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不知道为什么网上那么多声音认为《寄生虫》不配得奥斯卡最佳,抛开别的,谈谈我看完电影《寄生虫》的感受。

看影片的心路历程是懵-害怕-思考。导演奉俊昊通过大量对比的手法表达影片想要输出的观点,塑造的有钱人形象——体面,奢侈,伪善,塑造的穷人形象——小气,精明,能算计,人物形象立体而丰富。也有人质疑有钱人怎么可能那么傻,那么单纯,那么大的豪宅怎么可能没有摄像头,导演建立了这样一个前提为的是产生戏剧性的矛盾从而引发这样这样的故事。

1、穷人的味道是葡萄干味?

“气味”是贯穿影片的一条重要线索,最开始多颂说司机和管家身上是同样的味道,还说美术老师身上也有差不多的味道,回到家后他们一家还讨论洗澡要用不同的肥皂,洗衣服用不同的洗衣粉,实际他们的身上是长期居住在地下室的发霉潮湿的味道。主人朴社长和妻子说司机身上有一种味道,说不好是一种什么味道,地铁味?有点像坏了的葡萄干的味道。

《寄生虫》|好片儿

富太太嫌弃司机身上的味道

经历一场暴雨后,即使司机换上西装革履,身上仍是褪不去的潮湿发霉味道,女主人捏着鼻子打电话,司机隐隐地闻了闻自己的衣服,此时,他的自尊心已经被触碰到。

《寄生虫》|好片儿

朴社长厌恶死者身上散发出来的恶臭味道

最终正是因为朴社长想要拿前管家丈夫身子底下的车钥匙被死者长期居住在地下室身上散发的恶臭气味熏到无法忍受才激发穷爸爸的痛点致拔刀杀死朴社长

《寄生虫》|好片儿

有钱人的衣服大方得体,,穷人一家有衣服穿就不错了

影片通过“气味”作为一种隐喻,穷人和富人是两个阶层,穷人身上是带着抹不掉的味道。

通过影片的宣传海报可以看出有钱人一家服装得体大方,没有褶皱。穷人一家着装随意,他们一家能穿出一身干净的衣服而不用去救济区从旧衣服堆里捡就知足了。

2、地下室马桶屎尿屁喷涌而出的时候我震惊了

影片中穷人一家住的的半地下室,之所以影片能够得到韩国观众的共鸣,原因是有很多韩国底层都有过住半地下室的经历。

《寄生虫》|好片儿

暴雨中富人与穷人的状态对比

下暴雨时候有钱人家的小孩子是想着在草坪中搭帐篷度过不一样的夜晚,孩子的父母在沙发上守护着孩子。穷人一家刚从一场心惊肉跳的场景中出来顾不上喘息就要回到他们的半地下室去解救那个属于他们的家,水位已经涨到肩膀的位置,穷爸爸没有选择只能往前走,去解决眼前这乱糟糟的一切,他的表情也流露出了无奈

《寄生虫》|好片儿

基婷抽着烟坐在马桶上防止粪便喷涌出来

暴雨中马桶里喷涌而出的污水,喷的那么高,那个镜头是全影片我认为最有冲击力的画面。基婷无奈的爬到马桶盖上点上一支烟平息她此刻复杂无奈的心情,画面左边晾着他们家人的衣物,衣服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怎么可能没有潮湿发霉的味道。

3、同属于贫穷阶层却要相互伤害

影片的转折发生在前管家发现一家四口的行为后,双方都知道了各自的意图后,前管家从有求于人的态度立马转变为握有主导权的一方。

《寄生虫》|好片儿

穷人一家被前管家威胁

两家人发现各自的事情败露后怎么没想如何让双方都有好处,通过和解解决一下问题呢,基宇一家鬼主意那么多,非把事情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导演如此编排也是想说明即使同属穷人阶层,哪一方稍占有主动权后即伤害另一方,共赢不是他们的首要想法,也揭示了穷人阶级的贪婪,自私的特性。

4、如果是你将自己归入哪个阶层

如果让观影人代入,你会将自己归为穷人阶层还是富人阶层?通过搜索数据发现绝大部分人会将自己归入穷人阶层,即使是收入比价可观的人也会将自己代入穷人阶层。谁不是天天挤地铁,身上是有地铁味道的人。影片中描述的富人一家生活状态是现实生活中少有人可以达到的,毕竟他们家三只狗的零食都是不一样的。

任何优秀作品的诞生都是有着复杂且特殊的社会背景的,一旦抽掉社会背景讨论即失去了意义。影片的社会背景是韩国,没有百分之百了解韩国当下社会背景可能我们也不能百分之百理解《寄生虫》的全部意义。

《寄生虫》|好片儿

基宇梦想着努力赚钱买下豪宅

影片最后基宇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下豪宅,希望能够让苟活在地下室的父亲有机会来地上看看。还好只是一个梦,如果是现实那就太理想化了,那么影片整体效果会大打折扣。据相关人员计算,按照基宇的收入,他想买下豪宅需要500多年的时间。希望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悬念式的结尾就挺好。

《寄生虫》|好片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