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为什么没有评上211或者双一流呢?

浦世航


南京医科大学是一所实力非常不错的医药类大学,综合实力在校友会19年中国医药类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5,除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外,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医药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并且在第四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其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评估结果为A+,排名全国第1。可它却既没能入选双一流,也没有入选211。

上一次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名单,是根据2012年第三次学科评估结果评选出来的。名单中,医药类大学总共11所,跟南京医科大学同为西医类医学院校的,也就只有协和、二军大、四军大和天津医大。协和入选没人会不服,而其他三所也本来就是211,它们都有学科被评为了一流学科。

所谓的双一流大学,其实就是原来的985、211大学,外加一些其他的“双非”大学(非211、985)。在第三次评估结果中,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参评院校中排第4,评分85。而且在其他的医学类参评学科方面,它也表现不俗,基本都能评个B+。很多人觉得它是可以跟其他“双非”大学一样入选双一流的,可却没能入选,让人感到非常意外。

而江苏的“双非”大学中,却有4所入选了双一流大学,分别是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这个数量已经非常庞大了,超过了绝大部分的省份。所以我想,南京医科大学没有入选双一流或许是因为“顾全大局”,总不能一个省份过多吧。

除了南京医科大学以外,还有很多实力强劲的“双非”大学没有入选,比如同为西医类院校的首都医科大学,常年在各大“双非”大学排行榜中充当“大哥大”的昆明理工大学等。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的话,南京医科大学没有入选,也能得到点安慰了。

双一流大学的评选为5年一次,实行滚动淘汰机制。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能在短短几年内,就排到全国第1,也说明了该校入选双一流的决心,相信一定能在下一次双一流评选中成功入选。

至于它在2000年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评上211,原因就比较的简单了。当时评选211的时候,会根据每个省份的教育水平分配一定的名额。江苏省的教育水平是出了名的高,最终入选的211大学也有11所。这11所大学类型不一,有综合类的,也有行业类的。

而南京医科大学没能入选,只能说当时同省份其他几个“兄弟”的实力更强一些吧。毕竟,它不是像西藏大学、宁夏大学那样的“独生子”。你觉得呢?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我是教育港湾,敬请关注!^∀^

附:19年中国医药类大学前15名(仅供参考)


四眼学长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南京医科大学是一所位于江苏的著名医科大学。基本是江苏省的一所医疗卫生界的地头蛇院校,几乎垄断了江苏的医疗资源。南京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实力强劲的大学,为何没有评上211或者双一流呢,这个说来话长,听我慢慢道来。

南京医科大学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和其他地方医科大学不太一样,比如其他省的医科大学基本都是当地最厉害的综合大学医学院独立建校,比如山西医科大学来之老山西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来之老河南大学等。

南京医科大学,最早可以溯源到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从镇江(曾经的江苏省会)迁至南京,和南京大学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当年两校合并没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老中/央大学医学院是后来的上海医科大学,现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

211时期

当年211工程院校建设,竞争非常的激烈,基本上一个部委两个名额,一个省一个名额,但是江苏省却破格给了两个名额,据说是江苏废了很大劲才通过关系搞到的,这两个高校是: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而当时南京的2个全国重点大学都没有进去211工程、比如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学院)。所以南京医科大学进211概率几乎为0。

当然进入211的医学院只有上海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华西医学院,中山医学院这4所全国重点大学,而南京医科大学实力当时别说和这4个医学院比了,就是和湘雅医学院,同济医学院比也差距甚大,所以211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而且当年实力也很糟糕。比如没有首批博士点。

双一流高校

2017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除了原来的211院校外新增了25所非211院校。

其中行业领域最大的赢家是中医药,总共有4家入选: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医药大学。从地域分,江苏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赢家,总共有4所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入围双一流。不过南京医科大学再次错过良机。

因为西医院校只有协和医学院入围,而另一个厉害的首都医科大学都没有入围。所以南京医科大学心里稍微有点安慰。因为双一流比拼,其实就是行业内的比拼。

几个地方医科大学的比较,南京医科大学名列第二

教育部第四次学科比较,南京医科大学虽然学科评估成绩不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得了A+,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都获得了B+,但是和获得两个A的首都医科大学还是有点差距。

国家大奖的比较

南京医科大学在2018年的“中国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新体制”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而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南方医科大学都获得两项二等奖,从大局来看,南京医科大学还有点落后。

在院士和杰青候选人方面,南京医科大学表现突出,各有一名教授入选。而首都医科大学实力恐怖,共有3名院士候选人,一名杰青候选人。温州医科大学也不甘示弱,也有两名院士候选人,一名杰青候选人。


所以在几个地方医科大学比拼中,南京医科大学并不是绝对的老大,所以即使下一次双一流再西医扩招,南京医科大学能进的概率也不是百分百。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关注,点个赞先



高校专业那些事


评211或者双一流,很重要是学校的水平,不过在某些方面,水平并不是重要的,而是其他因素。评211和评院士之类差不多,在同等水平下,需要的是政治、运作或者运气等等。

<strong><strong>

首先,评211,部分参考了地域。比如,青海、宁夏、云南、西藏、海南等教育贫困省,都有1个211大学,这些大学跟南京医科大学根本没法比,明显是最差的一个省最低要有1个211 名额。其中新疆有两个211名额,原因是新疆自治区还有一个新疆建设兵团,石河子市是新疆建设兵团的最著名的城市,石河子大学属于建设兵团的,新疆大学属于自治区。



南医属于江苏省,江苏省是教育强省,有11所211院校,北京26所,上海9所,湖北和陕西都是7所,江苏隔壁,也是教育大省的浙江,才1所,江苏把南医牺牲掉也非常正常,不可能江苏比人家多很多,其他省份会有意见。


另外,评211之类的,还按行业分。比如,音乐,体育、政法等都只有一所高校入选211,其他落选的名头都非常大,在行业内比南医的名头要大多了。有的行业只有2所高校入选,比如财经、外国语等大学。医科大学已经第二军医大、第四军医大、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评211是2000年,评双一流是根据第三次学科评估结果,而对于当时的南京医科大学来说,总体排名在医科大学里排名不是很高。据2013年南医自己的报道:5个学科排名全面提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由上一轮的第4名升至第3名;基础医学由第9到第7;口腔医学由第8到第6;临床医学位居第18位,护理学排名第8。



在2017年,南医在第四轮学科评估里,基础医学为B+,临床医学为B+,口腔医学为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A+,护理学为B+。


可以说南医一直进步。对双一流来说,5年一轮回,但能不能轮进去,还不太好说,有时候需要运气,也需要运作。比如,当年,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都是同一水平的学校,电子科技大学原先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当时的校长能量大,把学校改成了电子科技大学,还评入了98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是个211。还有江西财经大学,连个211都不是,虽然实力比南昌大学高,但211属于南昌大学。这些都无法说理。只是希望南医有可能被评上。




五道口的颜学姐


评211那会,南京医科大学确实不是那么的强,没评上不冤枉。

但是,在高校大合并之后,特别是一些医学强校被并入综合性大学后,普遍在走下坡路。独立办学的医学院校都在走强,在大发展。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南医大沈校长,在沈校长的带领下,南医大越来越厉害了。

没有评上双一流,不是南医大不厉害,相反,南医大比评上的南中医和中国药科要更强。也许是江苏强校太多,如果都按实力评,那就太多双一流了。


实验室的那些事儿


估计,211初评阶段,倾向于综合性大学,包括卫生部直属院校大部分走了合并路线,进入211或985。

第二个因素,按照行业或部属,国内当时医学院校实力普遍比较强,按照行业或部属分配名额有限,协和、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进入211。省属院校名额也有限,江苏省重点建设苏州大学,南医就没有名额推荐了。类似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一军医)等有实力高校情况类似,因为行业、省属的名额限制就没进去。

类似的有江苏大学,90年代就是全国重点大学,机械工业部直属,但机械工业部重点建设吉林工大、湖南大学、合肥工大,包括后来兵器工业总公司合并进机械部的北京理工等知名高校,其余部属高校改成省部共建,因为省名额限制遗憾落选。江南大学当时综合实力感觉要略低于江苏大学,但属于轻工业部(当时的轻工业总会)排名靠前院校,就以行业或部属名额进入211,得到快速发展。


iceberghan


当时根据第三轮学科评估,南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与复旦并列第三,入选一流学科的是排名前两位的 华中科大与北大, 第三名没有入选,在加上在统计期间的那几年,南医大没有获得过自然科学二等奖,因此没有进入一流学科大学,是正常的,不存在黑幕之说。


下一轮动态调整,南医会上岸,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南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是A+,肯定入选,在19年刚刚颁过的国家级奖项里,南医拿到一个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门票啊,有自二直接进,比如河大的生物,宁波的力学都是靠自二进的,因此,下一轮动态调整中,南医最少进一个学科,甚至有可能是二个。




12345665451661


南京医科大学是国际知名高校,在各类国际排名中均比137所985、211、双一流高校中的大部分表现出色,在多个榜单中位列中国独立医科大学榜首。

最新的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南京医科大学中国排名64,亚洲排名174,全球排名810。


ZhaoMX


南医在江苏是最好的,但是在国内医学院校(包括综合大学医学院)里实力一般,只是十几名,进不了211很正常。

读医学院首选协和医学院、北大医学院、上交医学院和复旦医学院;其次是浙大医学院、华中同济医学院、川大华西医学中心、中山医学院、中南湘雅医学院等被名校合并的著名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属于第三档,与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差不多。


RaymondIT


目前独立的医科大学211只有天津医科大学。入选双一流的独立医科大学也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主要是因为独立医科大学学科门类少,办学规模也小,在这些评比中不占优势,但是看看录取分数就知道,虽然不是211双一流社会认可度很高。

所以南京医科大学没有入选很正常,首都医科大学也没入选,不过医科类大学就业地域性强,大多数牛逼医院也不会特别强调985/211。就像北京很多三甲要首都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未必要其它地方一些985毕业的,别说211了。


有关高考的那些事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小西是盐城人,平时大家一起聚餐喝酒的时候瞎唠过,不一定准确,仅仅是个分享。

211评估时,侧重的还是综合性院校,在评选过程中师资、科研水平、经费、成果、学术影响、基础建设等都是评估的条件。在这个体系下,医科大学不占优,其中的5所医科211大学在2000年左右的高校合并潮中已成为985大学的医学院/医学部。

211名额除教育部直属在,原则上其他部属一到两个名额,各省原则上一个名额。

当时的南京医科大学发展也不如今天突出,关键还有当时教育部已破例给江苏2所省属大学211的名额(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已是难得。另外一个破例的是新疆,省级建设兵团额外增加1所211工程,有2所省属211大学名额(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记得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也是要的2个名额,后来只有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工程。这个大部分兄弟省市1个名额,江苏2个已经是突破,3个的话难度太大...

换句话说,当时省里扶持的是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

"双一流"的一路学科评估和第四轮学科评估其实有不小的差异,在入选的一流学科中不少都是"自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