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草食动物也能吃肉,肉食动物却很少吃草?

阳光仙行者


为什么草食动物也能吃肉,肉食动物却很少吃草?

在大家的印象中,草食动物都是吃草的,比如牛或者羊和兔子,更准确的说草食动物应该是植食性动物,吃草,或者吃植物嫩叶,木质等都是植食性的,那圆滚滚,可爱的大熊猫就是吃竹子。但大熊猫也吃荤,从理论上植食性动物都可以吃荤,但肉食性动物却不能吃草,要不然肯定消化不良,时间长了肯定得挂!

为什么牛羊能吃草

吃草是一种超强的生存技能,比如我们人类是杂食性动物,能吃肉也能吃草,但我们吃得“草”却是植物中比较特殊的,我们称之为蔬菜,或者水果,或者部分植物的嫩芽等,因为这些都是植物中比较短纤维的部分,因为我们的胃只能消化这些比较柔软的纤维,牛羊则能消化草料中韧性很强的纤维,它们能消化是因为有两个原因:

  • 牛羊的肠道中具有纤维素酶
  • 牛羊的肠胃有适合纤维素酶发挥作用的地方

我们所说的纤维素酶并不是单体酶,而是能降解纤维素成为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包括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人体消化道中不存在这些酶,所以对草料中的那些韧性很强的纤维无能为力,因此即使我们能吃下这些草,也会消化不良!

纤维素酶

牛羊的肠胃中光有这些纤维素酶还不行,比如我们人类的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一般24小时左右,当然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短于这个时间,也有人高于这个时间,但对于各种草料的韧性纤维来说,纤维素酶根本就来不及发挥作用,所以牛羊自有一套方法来对付!

牛的消化系统

以牛的消化系统为例,它总共有四个胃

第一胃:瘤胃

第二胃:网胃

第三胃:重瓣胃

第四胃:皱胃

牛属于反刍动物,所以它的胃在植食性动物中的结构非常具有代表性,它的食物在四个胃中的回转流程是这样的:吃下去的草料首先会在瘤胃中,这是储存发酵食物与营养吸收一体,但牛往往吃草时狼吞虎咽,根本就来不及细嚼就已经吞下,这些草料都会暂存在瘤胃中,然后牛在闲着没事干的时候会反刍到口中继续咀嚼,然后进入网胃中。在这里网胃会继续消化经过了咀嚼但仍然比较粗大的食物,而细碎的食物则会进入重瓣胃,继续挤压磨制食物,吸收营养与水分,最后被送到皱胃中吸收。

这四个胃中,都具备了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但分工各有不同,比如瘤胃主要是储存食物,网胃和重瓣胃主要是粗磨和细磨食物,而皱胃则主要是吸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网胃和重瓣胃,就是大家迟到的网格状的牛肚和牛百叶(重瓣胃),特征非常明显。经过这些胃消化磨制过的食物,最终还会被送到牛的肠道中继续吸收营养。

牛的胃体积是最大的

牛的肠道是体长的二十几倍,植食性动物的肠道都比较长,食物停留得久,才能让各种酶发挥作用,才能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被动物所吸收,当然这个肠道长度太长,也会在厌氧性菌群的作用下生成甲烷,所以牛打嗝和放屁出来的甲烷量是很可观的,如果各位比较留意的话,肯定有人看到过将牛屁收集起来做燃料的新闻。

  • 胃石助于消化

有胃石的动物并局限于草食动物,比如鸡就会吞下小石块帮助消化,鸡胗就是和胃石一起磨制食物的地方!还有植食性恐龙也会吞下石头,通过胃部的蠕动带动石头一起成为磨制食物的得力工具。

鸡的小消化系统

老虎狮子为什么就不能吃草?

老虎和狮子一样,胃肠道中不含纤维素酶,它们和人一样没法消化这些韧性很强的植物纤维,还有食肉动物的肠道很短,那些植食性纤维也来不及发酵就被排出了体外,所以你如果强行给老虎狮子吃下草料,那估计吃什么拉什么了!

另外老虎狮子的牙口是用来吃肉的,门牙虎牙非常发达,但咀嚼的臼齿几乎不存在,已经退化成了裂齿,所以即使喂它吃草,它们也无法将草料细细咀嚼后咽下,所以这个第一道硬件就不合适了!

臼齿已经退化成了裂齿

还有需要注意下的是,尽管草食性动物能吃荤,但它们并不适合长时间吃荤,因为它们的肠道太长,而肉食类比植物纤维容易消化,根本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在肠道中发酵,假如吃了太多的肉类,估计反而会消化不良了,这个不是吸收问题,而是排泄,可能会便秘!

草食动物吃肉的案例:

路透社曾报道印度一头牛在一个月之内吃掉了48只小鸡。

鹿会吃掉受伤后无法飞走的小鸟,还被人拍到鹿吃野兔的尸体。

河马一夜能吃掉40公斤草,但偶尔也会吃黑斑羚、幼年非洲象,甚至同类的尸体

大象会利用自己灵活鼻子捞鱼吃

所以说,草食动物可以吃肉生存,但肉食动物却不能吃草生存,所以说对于恶劣环境的生存来说,草食动物的生存技能要比肉食动物更胜一筹。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我们通常从食性上把动物定义成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两大类,但是这只是比较狭义的说法,草食动物并不是只吃素食不吃肉食,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也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就像北美洲的雪鞋兔,一样会吃腐肉,可见兔子确实可以吃肉的。

不过肉食动物就有点不一样了,肉食动物和他的名字一样“动物如其名”,一般都很少吃草,但这又是为什么呢?

肉食动物为什么却对像草一样的食物提不起兴趣呢?

食草动物吃草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器官和食肉动物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食草动物的器官里有纤维素酶,而且也有适合纤维素酶发挥相应作用的地方,这样它们可以利用纤维素酶将草消化成身体中所需的营养成分,草里面还含有许多的蛋白质、纤维、脂肪糖类等。

由于身为食草动物的它们性格都不如食肉动物凶残,所以它们吃草相对于肉应该是比较容易普遍的存在。

当然最重要的也是由于用尽废退的原则,食草动物的器官大多数都是后天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它们没有迅猛强大的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是不可能去吃那些强大的食肉动物,就算它们吃肉食也都是体积比较小,而且好捕捉的动物或者是动物的尸体。

而食肉动物就像老虎狮子,它们的胃肠道中均不含纤维素酶,它们没法消化植物纤维,容易造成它们消化不良,甚至会拉肚子,最重要的老虎狮子都是常年吃肉的动物,因此它们的门牙虎牙非常发达,而咀嚼的牙由于长时间不用大多都已经退化,所以即使它吃草也无法咀嚼咽下!

总的一句话来说,一切动物的食性不过都是自然选择的原因,把它们演化成现在适合生存的模样。


星球上的科学


不管是老虎、豹子、狮子等等,它们其实常常会去吃一些草,并非很少吃草。

因为食肉动物们经常会吃下一些动物的毛发,这些东西在它们的肠道里是无法消化的。

虽然吃掉的草在它们的肠道内未必会很好的消化,但是适当的吃些草,可以帮助这些食肉动物把一些无法消化的动物毛发裹在一起,形成毛球,再吐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食肉动物为什么吃草的原因,相当于给自己“排毒”。

而食草动物就比较复杂了,虽然名义上是吃“草”的,其实它们是荤素不忌的,几乎有啥吃啥,包括北美洲的雪鞋兔,一样会吃腐肉,你看兔子都吃肉呢。

包括看起来很和善的山羊,它们看到肉类的食物也会不慌不忙的吃掉,而不是光吃草。

有些食草类小动物,如果吃到了肉,它们隔三差五的就会讨要肉吃,为此还吃上瘾。

据说在辽宁沈阳就有一匹马,大口吃肉,还大口和肉汤,这样的马不也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其实食草动物们不是不吃肉,在遇到有肉的情况下,它们同样从善如流,不会放过吃肉的机会。

虽然消化系统决定了它们可能没有办法更好的消化肉食,至少吃少量的肉类对于食草类动物而言没有什么大问题,还会增加自己的营养,当然要吃肉。

食肉动物同样如此,植物在它们的消化系统内,并不能很好的消化,但是却可以很好的把毛发裹在一起,可以帮助它们清理自己的消化系统内的废物。

所以吃肉,吃草都是相对的,不要因为概念上的定义而钳制住自己。

所谓“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它们不但咬人,还要吃肉o(´^`)o

怎么样“怕”了吗?


晓丰读书


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也就是肉!食草动物吃草,也就是素!草吸收大地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来源于动物粪便!这样循环往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如果食肉动物跳过吃肉直接吃草,势必减少食肉,那么食草动物就会增多,破坏这种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