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老战士年近“花甲”,坚守北客站抗疫一线

退役老战士年近“花甲”,坚守北客站抗疫一线

西安北客站是西北地区最重要、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近期,由西安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承担西安北客站疫情防控外来流入人员信息核查工作。工作中与高风险人群近距离接触,运动量大,但3名54岁、56岁、57岁的退役老战士们仍然坚守抗“疫”一线,用行动为年轻战友们做表率。

为少上厕所减少喝水量 每人每天运动步数2万步以上

2月8日凌晨,公安公交分局参战警力换上了白色的防护服,列队走向西安北客站东、南、西、北四个检查口,开展核验登记工作。工作环境艰险,与高风险人群近距离接触。上厕所不方便,防护服脱下就必须再次消毒,更换一次消毒服,平均需要40分钟,为不影响工作,大家都减少了喝水量。每天从早上第一班至深夜末班车,每人运动步数都能达到2万步以上。

退役老战士年近“花甲”,坚守北客站抗疫一线
退役老战士年近“花甲”,坚守北客站抗疫一线

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公交分局的老同志们老骥伏枥,壮心不减,依旧坚守奋斗在抗“疫”一线。

从警35年的“颜姐”和“杜妈妈” 放下妊娠期女儿和小孙子生日坚守抗疫

56岁战地老党员颜姐,从警已35年,主动要求参加抗疫工作,双警家庭的颜萍原本与亲人们聚少离多,这次的任务又与女儿的妊娠期冲突,但她说:“这种时刻我不能走,女儿在医院没事的。”

退役老战士年近“花甲”,坚守北客站抗疫一线

2月9日晚10时,刚结束执勤返回的路上接到了女儿的电话,颜姐高兴的对大家说:“我当姥姥了”,大家也都为她高兴。

54岁的老党员“杜妈妈”,名叫杜亚红,和爱人都是警察,每次过春节总是聚少离多,今年2月1日恰逢小孙子1岁生日,原本计划一家人好好团聚一下,但抗战疫情的号角吹响后,她义无反顾的上了一线。

退役老战士年近“花甲”,坚守北客站抗疫一线

杜亚红已经从警年35年,工作中和年轻人干一样的活,站一样的岗,还时时关心大家的装备带没带全,防护措施有没有做到位,特别在一些年轻女辅警面前,她总是唠叨个不停,只怕哪个同志防护措施出问题,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为“杜妈妈”。

老民警年近“花甲” 身患糖尿病、高血压 第一个主动请求参战抗疫

57岁的老民警冯波,1998年从部队转业到公交分局,在快要到“花甲”的年岁,他依然像壮年时一样,始终冲锋在前。

退役老战士年近“花甲”,坚守北客站抗疫一线

2月7日,西安北客站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他听到消息后,没等单位做动员,第一个主动请求参战。看到老同志抢在最前面请战,其他战友纷纷报名。“我不老,我和大家一样。”冯波说。

据了解,冯波家中还有85岁的老母亲,他自己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为了战胜疫情,他把照顾老母亲的责任交给了妻子,把自己的病也抛到脑后,每天都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在北客站,冯波忘记了自己年龄大、身体有病的情况,和年轻人一样,在乘客下车检测口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克服了疲劳、喝水和大小便带来工作不便,仔细做好每一名乘客的检测工作。

穿着防护服和战友们并肩而立,57岁的冯波伸手拂了拂警徽的位置,仿佛回到了22年前刚走进公交分局的时候。 华商报记者 蒲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