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心说”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天文学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在“地心说”的年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个观点是中心思想不能改变,观测的数据都要在这中心思想的指导下来进行模拟,所以“托勒密”也算是被逼无奈,其它天体都围绕着地球旋转,为了更符合观测数据,只能通过大轮子套小轮子,小轮子再套小小轮子来运行,实际上“地心说”的模型是十分的复杂,“托勒密”的“地心说”在当时算是很精准了,要不然也不可能说1000多年不被人们放弃,再加上运动的相对性,理论上我们是可以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模拟所有天体的运动轨迹,唯一的缺点就是运动起来有点复杂,所以在中世纪的天文学界,流行着一种更简便的一种模型,就是水星和金星围绕着太阳转,然后太阳带着水星和金星再围绕着地球转,这个模型就要比“托勒密”的“地心说”要简单一些,但是地球是中心的这个思想是不能够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原因有两个:

  • 第一个:在当时的宗教不允许,不能违背宗教的思想。
  • 第二个:当时的人确认为是宗教说的是对的,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之下要想改变所有人的思想是有多么的困难,然而,还是有人抛开了传统思想的枷锁,一个即将改变世界的思想是悄然的诞生了,这个人就是“哥白尼”。

日心说”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天文学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是什么改变了传统思想

“哥白尼”出生在1473年文艺复兴时期,波兰的一座小城“托伦”,他父母都是商人,家庭条件还算可以,但是他很不幸年幼丧父,之后一直是由他舅舅领养。在大学期间,“哥白尼”学习的是艺术学专业,但是对数学和天文产生了兴趣,于是他经常就去听一些数学、天文等讲座,可能正是对数学的敏感性,“哥白尼”发现如果把太阳换作是中心,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那整个模型就会变得简单多了。虽然也需要一些本轮来更符合观测数据,但是远远比“托勒密”的“地心说”要简单的多。

日心说”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天文学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哥白尼”犹豫了,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舅舅在当时还是一名主教,“哥白尼”毕业之后有一段时间一直是他舅舅的秘书和医生,本职是一名教士,所以内心就开始挣扎了,于是“哥白尼”就去查阅了一些前人的资料,他发现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认为这个太阳是中心了,这个人就是“阿里斯塔克斯”。

“阿里斯塔克斯”他也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这个人就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认为地球一定是个球体,可是在“毕达哥拉斯”的眼中,“火”才是最完美的,于是“毕达哥拉斯”曾经提出过一个叫做“中心火”的模型,就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着一个叫做“中心火”的大火球在旋转的,他认为这才是最完美的。对于“中心火”“毕达哥拉斯”是这么解释的,他说“中心火”在地球的对面,就是它一直是背对着我们,我们只是看不到而已。

“阿里斯塔克斯”就开始想,太阳会发光、会发热,这不就是火吗,那这个“中心火”为什么它就不能是太阳呢,于是“阿里斯塔克斯”就提出了最早的“日心说”。实际上这就是“毕达哥拉斯”中心火理论的改版。

日心说”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天文学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哥白尼”恍然大悟,万一“毕达哥拉斯”和“阿里斯塔克斯”他俩是对的呢?“哥白尼”通过计算如果把太阳换作是中心,那问题就简单多了呀,于是“哥白尼”用了大概30年左右的时间,在1536年左右“哥白尼”的著作诞生了《天体运行论》,这本书就是天文学革命的开端。

这书主要有这么两个中心思想:

  • 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着太阳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月亮的中心,也就是月亮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
  • 地球的“周日视运动”就是因为地球本身自转引起的。
日心说”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天文学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strong>图解: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终于是引入了自转的概念,那今天在我们看来,“哥白尼”的“日心说”也不是绝对正确的:

  • 第一点:它还是保留了天体中心论,而真实的宇宙是没有中心的。
  • 第二点:在“日心说”模型当中仍然认为说天体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并且保留了部分本轮来更符合这个观测的数据。
日心说”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天文学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strong>图解:日心说与地心说运行轨迹

但“日心说”重点并不是这个理论本身,而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真理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天体运行论》写完了之后“哥白尼”也并没有急于发表,因为他知道一定会受到教会的反对的,而且在当时教会是有权利剥夺个人权利的,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但最终还是在一个出版商朋友的劝说之下,勇敢的迈出了这一步,为了能够让《天体运行论》成功的出版,他这个朋友还特意给《天体运行论》写了一篇序言,大致内容:《天体运行论》这本书里边提到“日心说”,只是为了处理实际问题时提出的假设,并不是这个真实情况,宇宙的中心仍然是地球,序言末端还说是献给伟大的“保禄三世”(当时的教皇)。

日心说”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天文学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革命的种子

正是这一篇序言让《天体运行论》在1543年成功的发表了,但很不幸“哥白尼”也在同年因脑中风与世长辞了,这一本书刚一发行,其实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波澜,只是为了之后的革命埋下了一个种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天体运行论》能够通过当时教会的审查,主要靠的就是那句献给“保禄三世”,教会的人一看以为是拍马屁的书,所以也没有认真看,就算是他们认真看了也不一定能看得懂啊,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了,还真就把这本书的这个序言当真了,真的就当做一种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当时的天文学家还是比较认同这个“地心说”的,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这个“日心说”只不过说是一种便捷的方法,所以说《天体运行论》不是革命的文本,而是开启革命的文本。

50多年之后,在意大利有一个人让“日心说”是正式进入了大众的世界,这个人就是“布鲁诺”,而他并不是天文学家,他只是一个哲学家,因为他没有进行过这个天文观测,只是在哲学层面上探讨过一些问题,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恒星天。另外他还是一名这个虔诚的教士,17岁就进入修道院,24岁成为了正式的神父,可是仕途上不顺,并且逐渐感受到了教会虚伪的面孔,再加上一些逆反心理,他就认为为什么教会就是权威呢!为什么我一定要听从教会的观点呢!一个偶然的机会“布鲁诺”就发现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看到了“日心说”的观点,于是他就大肆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公开反对教会。

日心说”是敢于突破迷雾,为追求天文学的革命打响了第1枪

1593年“布鲁诺”正式被捕受到了罗马宗教的正式审问,当时念在“布鲁诺”也算是正统这个天主教出身,教会还给了他一次机会(只要承认教会的绝对权威),也就大事化小了,显然“布鲁诺”他没有妥协,在被囚禁了7年之后, 1600年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布鲁诺”被处以了火刑。

这件事让当时的教会有点重视,而“布鲁诺”事件也仅仅是革命的第2枪,正式的把“地心说”推下历史舞台的,还有后来主要的三个人的贡献“第古”、“开普勒”、以及“伽利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