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本草纲目》、《医宗金鉴》,《黄帝内经》等等的药方,现在都失效了吗?

时代改变1


这些药方肯定没有失效了。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医学宝典,其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尽管随着社会环境与格局的变化,有的药方可能并非能有其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今天的人不可亵渎古人,我们需要的是抱着一颗谦虚的心态,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理论一分为二的实事求是的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加以利用。


润知醒


怎么可能,失效只能说明没看懂,症候没分清楚,不然几千年传下来的经典怎么可能就失效了呢?古时候治病比现在严谨多了,比如感冒伤寒论里分了十几种,而有不同的方,现在感冒直接感冒冲剂,或者感冒通,不管你是否怕冷,还是怕风等等,中医之所能几千年不衰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


莫江柏


黄帝内经:源自战国佚名《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译文:人身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循环不息的,一旦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凝滞不通……脉气不畅通,就会突然作痛。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句中医俗语,意思是如果气血畅通就不会疼痛,如果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

中医讲的“通”原本指气血的通畅,而气血运行的通道叫经络,所以“通”也就是经络通畅。经脉的作用是决定生死、诊治百病、调理虚实、运行气血、营养阴阳、濡润筋骨、滑利关节。这个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组织的通道,是通过运行气血来调控的,人体气血的运行沿着经络循环无端。

这个生命通道“不可不通”,一定要保持通畅。一旦不通畅,就会发生病变。一旦病变,就要想法疏通。如果经络堵塞了、不通了,就会出现气滞血瘀或者气血虚弱的现象,这样五脏六腑不能得到濡养,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真能学通者,必成一代名医!


草屋和二亩地


古方是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其中有很多疗效显著者。至今,很多中医在临床上依循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这些方剂,或使用原方,或加减运用,皆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运用古方时,必须是所治病证之病机与原方主治证之病机基本相同,若有一二次要症状与原方不同者,则可稍事加减,而在加减化裁古方时,一定不能改变原方的配伍法则。

但也有效果不佳者,究其原因,除辨证论治差误外,还涉及到是否正确理解古方的方义,以及合理加减古方药味等问题。所以不是药方失效了,而是用的人的问题。

运用古方治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能改变原方的君药;

二是不能改变原方的组方原则;

三是所治病证的病机与原方主治证的病机基本符合。如此化裁运用,斯为合理。

药是工具,人是操作工具的。时代在变,但只要灵活运用,活学活用,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好地验证古方的功能效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临床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吾爱分享资源


不会失效。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

中医的难处在于诊断,望闻问切,四个字虽然简单,但却需要大量的经验来积累,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也要有大量的病人和医疗经验才能丰富自己对各种病症的直观认识。就像我们老百姓除了感冒发烧,有的病听都没听过过更不用谈怎么治疗。

再一个对症下药,同一个药方针对不同的病人要有适当增减,比如老年人和年轻人用药要考虑药性强弱,快医还是缓治。同样是感冒头痛一点还是咳嗽重一点,不同的治疗药也要适当增减。

就像烹饪,同一道菜,老人多放盐,因为老人口重,四川人可以多放辣。

以前学医要要一二十年才出师,期间除背药方歌诀还要跟着望闻问切,手把手教,一人教数人而已,老师最后要跟着徒弟诊断看病开药恰当后才出师,现在的大学理论重却少了广泛的实践,在医院上手慢容易边缘化或直接按西医仪器诊断。

所以很多人抱着中医药方和本草纲目是治不了病的。

很简单,就跟从没煮过菜的人拿着食谱做不了好吃的菜一样。

但放到厨师手里要新菜谱做一道新菜却很简单!


田舍散人


什么叫失效,现在是不懂中医中药的人说话最大声。古代传下来的方子没问题,原因是和目前的中药质量和学医人的辩证思路和经验。



大道口合天理


没失效,不要看网上的喷子,很多都是西药的医药代表雇人在网上传的,因为西药利润很高。中医药是一门经验学,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保持本心就好。


浓茶烈酒咸菜根


药方是针对疾病开据的,只能说是有无疗效而已。 而失效是指,药物本身的特性,失去了。这是两个概念。

古代的中医药书籍,药略方剂永远为人类所用,称得上博大精深这四个字的,只有我们中国的中医理论。


海阔天JQK


这也是中医现在没有西医火的原因,因为中医讲求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而这个辩证的能力是需要人的悟性乃至多年临床经验培养,而不是随便一个方子给药场批量生产销售。其原理也是和西医不同,望闻问切也是一门不好量化的学问,所以中医发展参差不齐。


道定领悟


失效的是现代人的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