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试卷中“概述”、“概括”题是怎样解答的?


申论试卷中“概述”、“概括”题是怎样解答的?

肖飞老师讲申论

申论知识百问百答(32)

概述题的解答,一般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并有几百字的字数限制。概括题的解答,一般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有层次,也有几百字的限制。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举出几例真题参考答案,供考生参考。

[例一]

国考•2001年第一题:

有条理地概述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能超过200字。(满分20分)

●参考答案:

由于美国有关部门接受了一个研究小组根据其研究成果提出的应禁止使用含PPA药物的建议,美国药品公司便忙活起来,其中明显有商业竞争的因素。风波所及,各国都很重视,有的态度理智,有的出现惊慌。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谨慎提出要暂停使用此类药品。对此,不少民众产生迷惑,甚至拒服含PPA的感冒药。有关检测部门指出并未发现由于服用此类药品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报告,但专家则认为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具有滞后性,提醒要加强药品的监督检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申论试卷中“概述”、“概括”题是怎样解答的?

肖飞老师讲申论

[例二]

国考•2006年第一题:

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0分)

●参考答案:

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及相关问题,D部长与网友进行了广泛交流。其谈话要点主要如下:

(1)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的事故,其发生原因可归结为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建立一套应对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的程序,可使一般事故通常不会演变为突发公共事件。

(2)当前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社会根源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对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至关重要;就业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风险。

(3)非典事件说明我国的公共卫生防疫体制有待完善,但事实证明我国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和动员机制非常有效,所以才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对疫情的控制与消除。

(4)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定富余财力,才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但是国家强弱不是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条件,动员体制和应急机制也至关重要。

(5)为应付和预防各种灾害而付出的物质代价,实质也是一种浪费,只不过这种浪费不是腐败所致,而是自然原因所迫,是可以容忍的。

(6)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可保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各利益集团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要以大局为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普及性常识教育是必要的。

申论试卷中“概述”、“概括”题是怎样解答的?

肖飞老师讲申论

[例三]

省考•2009年江西第一题:

请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民生问题。(2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准确、有条理,不必形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外需环境恶化,由部分企业“倒闭潮”引发的农民工“失业潮”愈演愈烈,并引发连锁反应,使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导致待业绝对人数上升,就业成为我国面临的首要民生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不公是持续困扰我国的一大体制痼疾,目前收入分配差距呈“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居民消费。

教育是民生之基。由于教育改革的方向偏差,导致部分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适龄人口“受教育难”。

保障是民生之安。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不够配套,历史欠账多,导致部分群众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缺乏安全感,无力或不敢消费。

申论试卷中“概述”、“概括”题是怎样解答的?

肖飞老师讲申论

[例四]

国考•2002年第一题:

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满分20分)

●参考答案:

以先进科技为内核的网络发展就像一柄“双刃剑”,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正面有利效应和负面不利影响。就其正面和有利之处看,网络以便捷迅速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了经济、政治(政务与政府工作)、教育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和人们休闲娱乐多样化的发展,给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网络又干扰了人们既有既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犯罪上升和多发,从而影响了个体生活的安全与整体社会的稳定。

定期发布申论概括题、申论对策题、申论综合分析题、申论应用文写作题各题型案例解析,公务员考试(国考,省考)相关资讯。

更多案例请关注微信订阅号“肖飞老师讲申论”。

申论试卷中“概述”、“概括”题是怎样解答的?

肖飞老师讲申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