会带来新传染病。因此,要让学生知道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生命的存在是多样的,和谐的自然是安全的,必须心存敬畏,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还要敬畏科学,敬畏批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如果能重视最早吹哨人的声音,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坦诚接受监督,接受批评,很多事情不是这样。

拥有大局观。大局观就是目光长远,能够正确认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分清主次矛盾,从维护大局出发布好小局做好工作。这次疫情,武汉爆发,影响全国。迅速有效遏止疫情蔓延是必须的,但在具体工作中就出现了片面强调部门和地方利益的行为,只为守好一亩三分地,无理拒绝一切外来人,甚至把局部看得比全局还重,直接影响了全国防疫工作。群众之中,也有借机高价卖物资者、不听安排自由行者、屯积过量物资者、潜伏期一过躁动不安者,都是缺乏大局观。比较起来,全面妥善接纳湖北人的云南省,将积蓄放在派出所就走的捐款者,国外购买物资支持国人的海外华人,甚至伸出援手的国际组织,都是具有大局观的生动典型。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局不稳,小局何安?时时从大局判断,处处来维护大局。

提高防疫力。预防传染病,光有热情不够,还得有知识。疫情面前,防疫是当务之急。这次疫情暴露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市民缺乏防控常识,人云亦云盲目跟,双黄连等药品买到断货,酒精和消毒液混用,戴着口罩打麻将,电梯按钮随意按,看见天晴就散步,甚至刻意隐瞒有意串门,等等。这些无知之下的举动,既劳民又伤财,既害人又害己。究其原因,在于不懂,有心预防,无意乱防。生活中的传染病有很多,预防的最好医生是自己。当前,“增强健康理念、提升疫情防控知识水平,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千家万户抵御疫情的最佳方式。”自己要做的,是掌握卫生常识,养成卫生习惯,维护身体健康,提高免疫能力。一人能做到,就可以影响一个家庭。家家能做到,社会就可防可控。因此,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教育好学生,影响好家庭。

树立鸿鹄志。这次疫情是一次大考,既考了政府,也考了官员,还考了专家,还考了企业,以及社会和公民,现在还没到最终亮分的时候。不可否认,通过这次大考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了社会的议论与思考,甚至尖锐的指责。因为诸多原因,暴戾之气充斥,影响社会认知。其实,指责是很容易的事,但不解决问题。人类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一个问题解决史。人类越走向文明,社会越需要改良。所以,一个时代最需要的,是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去解决的人。众多逆行的医护人员,投身疫情一线的新闻记者,舍小家战疫情的公安交警、基层干部,等等,都是典型。尤其是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的逆行救人之举,一言而安天下,一举而济世人,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定要通过教育,讲好励志故事,立好成功标杆,让学生选准人生事业方向,树立鸿鹄之志,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坚韧顽强,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开学了,老师该如何与学生们谈疫情?这几点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