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疫情严重,3到5个月不上班会怎样?

梅林三章


如果疫情严重,3到5个月不上班会怎样?

我来说说个人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见解吧。目前一起和我合作的有三个人,每个人每个月要开支3000多块钱,按照题主问,如果是真要5个月不做事,那么每个人就去了10000多块钱,这倒是没啥,主要是心里没底,不知道后期情况的变化又是怎样,简单来讲,真的有那么长的时间,相信很多人也都受不了的,甚至我个人都有点动摇了有点想各奔东西。但是又想想,人生在世,遇到的困难太多太多,只要能克服就行。

话又说回来,这也只是假如而已,要相信我们的伟大的国家,以及专业人员,以前非典时,也是和现在的冠状病毒差不多弄得人心惶惶,后来还不是好了,困难只是短暂的,相信很快也能找出好的治疗方案,到时候解除了道路,交通方便后,还是回到以前一样,想干嘛就干嘛。

现在最主要就是,要憋得住,克服困难,克服心里,不要胡思乱想,其次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的美德。

我现在每天除了刷手机还是刷手机,反正不乱想,普通人静观其变就可,从2月10号开始各地农民工分批复工了,意味着逐步开放人员就位问题,所以说怎么会有3到5个月不上班,这显然不太可能。

综上,民以食为天,总得做事,农业需要发展,农民需要温饱,这些问题会有人考虑到,只是时机未到,无法做出统一安排进行,需要减少人员流动,才能避免病毒传播。

基于此,还是那句话“静观其变”时机到了,自然有解决的办法,得慢慢来,不要多虑。


三农小管家


如果还是这么严重,我估计我要哭了,家里天天在吃老本,孩子们一天天在家也不好出去上学,我的房货一个月几千块,怎么办!每个月的电费,水费,怎么办,想想都后怕!我的汽车停在楼下已经半个月没动了,嘿嘿😁!今天出去倒了一下垃圾,小区里一个走路的也没有,再这样下去,保洁阿姨也要下岗了!现在也不能网购,实体店大多不开门,超市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想买的想吃的也要考虑一下,想想多想大哭一下,假如这么长时间再不上班,我的花呗也快还不起啦!朋友圈也不敢刷屏了,估计身边的人日子也不好过,大家挺住,疫情会很快过去了,相信大家会越来越好!


钱乐


您好。

三到五个月不上班,不复工,市场经济会有巨大影响,不少企业,公司,个体户会倒闭,家庭经济问题,收入问题一大堆。

如果疫情越来越严重,企业,公司,商户,创业者店铺,倒闭是肯定的,周转资金再多,也顶不住六个月的市场经济的大面积冲击。

而且别说三到五个月了,就是现在个体户,家庭面临的都是房贷,车贷,信用卡,有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日常用品,学费,个体户还有月租金,基本是把大多数人压的喘不过气了。

猪瘟,拉沙热,蝗虫,肺炎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远比想象中严重,天灾远远多过人祸,以前可谓是四季分明,现在只有冬夏两季,气候明显发生变化了。

人类已知的病毒其实是非常少的,甚至屈指可数,如今能彻底攻破的病毒也是非常少的,只是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所以根本用不到3-5个月,就现在也就一个月左右,大多数人都压力巨大,如果3-5个月可想而知,更是入不敷出,有房贷,车贷,信用卡,的家庭压力会剧增。

疫情相对较轻的地方还可以出门复工,如果是疫情相对较重的地方小区封闭式管理,上班上不了,出也出不去,天天各种催促还款,压力会越来越大,人会越来越焦虑,医学表明压力大是有可能导致抑郁的,所以要适当减压。

按如今的趋势图,其实慢慢开始缓解了,但是不能排除新感染病毒者,所以还是要做好防护措施,房间,厕所,阳台,长期通风,现在的中国可比十几年前强大多了。

只是有一大部分朋友因为不能延期还款,但是又不能出去工作,贷款又还不上,天天打电话各种催促,压力越来越大,人也开始焦虑了,不然不可能会复工的。

第一是缓解市场经济压力,第二是缓解个人经济压力,第三是缓解企业公司的经济压力,只能先缓解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压力和个人经济压力。

如果百分之九十的城市恢复复工或者增加人口流动,如果个别人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感染几率增加了好几倍,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不自觉,不自律。

所以复工的企业非常少,只有一部分而已,因为口罩,消毒水,根本供应不过了,湖北武汉都不够用,现在有复工,可谓是进退两难。







能量漫漫传播者


根据各地政府的文件,2020年2月10日起,各地基本都开始陆陆续续开工了,而从最近几日的确诊案例及新增疑似病例趋势来看,基本已处于下滑的趋势,所以说疫情影响最多也就是2月份这个月,尚不至于你所谓的3个月—5个月。如果说疫情真的持续3个到5个月,那么不亚于一场经济危机——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工人大量失业待岗,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个月是一个坎!一家企业如果一个月没有开工,那么基本上而言,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撑住两个月,开始会有困难出现,但或尚可维持,但是达到三个月即以上,那么难度就很大了。或许有人会说企业家们以往赚那么多钱,怎么会撑不住呢?

个人的钱永远比不上企业所需要的钱,很多企业其实并非说三个月就不行了,他的市场、他的产品、他的品牌都还在,之所以撑不住主要是因为停工,没有现金流入,但企业的房租、水电、人工、银行贷款等等不会因为你停工而停止,以往通过持续不断的经营性现金流入维持者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一旦失去了这个经营性现金流入,那么企业在停工期间的所有的资金流只能靠原来账户中的存款以及股东的暂借款,一两月或许可以,三个月以上很多就撑不住了,如果达到半年,至少50%以上的企业都活不下去。

而企业破产导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员工个人,企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提供着整个社会的工作岗位,大部分的企业倒闭,会使得人多纷纷失业,失业的人群会开始缩减开支,消费下降,经济则进一步下滑(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典型的经济危机现象。

很多人一直对于2月10日开工抱有迟疑的态度,其实如果可以,国家也想多停一个月,但是每多停一天,对于经济的影响就多一分,以去年约100万亿的GDP为例,每多停一天,国家就损失约3000亿的GDP,国家等不起,企业等不起,而很多员工个人其实也等不起。

国家就像一台大的机器,我们每个人都像里面的零件一样,假如我们都不动国家就运转不起来,运转不起来就没有经济收入。国家没收入,我们个人更不用想有收入,过好日子了,要知道先有国才有家,所以如果真的3到5个月不上班,可以说整个社会都会处于瘫痪状态。当然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估计2月底或者3月初应该差不多能完全控制住,大家都能上班赚钱了。


周思敏


这次疫情对于个人而言呢。房贷。车贷,房租很多的开支,让八零后九零后喘不过气来。他们不敢休息,他们不能休息,因为房贷车贷不会停下来而不去支付。

如果3-5个月没有上班你又没有别的收入,你的存款也不足以支撑你接下来的生活,那你需要另外找出路,因为生活需要继续

3-5个月没法上班。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职业。更多的人宅在家里赚钱,社交电商,微商必然会迎来新的爆发点增长点。疫情我们无法控制,那只面对现实,从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疫情面前,做好有效的防控,从自己的事业和业绩方面找规划,从规划中平衡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卖初感001的仙女


【一】根据国内疫情最新通报显示;

截止到2020年02月12 日早晨09:39分,

确诊病例为:44726例,比前天增加了:2484例。

疑似病例为:21675例,比前天增加:3536例。

治愈病例为:4733例,比前天增加:716例。

死亡病例为:1114例,比前天增加:108例。

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还没有得到确认以前,新型肺炎患者就没有救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持续稳定增长的治愈人数,完全可以证明,目前我们并非全然束手无策。从总体疫情发展和变化上来看,可以说事态仍然在我们掌控之中。这是截止到二月十二日,全国新增确诊从及疑似确诊的趋势图。它象我们表明了疫情的传播己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开始逐步下降。

面对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的身体也并非没有任何防御措施,一般人的体内都有一个正常免疫系统,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免疫力”,当发现有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免疫细胞白细胞会迅速响应,聚集到病灶处,以“杀死”病毒,但在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大量体液、白细胞聚集到肺部病灶处,可能会影响正常呼吸,同时白细胞的“无差别攻击”也可能会误伤正常的肺部细胞,进而导致不良后果。

根据这些特征,医生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保证充足的氧气摄入,同时注意维持其他重要脏器及系统的正常工作,通过这些支持治疗手段,保障免疫细胞杀死病毒的基础条件,协助其发挥效能。此外,对于过度的、威胁生命的免疫反应进行抑制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当然,还需要我们积极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做好“早发现、早隔离”等工作。

【二】虽然全面复工尚且有待假以时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3到5个月内,陆续恢复生产,逐步走上名自的工作岗位是毫无疑问的。

眼下在疫情尚未出现拐点以前,强化防护、防疫工作,则势在必行。尤其是口罩的供给,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这个问题己迫在眉睫。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也曾透露,由于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防护物资的需求急剧增长,特别是口罩的缺口比较大。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口罩生产的复工率已经超过了76%,防控服装的制造行业,其复工率也达到77%,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为我们全面恢复生产,维持正常生活创造了先觉条件。

【三】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口罩产业整体产值近 100 亿,其中医用口罩为50亿。

目前我们的口罩生产能为 一天2000 万只。其中医用外科口罩产能是220 万只,医用 N95 口罩产能约为 60 万只。

福建省莆田市鞋业协会会长陈文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其实口罩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困难的是原材料。而且在专业设备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短期内研发出符合国家标准、可大批量生产的民用口罩,压力和难度都很大。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改变现状,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己发布通知,明确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

第一批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就包括:医用防护服,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使用口罩,生产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重要原材料,医用护目镜、防护面屏、负压防护头罩,医用隔离衣,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等等...。

由此可见,支持生产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的企业,抓紧释放已有产能,进尽快实现满负荷复工复产,支持有关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添生产线(设备)迅速扩大产能。是我们最终夺取战胜新型病毒肺炎全面胜利的重要保障。

【四】口罩作为一种医疗器械,无论是生产和销售都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适用标准不同,我们通常把口罩可分为医用口罩、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三类。

医用口罩又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最大的作用和特点就是,必须适用于医疗环境工作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挡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

当前大家普遍关注的N95口罩,它是符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研究所(NIOSH)的NIOSH42 CFR84-1995标准要求,包括N95、N99、N100以及R系列、P系列等医疗器材。

另外,全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煤矿企业的复产率为57.8%。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充足、民航、铁路、水运网络也都在正常运行。因此,大家不用担心,也毋庸置疑。未来的三、五月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绝对没有问题。

(完)


谁主沉浮155595148


现在就因为疫情的原因待在家里,不能去上班,基本都是吃老本,家里人多呀,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出去买菜都是买大白菜,因为就大白菜便宜1.59元。



因为喂奶孩子还是母乳,在吃的方面就比较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全面,而且今年大姑姐他们来和我们一起过年,也因为这个疫情回不去家,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光是吃饭就花费不少,还有孩子的奶粉钱,尿不湿钱,水电费,房贷,就盼着这个疫情早点过去,可以正常的工作,正常的生活!



每天看着疫情的信息,就目前来看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没有特效药,还是处于担心的境地,怕上班接触人之后感染怎么办呢?我是在香河,去北京上班只能乘坐公交车,然后换地铁,光这个就接触不少人呢?


新欣vlog


以下都是个人观点。

对于医疗人员来说,无意是一种艰难的考验。对防护物资供应也是一种考验。

对从业人员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看你是哪个行业的,餐饮业,旅游业,为主的行业冲击最大。

自媒体发达,疫情期间短视频,直播这些的新兴行业会活跃起来。毕竟的响应国家号召不许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衣食住行,这些民生需要也是一种挑战,毕竟一个城市的吃喝拉撒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条,供电供水柴米油盐蔬菜水果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一旦短缺,势必会造成人员恐慌,希望当地政府做好应急准备。

对于那些有房贷车贷贷款的人员来说,更是火上浇油,无法上班,不能工作你们还能顶的住么?



安小迪聊情感


目前,各地虽然仍没有脱离疫情危险,但不少企业已经悄悄复工了,毕竟关系到整个国计民生和经济水平,耽误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我总结了一下,分别是以下类型的企业:

1.涉及保障城乡运行的刚需型行业:供水、供电、油气、通讯、公共交通、环保、市政环卫等;

2.疫情防控必需的行业: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行业

3.群众生活必需的行业:超市卖场、食品生产、物流配送等行业

4.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况急需复工的相关企业。

当然,企业复工必须备好充足的医疗物资,拥有合格的工作条件,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保障员工的健康。所以,真正关系到社会运转的行业是不会停摆的。其他行业的员工,三五个月不上班,倒真的可能受不了,首先是自己的钱包受不了。企业一旦停工,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很难度过这么长的难关的。

但同样的,疫情严重也会加深“宅”文化,加深我们对外卖、物流、医药、游戏等行业的依赖和倚重,反而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优博讯


如果3到5个月不上班,我估计很多家庭都支撑不住了,特别是有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要还的,从春节到现在,家里天天在吃老本,大人不能正常上班,孩子们一天天在家不能出去上学,公司本来打算3号开工,现在一再延期,还不知道啥时候可以上班,就是开工了,疫情控制不住,也是扰的人心神不宁的,不开工,一想到每个月的账单,头就大了,今天看到一个调查:如果不工作,你的存款够花多久,我看着都惭愧,一个欠着一屁股账的,不工作,这疫情下,估计很多人日子也不好过,希望大家都挺住,静待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