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始終在醫院之外。


正解局出品


截至今天(12日)上午11時,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44742例,疑似16067例,死亡1114例。


從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數據看,大趨勢是放緩的。


全國人民都在翹首企盼“拐點”的到來,然而,在昨天的一次遠程視頻會診中,鍾南山院士稱“目前看疫情拐點還無法預測”。


“拐點”到底是什麼時候來?


1. 失約的拐點


拐點是疫情防控的轉折點,是戰勝疫情的希望。


所有人都在祈盼這一時刻的到來,然而,拐點卻頻頻失約。


鍾南山是“拐點論”的最早提出者。1月28日,鍾南山在做問答時,曾表示——


疫情什麼時候達到高峰,很難絕對地估計。不過應該在一週或者十天左右達到高峰,不會大規模增加了。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新聞報道)


按照時間推算,10天后正是元宵節。這也是後來廣為流傳的正月十五出現拐點的由來。


1月29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對話《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時也表示: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拐點將在正月十五左右出現,而這個拐點的出現是源於武漢人民的貢獻。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新聞報道)


幾乎在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採訪時,也斷言疫情拐點將出現。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新聞報道)


然而,正月十五到了,拐點卻遲到了。


2月7日,元宵節的前一天。央視新聞頻道的《共同關注》中,有記者向鍾南山院士提問關於疫情拐點的問題。


鍾南山表示,不能證明拐點到來,我估計這個拐點到來還有幾天。新增病例是最關鍵的指標,出院病例的話,大家對出院的標準不一樣,但是新增病例是一個重要指標。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鍾南山接受採訪)


在昨天的一次遠程視頻會診上,鍾南山稱“目前看疫情拐點還無法預測”。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新聞報道)


從“一週或者十天左右”到“還有幾天”,再到“無法預測”,“拐點”似乎逐漸變成了我們認知的“盲點”。


2. 無常的病毒


我無意於質疑專家們的專業水平,恰恰相反,我想替專家們辯解一下,預測“拐點”到底難在哪裡。


實事求是,無論是專家,還是我們普通人,做預測都是基於當時的環境與條件。


三位專家做出“拐點論”的時間,都在1月29日左右。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新增確診病例趨勢圖)


從新增確診病例趨勢圖看,當時武漢的新增人數大概不到500人/天,甚至在1月27日還略有下降。


誰拿到這樣的數據,恐怕都會頗為樂觀。


然而,武漢的感染存量大得嚇人,2月2日新增確診數猛增至1000人,2天后,又達到2000的數量級。距離專家做出預測後的十餘天,日增量依然維持1500人上下。


這可能是專家們沒有想到的。超越專家們預料之外的,還有病毒的狡猾程度。


隨著研究的深入,新冠病毒的特性,變得讓人難以捉摸: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不怕炎熱溼潤天氣;

德國格拉夫瓦爾德大學科學家發佈最新研究稱,新冠病毒在物體表面可存活9天;

鍾南山領銜新論文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潛伏期最長24天(雖然只是個例)

……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新冠病毒比SARS更狡猾,也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


在我看來,“拐點”的最大變量,恰恰是我們自己。


很多人看到了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整體呈下降趨勢,就斷言拐點已經到來。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全國疫情新增趨勢圖)


持這種論點的人,顯然太過樂觀了。


現在的防疫策略,像極了“關門打狗”。所有人都待在家裡,疑似的,排查一個,就隔離一個;確診的,發現一個,就治療一個。


用的是笨辦法,下的是苦功夫,確實非常有效。新增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下降,是必然的。


但要知道,這個方式有一個前提,就是全國人民都要待在家裡,坐等排查。


以2月11日上海的數據為例,僅新增1例確診病例。同期,上海地鐵的日客流量不到150萬,僅為以前的十分之一。


顯而易見,上海人不可能一直待在家裡,上海地鐵不可能一直空空蕩蕩。


如果從春節假期算起,全國人民已經整整在家宅了20天,很多人不得不踏上工作的歸途,而此時,全國每天的新增疑似病例仍然有3000人之多。


即將到來的復工潮,便是拐點的最大變量,也是拐點預測的最大難點。


3. 疫情防控的主戰場


正解局的一位讀者朋友在蘇州某開發園區工作,我問他企業復工的情況,他告訴我,他們園區,既不希望企業復工,又希望企業復工。


他的意思,我想大家應該都能明白,不希望企業復工,是因為人員迴流,會增加疫情擴散的風險;希望企業復工,是因為企業早晚都要復工,與其一擁而上失控,不如徐徐圖之有序。


難就難在有序、可控。


假設一個家住南京的人,要回到上海上班。他可能的行程是:南京的家-地鐵-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地鐵-上海的家-地鐵-公司。


這一路,他要接觸不計其數的陌生人,處在不可控的風險之中。可能成為風險的受害者,又可能成為風險的傳播者。


如何有序復工,控制風險,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決定著疫情的走向。


疾病診治的戰場在醫院,但是,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卻始終在醫院之外。


這便是鍾南山說拐點無法預測的根本原因。


今天早上,鍾南山#新冠肺炎疫情有望4月前結束#登上了微博熱搜。媒體報道稱,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鍾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預計峰值將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新聞報道)


剛看這條新聞很高興。但再找來原版報道看一下,原來鍾南山說的“hope”(希望)。只是他個人的希望,而非做出的預測。


鍾南山都無法預測的疫情“拐點”,到底啥時候出現?


鍾南山是科學家,不是神仙,更不是算命先生。斷章取義鍾院士的講話,是給疫情防控添亂。


復工潮即將到來,與其天天盯著未來的拐點何時到來,不如從眼前的小事做起。保護好自己,已經是在為防疫做貢獻了。


當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自我負責的點,疫情的拐點便能真正到來。


正解局,一個有見識、有深度、有誠意的時勢財經大號。在這裡,穿透信息的迷霧,在這裡,發現真實的中國。局長是各種報告愛好者,收集了上千份各行業報告,關注正解局回覆關鍵詞“行業”,可獲得多行業最新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